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朝,统和年间。

“所以,这就是蒙古所谓的‘没有完善的继承制度’?”萧绰看到这里,确立新的大汗还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而忽里勒台还并非是上一任大汗死后就能够立刻召开——她瞬间就能想到无数种改变前任大汗的遗命、推举己方派系之人上位的状况。

这不是扯呢么?

都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时期,早已不再是草原上的一个个部族联盟,有了各方势力,又有了前任大汗指定继承人……结果最终还要召开一个忽里勒台通过推举,这个被确立的继承人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新任大汗。

然后,这个忽里勒台还不是即刻召开,还留下了一段不短的需要专人监国的时间。

这不等着有人从中串联,沟通内外,拥立新主,还等什么呢?

——这完全是明晃晃地表明,前任大汗的命令,不管他在世时多少人表示遵从,等他死后,就是有着作废的风险!

那这不就是在鼓励所有人从中争一把?反正大家都留着同一先祖的血脉,谁也有那份资格。

耶律隆绪对于这个发展也是感受微妙:“成吉思汗,他没有废除掉这个制度,他是在考虑什么?”对他来说,这项制度的关键之处在哪里?难不成就是为着那个倘若窝阔台一系后辈无能,那还可以换自己的其他子孙?

他对于这种继承问题可以说是感受深刻了。

他少年登基,依靠的就是母亲的力量,以及自己皇太子的身份和这一身份带来的追随者。大辽对于皇太子继位的合法性还是非常认可的,对于先帝的旨意也是愿意遵守的。可就算这样,他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更不用说,大辽贵族们之中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若是大辽也是蒙古这样,还要经过一个诸王大会……那他怕是得在第一时间就开始思考保命问题了。

“但整个元朝都没有完善的制度,那说明即使元世祖入定中原,也未能在这方面有所改善。”韩德让道,“元朝的国祚和皇位更替频率恐怕都会出现问题。”

对于这一判断,在场诸人都觉得很合理。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对于草原部族幼子守灶的传统没什么想法,但对于拖雷监国一事,他的想法就很多了。

说的好听点,这确实是遵循幼子守灶的传统,且蒙古也只是刚刚建国,很多事情都没有经历过,很多规章制度都还在草创期,在不确定的地方遵循传统也是最保险的做法;

说的不好听一点,既然成吉思汗确立了继承人,为什么还要召开忽里勒台?——是窝阔台的力量还不够吧,最起码没有到了能够废除这一制度、压制各路蒙古王公的水平。

——召开忽里勒台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空缺处需要专人监国的时间长度?为什么不能是窝阔台直接监国?反正继承人已经定了是窝阔台,压根不再是幼子守灶……

这充分说明,一方面,蒙古内部制度不明,比较混乱;另一方面,那就是窝阔台的力量不足以压服所有人,又还有人打着别的算盘想要干一些与成吉思汗遗命相悖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以成吉思汗的威望、权力、功绩,都不能让这些人愿意在他死后老老实实的遵照他的旨意,那后续的那些大汗们,包括窝阔台在内,有谁有可能超越成吉思汗吗?

那他们的旨意,又怎么保证能够在他们死后依旧被遵从?

打从开头开始,蒙古就出问题了啊。赵匡胤心情顿时愉悦起来。

【两年后,各路诸王纷纷赶来,忽里勒台大会召开了。】

【果然,在这些人中,对于支持窝阔台还是拖雷产生了一定的暗流。】

【但是总体表面上,气氛还是比较和谐的,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和其他宗王们纷纷劝窝阔台遵照成吉思汗的命令,继承汗位。】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先前成吉思汗攻克金朝中都后,获得的那个人才: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一听这个姓氏,就知道他出自契丹耶律氏。只不过,不同的地方在于,耶律楚材的耶律氏,并非是普通的耶律氏,而是正儿八经的宗室血脉。追溯起来,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人皇王耶律倍的八世孙,是耶律倍的儿子、辽世宗耶律阮的同母弟耶律娄国的后代。】

