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么一来,就需要再找三个妇人来做活!

“三娘,如果是计件儿的话,是怎么个计算法呢?”在吴春花还在纠结的时候,廖红英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照今日的销售量,如果能多做一些,肯定赚头更大,只是不知道她们的成本如何控制?

“剪裁的话一副手套或者是一副暖耳一文钱,缝制的话要贵些,一副都是五文钱,装饰缝补和塞棉花都是一文钱一副。现在缝制和刺绣都由你们两个干了,若是以后需要找人来做,就可以按照这个来算!

这叫解放生产力,咱们得赶紧多做些,这生意就是个新鲜,过个十天半月,估计县城里就很多卖手套和暖耳的了!

另外,咱们这红豆的标志很好,以后咱家出产的就叫红豆牌手套、红豆牌暖耳!如假包换!”

经过现代商业洗礼的覃三娘,更懂得品牌的意义。很多时候,就算是你一样的布料,一样的做工,但是品牌的就是要贵一些,人们也甘愿买贵一些的!无他,品牌就是口碑,就是质量!

听到后面几句话,吴春花也不再犹豫,忙活着请人的事情。

好在这时候王桂香来到她家,说是她娘家那边还有不少的山药,也愿意卖,打算今天便拉过来。

覃三娘自然答应,让他们过来即可,银货两讫,钱都是当场结算的!

说完这件事,便是吴春花她们邀请她过来一起做手工了!

看到这么精巧的东西,王桂香还担心自己笨手笨脚的胜任不了,不过后来一看这剪裁的活计不难,也便高兴地答应了!这可是一文钱一套呢!简单的很嘞!

小虎已经可以自己走几步了,大娃和阿织几个大孩子完全能看得了!何况还有何英远在旁边看着,断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胖丫自觉承担了塞棉花的任务,这样的话还需要再招一个工,自然这活儿就落到了王桂香身上,她们几个根本不认识几个人!

“桂香,咱们还需要一个缝补装饰的妇人,你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都是一副一文钱的价格!”吴春花询问着,也没有停下手上的活计。

皱眉思索了一会儿,她找的人肯定要信得过,还不能是大嘴巴的,像刘香梅那样的肯定是不行的,想来想去,还真让她想到了一个。

“嫂子们,我倒是想到一个人,这人呀,说起来你们也应该知道。就是那天给你们指路的陈更阿伯家的孙媳妇何氏!

这妇人是个干活利索的,人也靠的住!”

何杏是这个十里沟难得能与她说的上话的,王桂香觉得她人不错!

何杏听说让她过去帮忙,想到之前覃三娘家给的白面儿馒头,自家大熊还吃了整整一个呢!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跟婆母说了一声便跟着过来了。

听吴春花这么一讲解,也便很快上手了,同王桂香说的一样,何杏是个干活利索的!廖红英也很满意,几个人便开始边聊天边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交谈中,何杏才知道这是准备卖到县城里的,叫暖耳和手套,而且自己在这里干活是拿工钱的,只要将那红豆缝上,再加固一下带子,就能得到一套一文钱的工钱!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这一下晌怎么着也能缝上个五六十套吧?!那不就是五十多个铜板?都够买好几斤粗粮了!心下坚定信念,可得好好干,不能白拿人家的工钱!

王桂香家的妞妞和小虎一起,在地上慢慢走着,许是因为有了伙伴,两个娃儿都不喊着让人抱了!

覃三娘家之前做了很多点心,平日里几个娃儿的口袋里都塞了不少的糖块儿和零嘴儿,这些足够他们哄孩子了。

看到几个人忙着,刘氏去灶房端来了绿豆糕和红枣茶,让众人喝点儿茶水、吃点儿糕点再干活。

王桂香和何杏没想到还有的吃,都有些不好意思,禁不住刘氏和覃三娘热情的招呼,还有这绿豆糕看起来就好吃,她们都要流口水了,便轻轻地拿了一块儿放进嘴里。真甜!真香!

“嫂子,听说你们收山药,是也不是?”何杏轻轻地问道。

她刚才来的时候,听到里正家婆娘正在挨家挨户地通知呢!自家也有山药,不过他们家人多,都已是四世同堂了,劳动力是足够的!

“是的呢,阿杏家里也有山药吗?”廖红英是知道覃三娘收山药的事儿的。

何杏点点头,自家公婆都是勤快的,去年又开垦了不少的荒地,都种上了山药。“山药好活,我们家种了不少,这个可以顶粮食!”

阿爷是准备用山药来代替粮食的,若是山药能卖,她是觉得还是卖了的好!得了银钱可以买粮食,毕竟粮食的味道才让人心安!不过,这些是事情自然有长辈做主,她一个孙辈,还是女子,是不能多嘴的。

他们家的情况,王桂香是知道一些的,去岁开了荒地,种了不少的山药!真真是让人羡慕,这下子可不就发财了嘛!

“阿杏,你们家那么的山药,能卖不少钱呢!三娘嫂子他们都是实在人,山药可是一文钱一斤!早知道我家也种些了!”

这时代的山药比后世的铁棍山药还要瘦小一些,但也是很压秤的。王桂香每每想到此处,心里就难受,好像是损失了一笔钱财!不过想到手里的活儿还能挣钱,瞬间心情又被治愈了!

何杏倒是没想到竟然能卖出这个价儿,吓了一大跳!复又欢喜上了心头,他们家少说也有几百斤,若是都卖掉,那可是几百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十文钱一斤的伴着米糠的糙米,能买不少!这是很划算的买卖了!

不多时,几个妇人便听到门外一阵声响,原来是村人知道覃三娘这边收山药,都推了车子过来了。

“妹子,咱们过来了!”说话的大嗓门不是别人,正是里正婆娘王氏,此刻正笑呵呵地站在门外,朝着自家大哥吹嘘。

“这可是我们这边刚落户的人家,人家还有秀才呢!说是以后会在十里沟办学堂!

哎,可把你妹夫给乐坏了!这不,这收山药的事情也是这几家人家办的,哎呦,我就说呀,还是我慧眼如炬,若不是当初我给你妹夫极力推荐,人家恐怕就不会落户在这了,哪儿还能有这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