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1,我和女儿读大学 > 第17章 人间非乐土,各有各的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人间非乐土,各有各的苦

也许是晚上睡得早,睡得好,李存孝和女儿都在六点过就起床了(没有外来影响的自然醒)。

站在三楼的平台上眺望古镇,房屋高低错落有致,排列井然有序。

最远处的字库塔,就像古镇的标杆。

字库塔,又叫“惜字宫”,“敬字亭”,“焚字炉”。

古人尊崇知识,惜字如金,笃信惜字得福,所以把废掉的字纸、书籍,送到字库塔焚烧,让它“羽化成蝶”。

民间传说,糟蹋字纸、书籍,会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

“老汉儿,住在这里的人,好幸福哦”。

女儿伸了一个精神饱满的懒腰,羡慕的说。

“人间非乐土,各有各的苦”!

李存孝轻轻的说了一句。

也不管女儿有没有听懂,“走,下去吃饭”。

一楼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六副碗筷。

看来两个小朋友还在睡觉。

看到李存孝父女,老板娘撩起围裙擦了擦手,把一盆稀饭端上桌。

“来,先吃稀饭,馒头包子马上到”。

接着她女儿就端上了一盘大头菜,一盘泡黄瓜,一盘油酥花生米,一篮煮鸡蛋。

老板也捧着一筲箕热腾腾的馒头包子进来。

饭后李存孝辞行,老板老板娘极力挽留。

李存孝解释,带女儿出来长见识,时间有限,不能久留,以后有时间,再来叨扰。

“这是我们本地的李子,特别甜,带着路上吃”,老板娘把一大包挑选过了李子塞到女儿怀里。

热情如斯,受之有愧。

李存孝带着一步三回头的女儿离开时,古镇开始热闹起来。

今天的目的地是映秀地震遗址。

不到40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就到了。

人们用三年的时间抹平了地震带来的满目疮痍,但抹不去心中的记忆。

陪女儿默默走完遗址,都没了逗留的心情。

驱车50公里,到了绵虒镇。

绵虒(si,一声)镇,古称寒水驿,传说大禹就出生在当地的石纽山,镇上有大禹祭坛。

虒,长角的老虎,上古神兽。

李存孝选择的出行线路,和他的心愿有关。

传说三星堆先民,来自汶川、理县的羌族。

虽然已无从考证,但能来这里感受一番,也算了一个心愿。

还有一个原因,他总觉得自己的重生,一定和某个神秘的力量有关。

在现代文明发达的地方,肯定没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气息。

只有在古老习俗还被保留的地方,才能找到蛛丝马迹。

步行参观了大禹祭坛,女儿关于大禹传说的种种疑问,被咕咕叫的肚子压下去了。

“老汉儿,我们到哪吃饭”?