【在金朝,他的家世也依旧属于贵族范畴,父亲耶律履是金朝尚书右丞。】

【而他的个人水平也很高,“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着”。在中都被破,进入蒙古的最初,他就是靠着天文、地理、释老医卜等方面的才华迅速站稳了脚跟。】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耶律楚材找到了拖雷,告诉他:“这是宗社大计,必须尽早定下才好。”拖雷还有些犹豫,他想要往后等一等:“事犹未集,换个日子不可以吗?”】

【耶律楚材一方面劝说,一方面发挥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加上这些年来在这方面积累下的信用和威望:“过是无吉日矣。”】

【于是,已经开了数十日的忽里勒台终于走上了最终定论的道路。窝阔台虽然还有过几次推辞,表示是否要遵循传统,但在察合台的支持、拖雷的表态、叔叔铁木哥斡赤斤的劝说下,最终登上汗位。】

【察合台、拖雷、铁木哥斡赤斤三人共同将他扶上宝座大位,随后,所有人又向窝阔台九次跪拜。】

【这件事情也值得一说,同样和耶律楚材有关。在先前,他对察合台道:“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察合台对此深表赞同,等到窝阔台登位后,便带头进行了跪拜。】

大蒙古国,太祖年间。

成吉思汗看着耶律楚材这个名字,笑了起来:“攻破金人中都的时候,谁也不许随便杀人,都把城门把严实了,等我找到这个人再说!”

耶律楚材这一系列动作,可谓是颇为聪明。蒙古需要这样的人才!

虽然成吉思汗对于中原的那一套并不是非常感冒,但是他同样清楚文字、典籍、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性,正如他一直派人创造蒙古人自己的文字一样。

实在不行,单单用他来进行占卜测算也很好啊!耶律楚材能够在占卜等方面积累下威望和信用,那起码说明他这方面的造诣颇高。

再加上,他还是辽朝的皇族宗室血脉,正儿八经的太祖之后,这个身份也能有不少用处。

总之,大蒙古国不亏。

除了成吉思汗之外,窝阔台对于这个叫耶律楚材的人的好感度也在这短短的一段内容中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进一步确立威望的人!

辽朝,会同年间。

“啊……”耶律德光感慨,“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万万没想过,他大辽的宗室还会有这样的后续发展。

虽然,先前神迹提到过契丹人在金国时期可以为官;虽然,中原汉人王朝更替之后,也有着前朝宗室子侄进入新朝为官之事……但是他确实没有对大辽的宗室贵族们在金国的境遇抱有太大期望。

虽然契丹人可以在金国为官,但后来不是对契丹越发不信任了嘛!

虽然中原王朝有这样的先例,但那也是早先的王朝,而且往往是在开国初期,到了王朝后期,自己人的利益还分配不过来,谁还顾得上一个前朝宗室?特别是一个有着造反叛乱先例的遗民的前朝宗室?

结果这个耶律楚材的父亲还当真成为了尚书右丞。

“是朕,低估了金国人的心胸啊!”耶律德光接着道,这句话一出,别说在场的大辽宗室贵族们了,就是几位经验更丰富的汉臣们都不能确定他的话到底是夸赞还是嘲讽。

不过总之,耶律楚材的父辈在金国混的不错,而他到了蒙古之后,也混得还行;而在经历了这样关键时刻、又做下了这些重要事情后,耶律楚材接下来也会混的很好了。

金朝,天会年间。

“???”完颜晟目瞪口呆。

虽然在前面神迹提到这个成吉思汗在中都获得的人才后,他就有预感,这个人才多半不是他们女真族人,但他真没有想到,这个人才居然还是这样的出身。

他对于大金未来的发展走向彻底迷惑了:“所以这是为什么?凭什么?!”

