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完了工地的情况,黄平涛和谢志远跟林昌恒一起回了村委会的办公室,现在平涛公司的办公楼还没建好,暂时还是只能在这里办公。

黄平涛让林昌恒坐下,他自己也坐了下来,他问道:“林乡长,你说有话要对我们说,有什么事情吗?”

林昌恒笑道:“黄总,您就别叫我林乡长了,叫我小林或者叫我的名字都可以。”

黄平涛笑着点头道:“那我也就叫你昌恒吧,跟老谢一样。”

林昌恒点了点头,然后说:“是这样的,我现在在乡政府不是分管经济工作吗?这招商引资也是我的工作之一,我想黄总您在特区那边一定认识不少朋友吧?就想着您能不能帮我引荐几位,我去拜访一下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在我们这里投资的可能性。”

黄平涛毫不犹豫地说:“这个没问题,其实,我跟老谢都跟一些朋友们说了我们来你们林泉乡投资的事情,别人也问我们这里怎么样,我们都跟他们说,这里很不错,希望他们也来看看,有不少朋友也有到内地投资的想法,估计他们愿意来看看的,这样吧,干脆我代表平涛公司,邀请你到特区去考察一次,顺便可以跟我们那些朋友谈一谈,不过我提前跟你说啊,我只能把你介绍给那些朋友,至于他们愿不愿意到你们这里来投资,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林昌恒大喜过望道:“黄总,这真的是太好了,只要您帮我介绍一些投资商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谢志远笑道:“昌恒,你也不用太担心,我跟黄总都会帮你们说好话的。”

林昌恒更加高兴了,他说:“谢叔,太谢谢您了。”

黄平涛道:“那你做好准备吧,现在是三月份,我这段时间还有点事情,估计下个月可以向你们乡政府发出邀请,你看除了你之外,还需要邀请谁?全程费用由平涛公司承担。”

林昌恒知道,这其实就是平涛公司邀请他们去旅游一下,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投资商都会做这样的事情,会以考察的名义把当地政府的领导请出去玩一下,这样可以跟当地政府把关系搞好,对他们以后的经营是有好处的。

林昌恒想了想,便点头道:“如果方便的话,可以把王书记、杨乡长、张乡长和财政所的周所长、税务所的钟所长、国土所的田所长都请去,您这厂子以后也需要经常跟他们打交道,跟他们把关系搞好的话,没什么坏处。”

黄平涛点了点头,请他们几个去特区玩一趟,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可是跟他们把关系搞好了,以后他们随便关照一下,都不止这么点钱,他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他又问道:“昌恒啊,要不要请几个县领导去考察一下?”

林昌恒又想了想之后道:“这样吧,我帮您问一下齐县长,把您的意思转达给他,如果他同意的话,您可以把齐县长、郭县长、葛县长等几个县领导也请去,然后还有县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国土局、计委等几个行局的领导也可以邀请一下,不过这样一来,我估计费用就大了。”

黄平涛爽快地把手一挥道:“这个算不了什么,如果他们肯去的话,那就最好了。”

这个对于黄平涛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只要他这里的矿泉水开始生产了,到时候正是矿泉水的销售旺季,他一天的销售额都不止这么点钱,相对于矿泉水的成本来说,矿泉水的利润就是暴利啊,矿泉水的生产车间就跟印钞车间差不多了。

听黄平涛这么说了,林昌恒便点头道:“行,我这周六就去一趟县城。”

黄平涛和谢志远的生意确实很忙,黄平涛的厂子不止一个,他在几个地方都设了厂,而谢志远在省城的批发生意也离不开他,所以他们只是在栗山村吃了一顿午饭,便又匆匆地离开了。

这几天,林昌恒又跑了几趟柳山村,柳山村有大量柳树,所以这里很早以来就有很多人用柳条来编织一些器物,比如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篓子、笊篱、针线笸箩、炕席等,七八年之后,曾经兴起一股兴办乡镇企业之风,柳山村也办了一个村办的柳编厂,这在当时,是林泉乡不多的工业企业之一。