“好吃看得见,抬头在眼前”。

李存孝指了指前方一个饭店的招牌。

绵虒豆腐,自然有讲究。

九道菜,九个味,九九归真味,道道有说法。

可惜我们只能选择三道菜。

“我们回来的时候,再选三道”,女儿抿嘴提议。

吃饱喝足,父女俩在树荫下的车里小憩片刻。

“今晚我们住真正的民俗酒店”。

汽车行驶在通往理县的道上,李存孝对女儿说。

理县的居民,有54%藏族同胞,34%羌族同胞,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地区。

“老板娘是我的学妹,藏族同胞”。

“真的啊”?女儿兴奋的眼神,绝对是,还在怀念“老公馆”民宿。

“是风俗的俗,藏族风格的酒店,会让你耳目一新”。

大山环绕的谷底,一排排高楼依山而建。

一栋六层高,有着藏族风情格式的大楼特别显眼。

“嘉卡民俗酒店”几个大字,流光溢彩。

车停在大楼前,推开酒店大门就是前台。

前台的墙上是一副“阿孜热牵象图”(寓意招财进宝,生意兴隆)。

左边大厅也按藏族风格布局,墙上是代表祥瑞的“藏八宝”。

房间学妹昨晚已经安排好了。

在前台拿了门卡,上楼。

房间宽敞、干净,室内的设计、布局和用品,更有民族风情。

下楼时正好碰到学妹回来,寒暄后,李存孝按挂牌价付钱给师妹,师妹边退边拒绝。

“我当初的门窗款,你可是一分不少付给我了,你不收住宿费,就是打学哥的脸”。

李存孝不好强塞,只好讲道理。

“好嘛,那就收200元,都不争了”,学妹也爽快。

“你们先休息一哈,晚上我表弟表妹过来,我们吃火锅”。

女儿提议到附近转转,李存孝记得不远的山坡上有一片果园,带着女儿信步向山坡走去。

晚上吃饭有老阿妈(学妹的母亲),表弟表妹(舅舅的孩子),共六个人。

席间李存孝悄悄问学妹,想带女儿到古尔沟深处,她舅舅家去做客,看能不能安排。

学妹说可以,正好带表弟表妹回家,给爷爷奶奶送生活用品(舅舅在城里打工),他们当向导。

见长辈肯定要带礼物,学妹倒是理解并指导李存孝到超市买些什么东西当礼物。

由于房客不多,当天晚上没有举行篝火晚会。

第二天,表弟坐前面当向导,沿着国道在古尔沟镇拐入乡道。

好在天气晴朗,弯弯曲曲的山路越走越窄,山上的灌木也越来越茂盛。

开了两个多小时后,表弟指挥把车停在一个草坝上,剩下还有一段上山的路,只有摩托车能上去。

四个人都拎着两包东西,慢悠悠的上山。

女儿开始还兴致勃勃,一会儿就气喘吁吁。

再看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步履轻盈,神色如常。

两个孩子一人分担了女儿一包东西,让女儿空手上山。

半山腰,一排五间石砌的房子,一片空坝,房前屋后都是果树。

随着两个孩子的呼喊,屋里出来两位老人(爷爷和奶奶),藏族服饰,高原红的笑脸。

李存孝赶忙放下东西,上前和老人握手寒暄。

老人把父女俩让进屋里,咋一进屋,光线有些暗。

两个孩子把所有东西搬进了屋里,又给父女俩找来凳子。

李存孝和老爷子摆起了龙门阵,两个孩子带着女儿去摘水果去了。

老奶奶在厨房忙活。

山上还散布着十来家藏民,都是故土难离的老人们。

午饭很简单,柴火米饭,两大碗土豆烧牛肉,两大碗白水萝卜,两个蘸碟,一盘泡菜,一盆白菜汤(老人的儿子已经通过山上的邻居告诉今天有客人来)。

味道一般,但女儿却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三个孩子帮助奶奶收拾厨房。

李存孝和老爷子坐在屋檐下抽烟。

老爷子不抽纸烟,抽叶子烟。

奶奶收拾完厨房,要带着孩子们去找鸡枞。

李存孝站起来想劝阻,老爷子拉他坐下,说客人来了,晚上要加菜,进山就像进菜园,没事。

李存孝给老爷子介绍自己和女儿,还有家里的情况,一些外面的信息。

又请老爷子讲些藏族的神话传说。

老爷子吧嗒着烟杆,讲了牦牛的传说,吐司和头人的故事。

虽然平铺直叙,但带着浓浓的民族色彩。

老爷子又带着李存孝溜达到邻居家里,给他看“藏八宝”。

所谓的“藏八宝”,是代表祥瑞的八种物(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海螺、吉祥结、宝幢、法轮)。

李存孝听得似是而非,自己的知识,还是浅薄了。

奶奶带着孩子们满载而归,晚饭就丰盛多了。

夜色降临,气温下降,两个孩子抱出木材,在空坝上点起了篝火。

三个孩子围着火堆,往里面扔土豆。

奶奶坐在火堆旁,嘴里哼起了藏族歌谣。

天上出现了星星,一颗、两颗,越来越多。

当夜色完全笼罩下来,目光所及,除了远处几处灯火,就只有天上的星星在发光。

在城市里,几十年都见不到这样的夜空。

这样干净原始的夜空,是不是和我们先人的夜空是一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