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律非杨 > 第4章 再遇韩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就在宋杨低着头看文件快走到自助复印机前的时候,一个比宋杨身形高大的人突然从柱子另一侧蹿出撞上了宋杨。

好在宋杨反应迅速,向左跨出一步才及时稳住了身形,不至于让手中的文件散落一地。

宋杨误以为是自己太专注看文件而导致撞上了对方,第一反应便是向对方道歉。

“抱歉!”

“对不起!”

两记道歉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那个,我刚低头看文件没——”宋杨揉了下撞得有些疼痛的右肩,抬头看向对方。目光触及的一瞬间,宋杨似乎想起了什么,但又有些不确定,小心翼翼的问道:“韩非?”

“你认识我?”来人闻声一脸莫名,仔细端详着出现在眼前的这张脸,努力回想着此前是否与之见过。

“呃...也算认识吧。大概五个月前,桥北法院,我是方志洲的代理人。”显然对方没能想起自己,宋杨略感有些尴尬,但又继续解释,“我们当时加了微信,喏,你看。”

宋杨调出与韩非的微信聊天页面,将手机递给了韩非。

“你也是来立案的?”宋杨问道。

“嗯。不过紧赶慢赶,我还是来晚了。”韩非将手机还给宋杨,看着等候区乌泱泱一片人影,一脸无可奈何,“虽然都被称作主城,但舟南区真的太远了。我七点半不到就从家里出发了,虽然只有二十来公里,但一路都在堵车。等我到附近都已经九点多了,再找车库、停车、走过来、过安检,一套流程搞下来就差不多快十点了。”

“取号了吗?”宋杨道。

“当然。不过我拿的是97号,今天多半是没戏啰。”韩非向宋杨努嘴示意他看向审查窗口,无奈道:“现在立案窗口就一个工作人员,照这速度,今天能够立上案的大概40人,再算上有些人等不了直接走了的情况,今天结束时能叫到70号就不错了。”

“确实,97号的话,今天肯定是没希望了。”宋杨同情道。

“是啰。所以我才准备在法院里找找看,万一碰上票贩子,我就花钱买个号。又或者万一我运气爆棚,在地上捡到张谁不要的号也说不定。”韩非耸肩自嘲道。

“所以抱歉,我不是故意要撞你的,实在是太专注看地上有没有被丢掉的号了,没注意到你也往这边在走。”韩非双手合十,再次向宋杨道歉。

“没事,我也有错,一直盯着立案信息申报表,没能注意到周围情况。舟南法院确实挺远的,想立案的话,很早就得来排队,否则真的挺难拿到案号的。”宋杨深有体会,立即表示认同,“而且更恶心的是,舟南法院还得进行两次取号。”

“两次取号?”韩非一脸莫名其妙,他目前接触过不少法院,但他们在立案时都只需要取一个号。

“你是第一次来?”宋杨判断韩非应当是没来过舟南法院立案,并且周围同事也没人提醒他舟南法院法院的不同之处。

“不是。”韩非做了肯定回答,又接着道,“之前来开过一次庭,但那次我代理被告。”

言下之意就是不需要他立案。

“原来如此,怪不得。”宋杨解开了疑惑,将手中的三份文件递给韩非,“喏,这个是《立案信息申报表》、《诉讼文书移交清单》和《送达地址确认书》,得先在大厅排队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后他们才会给你这三份文件,填好后就可以去里面的房间再次取号排队立案了。”

韩非双手接过三份文件查看。

“走,咱们去复印两套。一套你用,一套我带走。”宋杨切身感受过来舟南法院立案的不易,见韩非眼中满是遗憾,于是宋杨便向韩非坦然说出了他本就打算要实施的做法。

韩非有些犹豫,毕竟这番操作不合规矩。

“放心吧,上面没有鲜章,都是格式文本。”宋杨见韩非犹豫,立即解释道,“而且就算没有你,我也打算再复印一套带回去。桥州其他法院都没有这个流程,他们都是立案窗口当场进行形式审查,通过了就直接登记立案,也就舟南法院非得这么作妖。”

“难道只能认可舟南法院这么折腾咱们,不许咱们取个巧?”宋杨进一步劝说韩非。

“那好吧。谢谢,中午我请你吃饭。”韩非应允,随后又跟宋杨吐槽,“这案子其实还挺急的。当事人自己做了诉前保全,后来才委托我们。明明知道诉前保全后30日内必须得起诉,但那个脑残昨天才把相关材料交给我们,现在只剩下不到一周时间能够立案。”

“是挺坑的。”宋杨笑着将复印好的文件递给韩非,“走吧,先去里边拿号,然后再填,节约点时间。里面也有不少是之前过了形式审查但没来得及立上案的人。”

进入第二轮立案程序的人少了很多。韩非和宋杨一起进到里面房间,两人先后取了号。预估了等待时间,发现早上立案登记无望,于是两人便决定先行离开法院去解决午餐问题。

路上,二人自然而然的开启了闲聊模式。

宋杨道:“听口音,你好像不是本地人。是在桥州读书,然后留下来工作的吗?”

韩非道:“我是江口人,我妈是桥州人,所以我能听懂大部分桥州话,但却不怎么会说。至于大学么,我读的江口政法,后来去了德国读研。去年毕业回的国,因为不想呆我爸妈眼皮子底下,所以我就联系了之前帮我们家打过官司的律师,也就是我现在的主任,问他能不能带带我。他同意了,我就过来桥州投奔他了。”

宋杨道:“原来如此。我记得你们皿斗所是在桥中区吧,具体在哪儿,现在有两百人了吧?”

韩非道:“嗯,我们在桥中区cbd,wFc环球金融中心19-21层。人数嘛,一百出头,远不到两百,你们呢?”

宋杨道:“我们呀?我们佰安是小所,在桥北区中天广场10层,人不多,也就十来个吧。”

韩非道:“可惜咱们隔得有点远,不然平时中午还可以偶尔约个饭。”

宋杨略一愣,提醒道:“兄弟,你是不是忘了咱们现在还是对家。方志洲那案子还没判下来,代理人之间联系太过紧密,要是被当事人撞见,你要怎么给交代?”

韩非右手握拳,放到嘴边咳嗽一声:“我说的当然是指没有利益冲突之后。”说完,又被自己的突然正经逗笑。

宋杨也是爽快人,立即应道:“那行,以后我要是去桥中法院,也顺道过去找你蹭饭。”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二人击掌为誓,浑然未觉自己正被周围人用看傻子的眼神关爱着。从事律师这行嘛,多一个朋友总是有好处的。

哪怕这个人同时也是你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