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夏4294万历二十三年二月二,原本应该是热闹的非凡的日子,不过大明的百姓却是有些提不起精神。

应该说是中原地区的人提不起精神,中原被分成了中州、徐州、益州三个州。

九成的百姓都居住在这边,可是如今国家开始进行强制移民,并且不允许之前移民的百姓再移走。

虽然朝廷已经预热了很长时间,可是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依旧是四处哀嚎!

不为别的,朝廷退伍回去那些老兵正在执行最后一个军事任务,将所有百姓家中超过三年的墓直接挖出来烧成灰装罐,有墓碑的和墓碑封在一起,没有的就用木板写一个。

这样方便他们移民的时候带着走,大明所有的巨型水泥舰已经在海岸线等着运送移民!

当然了,挖人家祖坟要赔钱的。

这些水泥舰出了一次远海回来就报废了,如今这是第三个批次的水泥舰,数量增加到了两千多艘。

不管怎么样三亿人分到十一个州,按理说每个地方都需要有三千万,但实际上朝廷不管怎么做,最终只能让中原三州同意分出五千万百姓移民。

也就是说除了中原,外面的九州每一州只能有五百多万人!

这些人手中都有朝廷赠送的二手军用帐篷和二手睡袋,用以保证他们在新地方建城的时候有地方住。

而除了莫卧儿的冀州和兖州,其他地方都有藩王勋贵建立的巨型建材厂,也就是烧砖、烧水泥、瓷砖、瓦片和贩卖梁柱的厂。

早在这些地方刚刚打下来,他们就开始准备了,如今各个地方库存的建材估计都够再建一个北京城。

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用,还出口,走的是量,从来就没有亏钱这一说法!

属于绝对的垄断行业,因为自建的小土窑烧制成本很高,做出来的东西自己用还行,但是若是想要卖,那成本根本压不下来。

就和前世的可乐一样,很多人都知道配方,但是做出来的东西成本就是比别人高!

带动移民的也是这些退役回家的老兵们,不管怎么说,人家的见识远远超出本地人。

对于移民补贴朝廷也是很大方,除了三年不纳税之外,还给了这些家庭十年无息贷款!

十年时间再怎么样都能清偿了,一座民间宅院哪怕是顶格建造,三间五架的一进院子建造下来价格也不会超过八万元。

朱翊钧并没有打破这种制度的意思,但是却是允许民间搞一个大院子,面积搞的大一点也没什么!

至于民间那些员外的房屋就更大了,绝大部分都是三进院,因为员外郎这个官职纯属就是一个用钱捐出来的闲散官,但若是细细看的话,那特么也是个从五品的官。

这样的规制可以看做是后世的城建规划,若是允许百姓随意建房,那各种贫民区一样的破房子将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这些移民的百姓可不是说整个县城或者府城的人一起走,而是每个省府县挑出几个坊的百姓集体移民。

这边的房屋、家具、甚至是家禽牲畜以及城外的应急物资都可以出售给皇家商行,自家人带着细软衣服被子坐船过去就行。

早在朝廷决议建立州府的时候,皇家商行、驿政司、医馆、学府、皇家酒店、以及先期大明建筑局城建建设队伍就已经到那边了开工。

府衙都建好了,如今正在建立城池,这些人过去也不至于住在荒郊野外。

四月七日,一百五十二艘巨型水泥船缓缓开离潮州府,接近五百万百姓挤在上面,也不能说是挤,这么大的船其实住进去之后比先前移民欧洲人宽敞多了。

但基本上的制式和那边是一样的,还是一家一个集装箱。

随后的几个月,一个个批次的船队冒着黑烟在海上缓慢的行驶,至于前往凉州、冰州、雪州、极州、并州的百姓则是乘坐着火车,感官上要比坐船舒服一点。

这么大的行动民间不可能不出现骚乱,不过总体大局而言还算是稳定,一些小问题都能用钱解决,解决不了就加点。

实在不行抓起来教育一段时间。

因为这些移民的事,整个大明所有官员忙到冒烟,朱翊钧自己每天都需要批复一大摞奏书,忙得他都瘦了。

而且新兵入伍之后由于到处都是大旱,朱翊钧将他们留在了云中进行集训,并没有急着召回来。

四月底的时候,当初那些中标的商人们终于将长城地基清理完成,朝廷采用分包制度,那些承包商转手又将一个个段分成小工程再次承包下去。

承包商负责为各个工程段采购砖石和水泥并且进行质量监管,这可是国家级工程,出一点瑕疵都有可能招来灭门之祸,谁也不敢瞎搞。

而藩王勋贵们也已经给那边提供了十几亿块巨大的长城砖,这些砖块全都是在黄土高原烧制之后用火车运到边境的。

如今整个陕西上千万百姓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日夜赶工制造砖坯放在地窖中阴干,全国绝大多数的砖块瓦片都是出自这边,在隔壁那海量优质煤炭的加持下,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万块成品从这里运走。

