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内家拳演义 > 第80章 十三式说略与四字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章 十三式说略与四字诀

十三式说略

(原文)每一动,唯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既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二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介绍)十三势说略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即梢节起,感知到敌人劲源后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周身一体,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以意感知对手劲源,以劲打击对手,转接要一线串成,不能手单独使劲。

起,与敌接手;承,接住对手劲力;转,开始用自身能量吞入对手能量,引进落空;合,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合一,借力打力。

气宜鼓荡,力达四梢,神宜内敛,无形无式。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以上都是肌肉紧张收缩发力的表象。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力达四梢,手到力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视敌情而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如果不查敌情而不知进退,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即使用拙力导致身手不合,周身不能一体,只手动使劲,而腰腿不能与手合一。

凡此皆是周身三节折叠拧裹而将周身连成一体之意,不是外面敌人的原因。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而蓄力。好似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冽劲),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周身三节的折叠拧裹即为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三节整体折叠拧裹在两腿之间的阴阳转换为一总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周身一节间断,周身整劲便不复存在了。

(原文)四字秘诀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介绍)四字密诀

敷:敷者,内外合一,真气鼓荡于已身,敷布于敌人劲力之上,使敌人不得动也。好似把敌人捆绑住了。

盖:盖者,以自身之气力盖住敌人劲力之来处(劲源),此时敌人可以动,但动不出我的劲力之掌握,此为沾连粘随之应用。

对:对者,以自身之气对敌人劲力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此为直接打击敌人劲源。是与形意拳一样的硬打硬进无遮拦。

吞:吞者,以自身下行能量完全吞入敌人打来的力量,而使敌人力量落空而入於化也。此为引进落空借力打力。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自身通透,能够运用自身能量与敌人能量做阴阳转换,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使气能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总结一下。

武禹襄先生的太极拳论为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其描述的太极拳发明出来舍己从人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打法,是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中所没有的,也就是说是武禹襄先生创造出来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冠绝古今的打法。

以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为基础,武禹襄先生太极拳论着重描述习练方法与实战应用,而不描述太极拳能量蓄发的本源,只以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八个字说出太极拳能量蓄发的本源。正是因为如此,让许多人仅仅从武禹襄先生拳论中描述的“似乎”很好“理解”的话去谬解太极拳,而忘记了太极拳能量蓄发的本源。

孙禄堂先生曾经说过,只知道四个人的功夫练到了先知先觉的程度,其中就有武禹襄先生,可见武禹襄先生之太极功夫已经出神入化了。所以说,太极功夫到了武禹襄先生就到达了顶峰了,以后就没有后来者了。因为太极功夫太难于习练出来的-------功夫好练,但练到神明的先知先觉的程度,恐怕只能空前绝后了。

所以,现存各种太极拳论很多,其他就不多介绍了。因为其他太极拳论与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和武禹襄太极拳论比较起来,有天地之别。

为什么?

从各种太极拳论来看,能够清楚地显示出,今天太极拳被糟蹋成为花架子,绝不是近一段时间的事情,而是几乎从太极拳的辉煌时期(即杨露禅、武禹襄时代)结束后就开始有偏离太极拳正道的“太极拳”出现了。所以绝大多数的太极拳论所描述的都是外形动作或者推手技巧(不是功夫),而几乎没有敢于描述实战技击者。大家看到了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中描述的打法是多么的惊天动地、横行霸道,可惜这些打法在以后的太极拳论中都看不到了。现在人就是被这些偏离正道的太极拳论所迷惑,将心、意、精、气、神等看不懂的词语统统囫囵吞枣地理解为意念,丢掉了太极拳巨大的能量蓄发和实战能力,而使太极拳沦落到以推手为主的劲力游戏之中。

趁我辈还活着,还能够略微展现一下太极拳的打法,让人们都学会真正的太极拳和内家拳,让人们按照内家拳论练拳,以弘扬振兴内家拳的工作,应该说是刻不容缓了,否则等我辈百年之后,内家拳恐怕就真的会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