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小官之女爱囤货 > 第144章 全面摄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若芙心中又急又气,她手下再不留后路,招招凌厉,使出了凌云宗的独门绝学,却不能很快拿下李行风。

可是两人太近,李行风又有意缠着她,想从她身上拿走玉玺,她也不好用其他厉害武器。

她一把使劲推开他,与李行风拉开了距离,迅速动用意念真气幻化出剑形出来。

这些幻化出的剑环绕着李行风周围,正好隔开了李行风和她,让他尝尝剑阵的滋味。

九把剑同时飘在李行风的周围,让他一时怔住了,凌厉的剑气让他感受到了江若芙身上的杀意。

他是没想到这江若芙竟还有这本事,心中暗暗吃惊,看来今日这玉玺不容易拿到手了。

他的心力大部分用来应对这些幻剑,已无心力去看江若芙,只见身边的剑越转越快,向他袭击的速度和力量都在加快,他好似陷入到一阵旋涡中,一时无计应对,无法脱身。

渐渐地,周围不光有森寒剑芒环绕攻击,尘土也跟着飞扬起来,一时间彻底让他迷了眼睛。

江若芙瞬间发力,李行风头脑昏浊,感觉身边的风流得慢了,可是他的眼睛却好像看不清了,眼前渐渐模糊一片。

直到身体传来疼痛之感,他才知道,原来这九道杀意凌厉的剑气早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入他的身体,伤处都是要害之处。

“李行风,不用怀疑,你已经没命了,很快你会气血流尽,去见阎王,现在感觉是不是也很糟糕?”

李行风一怔,喉间一股腥甜袭来,一口接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四肢渐渐失去知觉,这气血一点点流尽的滋味真是不同寻常,也不好受。

他想仰天大笑,却无半分气力,他只得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江若芙......却已是看不清!

“至于你的国,你放心吧,既然你送来玉玺,我会照看好的。你是一国之主,给你一分体面,留你全尸吧!”

说罢她转身离去,李行风眼中愤恨无比,俊脸扭曲成一团,没一会,他就支撑不住,砰得一声倒地。

亲卫上前检查,他俨然气绝。

江若芙命亲卫们,把李行风亲随的的尸体处理好,又把李行风放在了一辆破旧的板车上,带着尸体向皇宫而去。

“师妹,刚才你使出的九剑冲心,可是师父所授?”

“也算是,有一次师父出关,我去给他整理房间,发现石墙上有这个招法,师父没阻止,我心中记下了招式,怎么师兄,你没学过?”

“我学的都教给你了,没学过这些。你可知道,御剑冲心是本门宗主才能用的招式,想来是师父有意把宗主之位传给你,才默许你练习。”

江若芙道:“可我无意宗主的位置,接下来一摊事,我实在无暇管宗门之事。”

“这不打紧,之前我们师兄弟几个就说过会帮你分担的,你不必亲自过问门派之事。”

“师兄意思就挂个名?”

“是,你现在需要这个名头,凌云也需要你的庇护。”

“我懂了,对了,洛姐姐去找过你吧!”

闻言,桑湛一脸窘迫,没有言语,只宠溺地斜了她一眼。

瞧他的神色,江若芙也笑而不语。

早就知道洛姐姐对他有意,他其实也不反感洛姐姐,只是他不知道罢了,需要她这个旁观者推一把才行。

大约是城门外的动静太大,有人火速向宫里汇报过。

带着李行风的尸体进了宫时,江若芙脸上杀气未消,景仁帝又惊又惧,也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他立马亲自写下了圣旨,封江若芙为摄政王,全面处理大允的内政外务。

自从上次掀了景仁帝的桌子,江若芙对景仁帝就没有了恭敬之意,假仁义,真凉薄的伪君子不配她敬重,因此她只维持着最基本的礼仪。

三跪九叩接了圣旨,又在宫女的侍候下穿上了摄政王朝服——金黄色九蟒蟒袍。

出了内殿,来到正殿,由景仁帝亲自给她戴上了摄政王的顶冠。

她眸色平静地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这一切都是她早就预料到的。

礼毕,景仁帝坐下,在龙座上长舒了一口气。

”朕年老体弱,于国事上已是精力不济,有摄政王辅政,众位爱卿鼎力相助,朕才能松一口气。”

“诸位爱卿以后有事向摄政王禀报便是,一切由摄政王裁夺,年轻人精力充沛,想必她定能把国事料理妥当。”

说完这些,他就借口身体不适离去。

江若芙暗自心惊,这景仁帝比她想象中的顺从,这次放权也放得很彻底。

还没等她想完这些,就有大臣向她递上了折子,她还没什么准备,因为她没想过会这样顺利。

看着不断递上来的折子,她心中真是百味杂陈,她不喜欢看折子啊,能不能有事说事!

这些折子以前应该是萧奕恒看的,她一扫殿中,并没有萧奕恒的身影,是因为她现在是摄政王,他再出现在这里不合适,所以他没有出现?

摁下心头的不安,捋了捋心绪,坐在了摄政王的专座上,认真的看起了折子,旁边一个小太监过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她不禁失笑,是啊,这折子不用亲自看啊,在大殿上是由太监念的,多久没上朝了,她都忘记了。

她把折子递给小太监陈永,陈永随即抑扬顿挫地念起了折子。

念完一奏折后,她道:“诸位,可有自己的想法,尽管说出来。”

左都御史韩明立马很捧场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她的目光又扫向别的大臣,“那个穿蓝衣服的,你说说!”

那个年轻的官员,一下子反应过来,受宠若惊,忙上前行礼,恭敬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殿内的氛轻松,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言,她认真听着,间或轻轻点头,但都不去评论。

她继续道:“你们说完了,本王就说说自己的想法。”

待她说完,众臣对照着心中的想法,就有了茅塞顿开之感。

很久没上朝,刚上任,对很多官员都不熟,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也不适合。

虽定下决策后,派谁去办很重要,但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问题归属于那个部门,直接交给负责人去委派人去办就行,这样才能平稳度过权力的更替期。

她心里记挂着殷树良的安危,又不知萧奕恒怎么样,三下五除二地结束了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