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官瑾吃了一惊:“父皇,这两件事情都要交给我吗?”

皇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你是想说你胜任不了?”

上官瑾知道皇上这是信任他。

心里还很疑惑,父皇这是选中他了吗?

见上官瑾还没有走,皇上又问道:“你们上次去北蛮弄到了多少粮食?

粮食在什么地方?

可藏的隐秘?”

上官瑾一副老实的样子回答:

“大概有30万斤吧。

藏在青龙山一个很隐蔽的地方。”

虽然他回答的老实,但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儿,少说了一半。

皇上看着他的眼睛严肃的问道:

“你没说谎,真的只有30万斤?”

上官锦心里早有准备。

眼神平淡的说:“我没有直接参与,是瑶瑶告诉我的。

她说北蛮管得很严,只要上了1000斤粮食,就要盘查。

所以他们想方设法的,只买到了30万斤。”

皇上看他的样子不像说假,点点头:

“30万斤已经很不错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次战斗,恐怕这粮食得拿出来。”

上官瑾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点头应下。

皇上挥了挥手:“行,你去吧,顺便查查那个苗国的圣子到底在什么地方?

在干什么?

朕怀疑这小子肯定没憋好屁。

说不定正在打我大月国的主意。”

上官瑾一脸无语,他父皇自从去了稻香村回来,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句与他身份不相符的话来。

看他还没走,皇上疑惑的问道:“怎么,还有事情。”

上官瑾有些犹豫:“父皇,这事情会不会太多了!

我怕办不好。”

皇上白了他一眼:“你又没有媳妇孩子要陪。

不找些事情做,多空虚呀。

去吧,去吧,去忙吧。”

上官瑾真想给自己一耳巴子?

为什么要去问上这么一句?

还有他父皇这是跟谁学的,简直是越来越不像个皇上了。

上官瑾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出去办事儿了。

云瑶他们这些日子正在挖花生。

今年的花生结得还蛮多的。

花生地里乌泱泱的一大片人,有好几十个。

都有云瑶家的,还有她姥爷家的,都来了。

村里其他的人家也在挖,有的已经在开始挖红薯了。

他们要提前把土地腾出来,好种其他的农作物。

红薯藤什么的,都会被他们砌细,然后放在池子里发酵,到时候用来做肥料。

云瑶家的牲口多,红薯藤,花生藤之类的都收集起来晒干。

冬天的时候好用来喂养牛马猪之类的。

到时候他们拉出来的,也是肥料。

丰收是让人喜悦的,也是让人满足的。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吃一顿饱饭了。

但是对于稻香村的人来说,丰收不是吃一顿饱饭的事,而是吃一年饱饭的事。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有的还开起了玩笑话。

老村长背着手从这一根田埂子,走到那一片土地。

笑呵呵的问这家:“今年收成怎么样?有没有丰收啊?”

又问问那一家,丰收吗?

同样一句话让他问了无数家。

大家都不厌其烦的笑脸回应:“好,今年是丰收年。

我们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不用再饿肚子。”

听到这样的话,老村长总是笑呵呵的点头,然后又去问下一家。

可能村里最高兴的要数老村长了。

这些天他的脸都笑僵了。

把菊花奶奶弄的哭笑不得:“你这老头子,丰收就丰收了,有你这么每家每户去问的吗?”

老村长揉了揉自己僵掉的脸颊:“我这不是高兴吗?

高兴就要表现出来,要不然憋在心里多难受啊。”

说着把一块玉米馍馍递给了一旁的小孙子。

看见他吃的香,便问到:“你可吃出这是什么味道?”

小孙子眨巴着眼睛想了想:“是幸福的味道。”

村长一愣,接着一拍手哈哈大笑:“对对,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菊花奶奶也是一笑意:“我们稻香村终于不会再有人饿肚子了,这都是瑶丫头的功劳啊。”

老村长点点头:“还是我有眼光吧。”

菊花奶奶笑骂道:“脸皮真厚。”

随后又感叹到:“要是没有瑶丫头,咱们村恐怕得饿死了吧。

听说其他人村都有饿死人的现象出现了。”

云瑶他们还在地里忙活,崔嬷嬷便来了。

她递给云瑶一张纸条。

云瑶挑眉看着她并没有接。

崔嬷嬷小声的说:“是十一皇子来的信。”

云瑶一听是上官瑾的信,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连忙接过一看,顿时无语。

早知道就不让崔嬷嬷给皇上送信了。

现在好了,居然还给她安排了任务。

她就一小农女,只想种田养娃。

不想参与其他的事情,干嘛就不放过她呢。

信是皇上让上官瑾发的,让她随时注意青龙山上的情况。

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人存在。

要是有,就想方设法的给灭了。

还真把她当成万能的了。

以为她一个人就能撑起一片天不成。

最让她无语的是,居然还怕她反悔。

说跟着农业司的人就会来拉红薯,土豆,让她准备好。

她准备个屁呀,红薯,土豆都还在地里窝着呢。

拿什么来给他们。

没办法,她只得跑到老村长家,拿起老村长的铜锣,一边走一边敲。

告诉大家,现在开始挖红薯,土豆。

她大量收购,五文钱一斤。

这五文钱一斤,还是皇上在这里的时候提的。

她可不管皇上变不变卦,反正就定这么多一斤。

皇上要是敢变卦的话,以后别想在她这里捞什么好处。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高兴的不得了。

相互的传递着信息。

还在扯花生的人,都跑回家拿起家伙什改挖红薯了。

村里从未有过的一片热闹景象。

大家把挖好的红薯纷纷挑到云瑶家过称。

云瑶也把大家的数量记下来,到时候拿到银子就分给他们。

云瑶家的红薯有些多,根本就挖不过来。

就她家这几个人得挖到猴年马月去了。

没办法,只得向外祖家求救。

可外族家的红薯也很多,只能过来几个人。

村里有些种的少,早早就挖完了的,都跑来帮忙。

没想到云瑶收到信息才两三天的时间,就有一大队人马进了稻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