不过,这个厂子说是工业还真高看了它,其实还是靠村里的婆娘媳妇自己割了柳条来编织一些器物,厂里用统一的收购价来收购,之后再进行销售,就是把老百姓比较粗放的销售行为进行了统合,并没有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

也正因为这个厂子并不正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而且他们编织的器物还是那些比较传统的东西,缺乏创新,而且质量也不一致,有的产品质量很好,有的却很一般,让客户很不满意,所以没开几年,就开始亏损,难以为继,已经倒闭多年了。

不过林昌恒却对这个厂子起了心思,因为柳山村当时办厂的时候,是建了厂房的,如果现在把这些厂房修葺一下,还是可以使用的,林昌恒便起了把柳编厂重新开办起来的心思。

当然,现在再开柳编厂的话,肯定就不能像原来那样,用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了,必须要采用现代工业的管理模式,而且在产品的式样上也要创新,林昌恒在省城读书的时候,就在省城的超市、商店看到过一些新式的柳编产品,比如洗衣筐、花盆套、野餐食具筐、吊篮、灯罩、狗窝、猫窝、鸟巢等等,这些器物编织的花色繁多,式样新颖,就像是工艺品一样,甚至在工艺品商店还真有柳编的工艺品,如果柳山村的柳编产品能够编成这个样子,那何愁卖不出去?

林昌恒虽然起了重开柳编厂的心,可是困难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柳山村根本就缺乏懂现代管理的人才,而在柳编技术上,这里的村民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创新方面,他们还差得比较远,他们根本没有走出过山村,又哪里知道柳编还有那么多新颖的产品和式样呢?所以,在这方面林昌恒还需要费更多的心思。

虽然林昌恒希望能够多招商引资,可是他也希望林泉乡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产业,就好像现在报纸上大肆宣传的那些首富村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产业,每个村民都有股份,这让他们一辈子都有了保障,林昌恒希望每个村子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发展自己的产业。

除了柳山村,林昌恒也跑了另外几个村,这些村子的山地据费元章所说,很适合种植中药材,这就是这几个村子非常适合的产业,现在社会上对中药材的需要越来越旺盛,可是专门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还不多,而林泉乡这里的气候得天独厚,很多中药材都能够在这里很好的生长,所以林昌恒也请费元章等专家对这些村子的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让他们在适宜种植中药材的林地和坡地上大规模种植中药材。

还有几个村子的茶叶资源也很丰富,比如栗山村,这里的茶叶属于高山云雾茶,又由于这里的土壤是独特的富硒红色土壤,所以这里的茶叶品质特别好,长期喝对人身健康有着很大的好处,只不过以前这里的交通不发达,很多宝贝都运不出去,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种植,现在林昌恒希望把这些产业都给发展起来。

这段时间,林昌恒很忙,很累,可是他也很开心,因为他看得到,在他的努力下,林泉乡在一天一天的变得更好。

转眼就到了星期六,林昌恒又回了一趟县城,这天晚上,他又去了齐向阳家,齐向阳正在家里等着他呢,见他来了,直接起身,林昌恒很有默契地跟他进了书房,齐青彤也很有默契地给他们一人沏了一杯茶,然后照样向他做了一个鬼脸,才出了书房。

齐向阳笑道:“怎么样?这段时间工作辛苦吗?”

林昌恒道:“还挺辛苦的,不过也挺充实,很有成就感,看到林泉乡一天一天地变得好起来,我真的很高兴。”

齐向阳问道:“我听说你曾经的理想是成为湖东首富,那你觉得,你现在的这种成就感跟成为湖东首富的成就感相比,哪一种更让你满足?”

林昌恒认真地想了想之后道:“我觉得还是这种成就感更让我满足一些吧,成为湖东首富虽然也有成就感,但是那只是我一个人的成就感,可是现在我的手里掌握着上万人的福祉,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上万人的日子都变得越来越好过,这样的成就感真的是无与伦比的。”

齐向阳摇头道:“错了,你这种成就感并不是无与伦比的,还有一些成就感比你现在这些成就感要更让你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