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文帝对于他的好叔叔们警惕已久。】

【太祖朱元璋在世时,就曾与朱允炆谈及藩王。朱允炆坦诚了自己对于藩王的削弱之意,而那时,他提出的对策是“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其实对藩王警惕、削藩很正常,他的根基威望远弱于其父朱标,同时他的好叔叔们又都手掌一部分兵力。为了统治的安定,哪怕是藩王们,也都做好了被削藩的准备。】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朱允炆一鸣惊人,直接废藩。】

【当年他说的多好啊,先讲道理、用礼法削弱藩王,不行就削减封地,还不行就动藩王的人,最后才是动兵。】

“对啊!”潭王朱梓(第八子)年纪虽小,但看到神迹讲到这个地步也想明白了,“爹,大哥,我们也知道要削藩,大家都认了,谁会不同意啊!”

“呵,说的倒是好听,” 周王朱橚冷笑,“他倒是用德用礼啊,他是名正言顺的继位天子,还是我们的侄子,正常削藩根本不会到举兵的份上。”

朱标和朱元璋沉默对视,朱标道:“爹,咱还是要顾好雄英的身体。”

朱元璋点头,他现在对这个东宫次孙也产生了怀疑:“不只是雄英,你更要注意,你要是不出事儿,也没这些问题。”

【当然,某种程度上看,朱允炆还是做到了他当年说的话。】

“???”这是各个朝代统一的心情。

汉朝初年。

刘邦脑子转了一转:“做到了?德、礼、地、人、兵?废藩还能这么来?”

萧何在一旁望着酒盏,“看来应该是中央朝廷的实力远甚于藩王啊。”

“那这建文帝也太废了吧,”刘邦咂咂嘴,“就这样还能让那个明太宗造反成功?”

【燕王朱棣是建文帝的废除名单中排名靠后的藩王。在燕王之前,他已经废除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共五名藩王,而这些都没有走到动兵的地步。】

【而燕王朱棣之所以在名单中排名靠后,不是因为什么叔侄之情、也不是因为他的实力较弱,恰恰相反,朱棣才是建文帝眼中此次削藩的核心目标。】

【啊,我们在这里,这个废除五名藩王的地方先放个小彩蛋,等讲到建文帝具体废藩过程再揭开谜底。】

“彩蛋?”朱标皱眉,虽然之前没有见过这个词语,但联系上下文,也能大概理解其意。难道说,这个儿子在废掉五个藩王的时候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吗?虽然废掉藩王就已经很出人意料了。

朱允炆现在才三岁,他对这个儿子也不甚了解。此时嫡长子朱雄英尚未夭折,他和爹娘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这个嫡长子身上。

“大哥,我觉得他做出什么都不值得惊讶了。”朱棣站在一旁,小声地和朱标吐槽,不敢让朱元璋听见。毕竟他还是造反了。

【好了,说回主题,朱允炆把核心目标放到最后,这点让人不知道怎么评价。】

【而此时有人想问了,朱允炆身边的大臣呢?难道朱元璋一个好臣子都没有给朱允炆留吗?】

【当然不是。】

【朱允炆的政治核心三人组,就是朱元璋留给他的大臣。】

【一个是齐泰,洪武年间任兵部侍郎,“泰”这个名字是明太祖亲赐,还有“太祖奇之”的记载,建文帝登基后,便将其升为兵部尚书。】

【一个是黄子澄,洪武年间为太孙伴读,建文帝登基后成为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

【第三个则是方孝孺,明太祖对其的评价是:“此庄士,当老其才”(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当然,这种评价不能说是好还是不好。但是建文帝登基后,将其从汉中召回,任命为翰林院侍讲。虽然名义上是侍讲,但建文帝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咨询他的意见。】

【而削藩之意,便是由齐泰、黄子澄二人和朱允炆一起,拉开了最初的帷幕。】

“咱怎么会给他留下这种大臣?”朱元璋不解,朱元璋疑惑,朱元璋不清楚当时的自己怎么想的,“这三个咱现在还不认识,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水准。”

朱棣等兄弟几个则是盯着三人的名字,默默咬牙切齿,我记住你们三个的名字了,等着瞧!

