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兄,麻烦你写张欠条,就说是谢家小姐谢雨燕,今欠下白银一百两,然后画押即可。”

何英远点头示意,“这又有什么难的,稍候片刻!”

只见他不知从哪儿找来的纸笔,大概是在城里购置的。在黄麻纸龙飞凤舞,不消一盏茶的时间,一张欠条便新鲜出炉了。

遒劲有力的字迹跃然于纸上,“好字!这字用来写欠条真是大材小用了!”覃三娘不吝夸赞。

谢雨燕根本无心欣赏字迹,何况她对书法也没什么研究。此刻看到欠条上的内容,差点儿没气的跳脚,什么谢家小姐仗势欺人,导致八岁小儿腿骨受伤,不利于行。什么指使下人欲害人性命未遂,赔偿白银六百两,现欠一百两,特此为证!

若是自己按了手印,上面所说的就都是真的了!最后,谢雨燕愤怒地撕了欠条,心疼地抽出一张银票扔给覃三娘,逃也似地去了!

飞蓬对着覃三娘拱了手,“后会有期!”

之后便面色阴沉地跟着回去了!

得了六百两银子的覃三娘,心情还算不错。这些银子足够她到了江南安家置业的了。大伙儿又休息了一会儿,吃了刘氏等人准备好的早饭,喝了热粥,等到全身暖和了,才开始赶路。

雪已经停了,只是天气依然寒冷,山路上倒是没有结冰,他们下山的路倒是走的不艰难。

许是镖局的人走得急,覃三娘等人又刻意避开,所以直到定远关外也没有碰到谢雨燕一行人。

自从覃三娘发现空间水的功效,便将大伙儿的日常饮水偷偷换了。

众人只觉得身上更有力气了,任谁也不会想到竟然是一口水的缘故。倒是小二的伤口恢复地很快,不消一周的功夫,便基本上结痂了,若不是刘氏拘着他,这会儿都能活蹦乱跳了!

定远关,乃是一座关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池。但是因历史悠久,驻扎的人多了,倒是自发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城池。作为南北交界之处的城池,自然是南北商贩聚集之地,各种酒楼饭肆林立,一派繁华之景,倒是有现世安稳的意味了!

只是这处还是不适合他们安居。

刘氏说,这城池周围都是高大的山,没有肥沃的土地适合耕种,他们世代都是农人,土地才是根本。即使大女是个有本事的,经历过旱灾和战乱,饿过肚子的人最渴望的就是土地!

有了土地才能种植粮食,有了粮食才饿不死,至于你跟她说钱财多了也可以买粮食,但是那又能怎么样?粮食握不到手里,不能安心啊!

吴春花也是一样的观念,不论如何,趁着手里有些银子,她还是第一时间想到置地,有了田地就像是浮萍有了根基一样。

至于何秀才和顾青山,有没有田地倒是无所谓,他们也同意继续前行,完全是因为定远这个地方不安定,处于南北方交界之处,若是胡人南下,定远便很容易变成主战场。

不管何时,边界都不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于是,众人几乎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一致决定通过定远南下。这一路他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便不差这一步了,何况现在他们不缺吃用,再不担心有流寇来袭。过了定远,就安全了!

路上,他们再次遇到了一支队伍,也是一支镖局。起初是因山中狩猎,同顾青山搭上了话,那镖头是个好美食的,见覃三娘有一手烤肉的好手艺,厚着脸皮过来讨教。

烤肉味美,主要靠的是超市里现成的烤肉料。

覃三娘将配料表上的材料总结了一下,并让何英远执笔将这些都写了下来,那汉子一听人家竟然真的如此豪爽,这可是秘方呀!他原本也只是想讨要一点儿调料而已,倒是有些坐立不安了!

等看到纸上密密麻麻的调味原料之时,不禁头大,惊呼,怪不得这烤肉如此美味,竟然要这么多佐料?还有几味是昂贵的药材,有孜然、番椒、胡椒、麻椒、花椒、芝麻、盐巴、白糖、姜末等等,嘴里的烤肉瞬间昂贵起来,手上的调料包也变得烫手了!

连执笔的何英远都有些惊讶,想不到药材也能入五味!怪不得前世的一些御厨做菜的味道如此与众不同,难道竟是用了药材?!不过这覃娘子到底是什么来路?竟然连厨艺之道也如此精通?真是奇也怪哉!这么珍贵的吃食方子,就这样送了人,真真是可惜了……

覃三娘自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吃人嘴短的镖头将覃三娘她们纳入自己的队伍,并且不收取分文,算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了。另外这一路上,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有社会动态,全都被她详细地了解到了。

知道他们是南迁的难民,镖头面上也是没什么异色,这年头,南迁的人太多了,只是大部分人过不了定远关,能过定远的都是我点儿本事和运道的,自然都能在南方讨生活。

“覃娘子,刘婶子,咱们南地虽然不如北地那样有底蕴,但是咱们这里富庶呀,断然不会出现旱灾,到处都是水田。而且地广人稀,若是你们运气好,或者与分派土地的官爷搭上关系,就算是买个山头都是可以的。只要勤快,肯定不会饿着。”镖头洋洋得意地说道,他自家就有二十亩田地,都是他一点点拿命挣出来的,在村里过得也算是不错的。

听他这么一说,刘氏和吴春花都高兴不已,以前她们家乡就是经常发生干旱,这次逃难的初始原因虽然是天灾人祸,地里的收成大幅锐减,再加上压在身上的税粮,大伙儿实在过不下去了才选择南迁。否则,谁愿意千万里地跋涉?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需要很大的勇气!

“那感情好,咱们都是勤快的,只要有口饭吃就不算是白来,我这心里也能踏实下来!”刘氏难得高兴地说道,吴春花也跟着点头附和。

“那么镖头大哥,您走南闯北的,见识广博,而且还是南地的原住民,就厚着脸皮讨你一个建议。我们两眼一抹黑,倒是不知道哪里适合安家了,最好的是安定点儿,对流民不排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