怎么都觉得契丹人不行了,都要将契丹人夹在两户女真人中间了,结果中都的尚书右丞还是一个契丹宗室贵族?——就算大金要秉持什么不把未叛乱的契丹人和叛乱的契丹人混为一谈,也不能这么不讲究吧。

虽然现在的大金官制和那个时候并不能完全等同,但是完颜晟等人还是可以确定,耶律楚材的父亲的这个尚书右丞绝对属于高官行列。

不说别的,就说耶律楚材才华过人这件事情,中原科举典籍也就算了,可他还“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这些是什么,这些都算杂学,而想要达到耶律楚材这样的水平,除了天赋外,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是有钱,有人脉,有家世依托啊!

没有这些,如何买到书籍,如何聘请名师,如何保证他能够一心学习不为外物所累,如何能保证他有足够的典籍用以学习?

能做到这些,能培养出耶律楚材,他的家世绝对属于贵族范畴。而贵族范畴的家庭,男主人会是担任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官职吗?

【而从这一次开始,大蒙古国的朝廷礼仪才开始建立,也才有了皇族贵戚都要向大汗、或者说皇帝叩拜的礼仪。】

【窝阔台登基后,首要任务就是继承成吉思汗的遗志,灭亡金国。】

【而在灭亡金国之前,他还需要准备一二,调动军队,各方部署。】

【在这时候,耶律楚材又登上了舞台。】

【先前登基的事情,让窝阔台对于耶律楚材信任有加,他认为耶律楚材就是“社稷之臣”。】

【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窝阔台决定宽宥那些在成吉思汗死后犯下了一些过错的人。他下诏,在太宗二年正月初一之前犯禁之人,不予治罪。】

【随后,耶律楚材再次向窝阔台上了一系列建议,可概括为《便宜一十八事》:各郡设置官吏来管理百姓;设万户统领军队,各万户间势力均衡,以相互节制;

安抚中原百姓,不得任意苛征,州县长官非奉上司之命而自行征发粮差者,按律治罪;州县长官将官物进行买卖或借贷者,按律治罪;蒙古、回鹘、河西诸族人,凡种地而不纳税者,按律处以死刑;监察官盗物者处死;

应判死罪者,均该申报朝廷,批准后才能行刑;

禁止各地贡献礼物。】

【对于耶律楚材的建议,窝阔台悉数采纳,全部执行了下去,只除了最后一条禁止贡献礼物的提议:“彼资源馈献者,宜听之。”】

【此外,窝阔台还初步定下了蒙古的赋税制度。是的,蒙古先前是没有明确的赋税制度的,他们大体上依旧遵循着传统草原部族的习俗,若是出征夺得的财物,上交一部分,自己留下一部分;而留守在家的妻儿则要上交一部分。】

【窝阔台则规定:蒙古百姓有马百匹的人要上缴一匹母马,有百头牛的人要上缴一头母牛,有百头羊的人要上缴一头母羊,定为永制。

随后,又开始设置仓廪,设立驿传。】

【接着,窝阔台又命人开始统计河北汉人的数量,按照户数统计,由此来确定赋役,这项工作被交给了耶律楚材;他又让人在西域也展开这项工作,只不过西域的计量方式是按照丁口,马合木·牙剌瓦赤负责这件事。】

隋朝,开皇年间。

杨坚又是惊叹又是点头:“看来这个窝阔台确实对于蒙古的内政治理有一定认识。”

让他惊叹的正是窝阔台和耶律楚材施行的政策——这不应该是开国时期就定下的内容?结果居然一直拖到了太宗时期。

不过想想蒙古先前的情况,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他们先前都还在草原上,连正儿八经的国家都没有;成吉思汗整体上又一直忙于征战,也没有太多时间处理这些治理方面的问题。

或者说,在先前,原先的传统的治理风格就是所有人认同的。

那么在现在,窝阔台能在自己登基的最初就下达了这些诏令,还听从了耶律楚材几乎全部的谏言……

他对于蒙古的认知和掌控还是可以肯定的,而他个人的性格也由此可见一斑,那就是,并不是十分苛刻之人——只要被他认可。

————

————

马合木·牙剌瓦赤,《元史·卷二》中写作“麻合没的滑剌西”。

后续的事实证明,蒙古的这一套传位制度下来,搞动作的地方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