农部土地局制定的黄土高原推平工程至少需要持续百年,60多万平方米的黄土山,要么被筛选之后烧砖,要么被铲平弄成林场或者农田。

而两百多家藩王勋贵在这边建设了超过四万个巨型的砖窑,整个西北的经济都被带动起来了,周边很多省府的人农闲之际都会带着帐篷过来这边帮忙赚点外快。

要不是朱翊钧限制着,这砖窑的数量还会增加很多倍,毕竟人工才几个钱。

“爷,您看这是户部左侍郎的奏书,他说京仓里的钢轨实在太多了,堆不下了请求送到库页岛的废油潭里保存!”

陈矩拿着一个奏书过来询问他,因为库页岛那边也特么的快堆不下了!

为了保证后世的钢铁产量充足,朱翊钧可是不遗余力,除了中原,所有地方都在冶炼钢轨,因为钢轨都是优质钢,而且比钢锭容易运输。

所以大明如今海外的一万六千二百家大小钢铁厂疯狂的给中原这边运输优质工字钢。

而为了保存这些钢轨,朱翊钧就下令全部堆在那些冶炼过的废石油里面,一来是防止生锈,二来也是真不知道放哪。

“嘿,朕记得前几个月才扩建的仓库吧,咋又满了?”朱翊钧停下手中的活,有些脑阔疼。

“爷,咱如今铁路基本上都修完了,没有多少地方需要啊!”

“瞎说,长城上面朕不是说也要修吗,还有各个州的边境墙上面也要修,这样方便士兵巡逻。”

“咳咳,爷您不知道啊,最近这些年冶炼技术又有进步,每年这么多海外钢铁厂的产量差不多接近八百亿斤,其中以澳洲的两千二百个钢铁厂最多。

再加上草原和各个小海岛上的,每年接近一千亿斤的工字钢被送到中原,咱实在没地方放啊!

如今的钢轨都是每里五万斤的标准钢,咱整个西面长城需要的量咱算他四万里,加上各个州府城墙上铁轨的用量咱给他算三十万里,加起来不过是三十四万里,只需要三百四十亿斤左右的工字钢即可。

而这点量都没有咱克拉玛依废油坑里存的多,这十多年下来咱们的工字钢越攒越多,虽然消耗也很大,但是如今库存依旧有超过两千亿斤。

各个冶炼厂疯狂的压榨那些奴隶,导致生产的越来越快,工部倒是都想用,可是也用不了这么多!

六环外的外城墙蒯家直接用这个工字钢作为支撑梁来造作为钢筋使用,如今建起来的外城墙全是使用钢筋水泥制作,高达一百米。

站在上面都吓死个人......”

陈矩说的这件事朱翊钧倒是很清楚,蒯驹去世后,他的儿子蒯明、蒯亮、蒯鹏带着十万皇家建筑队继续修建皇城,六环是北京的极限了,这里不可能再增大!

所以六环之外五百米处开始正式建立外城墙,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方向进攻北京,想要打进紫禁城需要首先突破最外层的城墙,而后从六环一层层打进去。

在这种没有飞机的时代不亚于望梅止渴,给你一百万大军你能冲上外城墙算你厉害!

而外城墙的设计原本就是蒯驹的绝世之作,他将国内外的建筑技术进行了融合,将西方的棱角堡垒和大明的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整座外城墙高达百米,底下宽七十二米,顶端宽三十七米,整体采用斜面设计,整体外城墙长达500里。

内部有工字钢做架,中部有三层车辆通道,顶端还有铁轨负责战时运输弹药和大炮,如今已经修了四年,只是修好了正东面。

预计后面还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将另外三面修好,朱翊钧倒是不急,估计也没人会打到这边,慢慢弄,将整个北京弄成世界上最牛批的巨城。

他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件艺术品,最外面的六环城墙周长也有四百里,只不过那时候修的人比较多,只是三年时间就修的七七八八。

这个六环可是北京城的蔬菜保障地,里面到处都是一个个围墙小庄园,用来给达官贵人种植蔬菜的玻璃大棚。

而建造这些城池朝廷基本上没出多少钱,反而还有不少进项。

一来是奴隶做工,二来是卖宅子,京城的房子可不是包分配的,除了少量原本的原住民,另外那些连片的宅院、大宅子都是卖给了全国各地的富商和家族们,价格着实有些黑。

城中到处都是公园、停车场、停马场,风景秀丽湖泊密布,极为的生态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