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雨城特色美食以雅鱼为首,虽是小酒馆,但烹饪手艺不错,价格也算公道,农大领导抢先结账,李存孝也没刻意拦着。

小酒馆是李存孝刻意选的,按理来说李存孝求人办事该他请客,农大领导也有尽地主之谊的待客之道,所以选一个气氛不错的小酒馆,其乐融融又花钱不多,谁结账都无可厚非。

酒店李存孝进城就订好了,不想麻烦别人,就要把事情做在前面。

如果问李存孝在初中毕业之前的愿望是什么,他会毫不犹豫的说:脱农皮,吃皇粮!

九岁之前的李存孝,也要早起、也要做家务,但不会参与田间劳作,还有时间和小伙伴们玩“躲猫猫”。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八岁的大妹和六岁的小妹都是家里的劳动力,天不见亮就出工,天要见黑才收工。

到了农忙季节,学生们普遍都会迟到,老师们也隔三差五的缺课,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农忙假”。

最忙最累的是“大战红五月”的抢收抢种。

太阳出来之前要把田里的麦子割下来,油菜砍下来,摆在地里晾晒,等到午饭后,太阳最“毒”的时候,顶着它挥汗打场脱粒。

汗流如注是因为喝水太多,脚上是被麦桩戳的口子,手上是让麦秆划的红条,背部的脱皮是太阳的暴晒。

大人们的欣慰是满仓的粮食,小孩子的开心是5分钱一个的冰糕。

每次到乡里去“上粮”(向国家上缴任务粮,四川在抗战时期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粮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承担了大部分的军粮),见到粮站、供销社、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捧着水杯看着报纸,身边还围着一群低眉顺眼的老农民,轻轻松松就把活干了,他就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脱农皮吃皇粮!

如果说投资农业公司是李存孝一时心血来潮,但他想改变农村状况的心思是一直都有的。

农民伯伯种收都能实现机械化,是他一直都有的最朴素的愿望,虽然他已经不再从事农村劳作。

“也不知道倔老头还能不能同情农民伯伯的苦”。

在接连回复了几个女人的“查岗”电话后,李存孝难得的在无打扰模式下睡着了。

牛教授要下午才回来,李存孝不愿打扰农大领导,驱车到了碧峰峡熊猫园。

全民的国宝,四川的骄傲,李存孝还没有近距离的看过大熊猫。

林深树密、环境幽静,虫鸣鸟叫、轻风徐徐,可惜身边没有美女相伴。

终于看到那黑白相间、胖乎乎圆滚滚,憨态可掬的肉团子了。

三两只肉团子在林间追逐打闹,游客们隔着栅栏围观欣赏,人和自然在这里就是一片和谐。

1980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叫《竹子开花了》, 说的是熊猫食用的竹子开花了,靠竹子野外生存的熊猫面临严峻考验,全国人民捐款捐物,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其实那个时候,需要保护的岂止是熊猫,人都不能果腹,万物焉能共处。

再看看今天,上到天空的飞禽,下到地面的走兽,包括江河的鱼虾,哪一样不是在保护中。

为什么呢?

因为国强民富了,老百姓有底气了,这都是一代人在正确的道路上卯足劲干出来的。

“必须把农业公司搞好,为和谐社会添一笔彩”。

这该死的情怀,让李存孝游山玩水都还在忧国忧民。

农大领导设的是家宴,回到市区李存孝准备了一些拿的出手的礼物。

要不要给牛教授带点礼物,李存孝只犹豫了一下就否定了,初次见面就送礼太唐突了。

农大领导家里就三个人,他妻子和老母亲。

一番自我介绍,送了礼的李存孝也不拘束,一边和三个人闲聊一边静待牛教授登门。

“来了”!

听到敲门声,农大领导起身去开门。

“进来坐,家里来客人了”。

牛教授是农大领导老母亲这一房的远亲,有亲戚上门老太太很高兴。

“姑姑身体还好吧”?

李存孝很熟悉的地方口音,进门没有看其他人,只对老太太问了声好。

中等身材、黝黑的脸色一看就知道是太阳晒出来的,头发稀疏而且杂乱,听声音中气很足,但神情有些疲乏,胳肢窝夹着一个老式的公文包。

“牛教授,你好”。

李存孝在敲门声响起时就站了起来,当牛教授的旁光终于扫过来时,他赶紧打招呼,他没有伸手去握牛教授,只是欠了欠身。

这是家宴,而且有些人不喜欢和人握手,比如自己就不喜欢和同性握手。

“嗯…你好”。

牛教授微微一愣,正眼看了一下李存孝,“嗯”了一声后有些犹豫,“你好”两个字说得有些勉强,想必是平时很少说这两个字。

“这位是兴华饮片公司的李总,他到雨城来出差”。

李存孝和农大领导商量过了,先不提农业公司的事。

牛教授看了一眼李存孝又把眼光移开,农大领导及时补位(不然就冷场了)介绍。

“哦”。

牛教授收回移开的眼光,再次看了李存孝一眼,算是对农大领导介绍的回应。

“来来来,边吃边聊,菜都齐了”。

农大领导的妻子招呼大家入座。

小圆桌上摆了五副碗筷,老太太、农大领导妻子、农大领导、李存孝、牛教授,宽宽松松围了一圈。

农大领导的妻子很聪明,大家都不喝酒,埋头干饭的话龙门阵摆不起来,所以给每人倒了一杯热乎乎的鲜果汁。

“牛教授,我算得上是你的半个老乡,我在东兴区读过两年半的书”。

李存孝举起饮料杯,像朋友一样随意。

“哦,哪个学校”?

牛教授面部总算有了表情,看来家乡是每个人永恒的话题。

“省商贸学校,就在416医院旁边”。

找到了聊天的话题,饭桌上的气氛也轻松多了。

有农大领导一家人帮腔,牛教授的话也多了些。

“你老家是哪里的”?

牛教授主动发问,这就对了嘛,不能只聊你的家乡,也聊聊我的家乡噻。

“三星堆,鸭子河旁边”。

三星堆他可能不感兴趣,鸭子河他肯定有印象。

“哦,你们那里的油菜籽出油率很高”。

牛教授放下筷子,来了兴趣。

“谢天谢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绕到正题了”。

李存孝也放下筷子,毛毛汗都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