殿中的重臣们则是愈发确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看来他们这些开国老臣估计是不剩几个了,只是不知道是他们自己自然去世、还是万岁当真是把开国老臣杀了一通啊,不然怎么一个和老臣有关的名字都没有?反而是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们冒了尖!不过,只要太子不出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所以,一定要保住太子的命啊!

大臣们彼此眉目交接,达成了共识。

浙江浦江县。

方孝孺此时二十三岁,早已跟随大儒宋濂学习,此时是他在浦江专心学业的第三年。

神迹中的内容,宋濂他们自然也是重视的,此时,看到神迹指出方孝孺就是明太祖留给建文帝的顾命大臣之一,不由又喜又悲。

喜的自然是因为方孝孺显然日后学业有成,还得到了两代帝王的认可,委以重任,得以一展抱负。

悲的也还是因为这委以重任,这是建文帝的核心团体啊,而建文帝先是废藩复古,又是失败被赶下帝位,方孝孺的结局可想而知。况且,万岁那边得知了未来的情形,是否还能任用方孝孺?方孝孺日后的命运又将如何?

方孝孺看着沉默地看着他的老师同学,道:“这是上天降下的神迹,何尝不是在提醒我检视己身,警醒我我的学问还没有学到家呢!”

宋濂注视着他,见他并未动摇,不由赞许点头:“虽是未来之事,但现下太子尚在,未来犹未可知!你更应专注自身,以备万一!”

方孝孺恭敬受教。

【那么,他们是怎么商议的呢?】

【首先,是建文帝表露了自己的态度:他要削藩。】

【黄子澄知其意,便和齐泰开始商议削藩章程。】

【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为什么是黄子澄先了解建文帝的态度呢?】

【这就是朱允炆还是太孙时的事情了。当年,他就和黄子澄探询过对藩王的看法,而黄子澄给出的答复是:诸王的兵力不足为惧,都无法抵挡朝廷大军;况且西汉的七国也很强大,不也还是灭亡了吗?!】

【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黄子澄如何能这么肯定呢?而建文帝也当真信了。】

【黄子澄是纯粹的儒生文人,不能说对用兵打仗一窍不通,但也八九不离十。一方面,在他的认知力,打仗或许就是简单的我比你强、我就会赢;一方面,当时的话未尝没有顺应朱允炆的原因在。】

【那么,打仗真的只是简简单单地看纸面上的实力就能决定输赢吗?当然不是!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大家还打什么仗,直接把力量一对比,弱的那方认输就是了。】

【而关于西汉七国之乱的例子,七国是输了,可七国和西汉与藩王和大明能够完全一致的类比吗?也不能。】

【但,建文帝真的信了黄子澄,不止在这时,还在接下来拟定的削藩方案中。】

“嗯?”朱元璋脑门上青筋开始突突直跳,“咱以后就是这么教他的?教他随意用人信人?”他在殿中转圈踱步,看起来很像踢一脚椅子、或者找个什么人打一顿,“削藩废藩就算了,自己的水平和手腕还不行!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那黄子澄还是个文人!”

他最终还是狠狠踢了一脚椅子,无视了再次躲到朱标身后的朱棣,“咱就不信,咱就一点有水平的将领都没给他留!这种涉及到军事的事情,他就这么就开始准备了,也不找找将领?”

“老朱咱这是瞎了眼了!”骂完犹不解气,但有没办法找现在才三岁的一个幼儿算账,只能扭过头来,对着朱标殷殷嘱咐:“标儿啊,一定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啊。”

朱标点头,和马皇后一起安抚朱元璋。

朱棣则和几个弟弟们挤眉弄眼,怪不得我能成功,就看这好侄儿的架势,还没开始就要出问题了。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看着神迹中,黄子澄拿他父亲在位时的七国之乱当例子,告诉朱允炆削藩必然成功,无需忧虑,不由冷笑出声。

笑话,要是藩王就那么好拿捏,朝廷就是顺应天时,藩王起兵就是逆天之举,那他汉家几代帝王有何苦小心谋划、仔细蚕食那么多年!

诚然看起来,明朝中央力量远胜地方藩王,但阴沟里翻船的事儿还少了?建文帝自己最后不也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他看向卫青。

卫青同样摇头,用兵打仗一事,力量对比重要吗?当然重要。本质上,力量强的一方理所当然地更可能赢,所谓一力降十会;但是有时候,有了“力”,怎么使用这个“力”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