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内家拳演义 > 第22章 呼吸与腰腹折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头走后,俩人除了吃饭,几乎练了一天重心转换。

第二天,老头又深入教他俩重心转换:“今天我们习练重心转换的呼吸,就是要利用呼吸之气调息,把心力调出来。重心转换就是外三合的初级形式。外三合为什么能把心力调出来呢?这心力的息,以及心肾交合的胎息,都是人体在先天状态时就具有的,虽然人体长成熟后,学会了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而掩盖了息和胎息,但是息和胎息是一直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经络之中并且在经络中川流不息地运行的,只是我们身体感觉不到罢了。这经络是联络周身各部位的能量通道,经络能够通行血脉、沟通表里、联络周身。其中沟通联络五脏六腑的经络叫阴脉,沟通联络四肢百骸的经络叫阳脉,阴脉阴脉是相互连接的。外三合之所以能够调息,是因为外三合能够从内外的阴脉阳脉同时息调,这就比习练丹道时只控制呼吸而没有外部的能量蓄发来得快。在内里,通过含胸呼吸,利用吸入肺部的空气驱动肺经,肺经动则心经动,心经动则五脏六腑皆动,这就打通了阴脉;在外部,由于外三合是生成能量蓄发的,在肌肉不紧张收缩的状态下生成的周身三节折叠拧裹的能量,不能像肌肉紧张收缩发力那样通过肌肉传导能量,就只能在经络中传导,在经络中运行,这实际上就是在打通阳脉。所以,习练外三合就能够在内外同时打通阴脉阳脉,其效果就特别明显,特别快。悟性高的人,三个月就能够调出息而感知到心力。一般人半年左右也能够调出息。

内家拳只有调出息,心力才能够在经络中运行从而拉动周身三节生成折叠拧裹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才能够使得周身一体,才能够发出内家拳的整劲。内家拳如果调不出息,那么就只能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打拳,是练不出来内家功夫的。

昨天教你俩重心转换,能看出你们俩是苦练了,今天做的重心转换就比昨天强多了。今天我们在重心转换中加入呼吸,在加入呼吸的同时,身体要配合呼吸作出腰腹折叠。这时,就要开始练意,意在三节。意不是让你用意念去想,而是让周身三节去感知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

调息,就是用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压缩旋转生成的在阳脉中运行的下行能量配合内里的呼吸引带出在阴脉中的心力。

由于此时你俩还没有心力,所以只能还得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打外三合,只是尽量少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

从头部开始,要用意(意在百会)向下压缩玉枕,玉枕再向下压缩每块脊柱的骨节,一直压缩到尾闾;在身体前部,玉枕同时压缩左右肩井,肩井压缩胸前乳根,这时就形成了含胸,含胸会使后背外凸如虎背,从而在脊柱生成三节折叠拧裹的反弓。

开始重心转换时,一腿卸力,体重转换到承重腿上,同时开始吸气,两肺抱心,意在心,心要向后贴上命门,让心力从脊柱下行。

这就是内家拳与丹道之术不一样的地方,丹道之术不求巨大的能量蓄发,所以心力从任脉下行。内家拳是要追求巨大的能量蓄发的,任脉中没有骨骼支撑,无法形成巨大的能量蓄发,所以心力也要从督脉沿着脊柱下行。

心力后贴命门下行,压缩尾闾,使得整个脊柱形成反弓。尾闾被压缩后心力自然运行到会阴,从会阴继续向前翻向丹田,再从丹田向后抱住两肾,从两肾继续下行到脚。以上这个过程就是河车运行,河车运行让心力在命门、尾闾、会阴、丹田、两肾绕了一个圈,形成河车气圈。这个气圈将周身上下连成一体,将两腿连成一体,是阴阳转换的枢纽。将来腿部的动作均要靠河车运行。

在身体后部,河车运行上拉脊柱使得脊柱成弓;在前部,河车运行在命门、尾闾、会阴、丹田、两肾绕个圈,使得腰腹折叠起来,丹田上顶、两乳根向下压缩,就把中脘折叠起来。前折叠后成弓,形成虎背熊腰。在折叠中脘压缩胸腔的同时,周身三节在中轴线上还有旋转,使得腰腹和胸腔产生顺着骨骼中轴的左右相挫,形成龙身。

以上由呼吸生成的腰腹折叠,就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心力转换成为腰腹折叠而蓄积出来的能量,这个能量就被称之为精。腰腹折叠形成了内家拳的虎背熊腰龙身。腰腹折叠是周身三节所形成的最大的折叠拧裹压缩旋转,将来腰腹折叠要向上下扩张,使得周身三节都生成折叠拧裹压缩旋转,向上形成虎豹头鹰捉手,向下形成鸡腿。

在习练呼吸与腰腹折叠时,意在三节,让周身每个三节都去感知、体会腰腹折叠的生成和下行到脚的能量,从微至着,只要用心就能感知出来。只有先感知出来能量蓄发,才能够最终使用能量蓄发。让每个三节、每个能够活动的部位都去感知压缩旋转折叠拧裹以及能量的形成,就能够练出意。

今天与昨天教的重心转换,增加了呼吸和腰腹折叠,就能够生成精的能量了。这个过程的腰腹折叠、含胸呼吸等虽然还需要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但是尽量少用,而是利用呼吸之气的能量形成腰腹折叠。不要小看呼吸之气的能量,呼吸之气的能量其实就是肺部的能量,腰腹的折叠是肺部的能量使然,是利用吸入肺部的空气在含胸的状态下向下压缩五脏六腑而生成的。将来引带出来心力,心力则更加巨大。

让心和三节之意去循环反复感知折叠拧裹的能量的生成和运行,这个感知过程,就是在引带出心力而放弃肌肉紧张收缩发力的换力过程。

在重心转换的过程中,每转换一次,就要呼吸一次,就要在承重腿上生成一次腰腹折叠,一定要在承重腿上把腰腹折叠做到极致,然后再把腰腹折叠向另一条腿上转换。昨天教你们的是重心转换,今天教你们的是腰腹折叠的转换和呼吸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形成腰腹折叠的整个过程都在吸气,只有在腰腹折叠做到极致后开始转换的那一瞬间才呼气。所以,以后打拳时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吸气的,只有阴阳转换开始前的一瞬间才呼气。

我只能对你俩说这么多了,呼吸是内里的东西,我也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你俩的悟性了。

习练时,不要思考,不要用大脑打拳,要用身体打拳,大脑想的东西永远赶不上身体练出来的东西,大脑想的永远是错误的。所以不要用大脑去想、去模拟怎么折叠拧裹,而是用周身三节去做折叠拧裹压缩旋转,即便是错误的折叠拧裹也要坚持练下去,练拳就是在练错误,无数的错误才能堆积出来正确。即便练到我的程度,我今天回头去看昨天,还发现我昨天练的不对呢,何况你俩了!

不要想,闷头去练,练的越多,身体的意就形成越快,就能成功!俗话说形顺才能意诚,意诚则心正,就是说,外三合的周身三节折叠拧裹打顺了,就能形成顺逆的上下运行的能量蓄发,则身体自然生意,身体有意了,才能够调息引带出心力。

形顺、意诚、心正,是练法,是练拳过程。将来练出心力,就不需要形顺意诚了,那时周身三节全靠心力驱动,形顺意诚只是心力驱动的自然结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