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给李白做书童 > 第14章 戴天山相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拜别了陇西院,我们三人沿着涪江支流平通河往小匡山方向奔去。

刚踏上平通河岸时,我好奇的问道:"少爷,你遇见那个用铁杵磨针的婆婆是在这条河岸边吗?"

李白哈哈大笑:"只要自己想干,到处都有用铁杵磨针的婆婆。"

李阳冰也好奇的问:"月华,你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

"小老爷,这是后世流传了千百年的一个传说。说的是少爷很小的时候,只知道整天贪玩,不好好学习,有一天他到河边玩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婆婆用一根很粗的铁杵在磨刀石上磨,少爷就上前问道:婆婆,你磨这根铁杵干什么?婆婆答道: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针。少爷不信,隔了些日子少爷又来到河边,看到婆婆真的把铁杵磨成了针。从此以后,少爷就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成了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还有这传说吗?我怎么不知道?"李白和李阳冰同时发问道。

"这是我算出来的,千年以后的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无法解释,我只好策马向前。

要到小匡山时,远远的就看见吴指南等在那里,我们汇合后,李白说道:"走,上读书台看看。"

读书台也叫小匡山,山势秀美,宛若一支毛笔指向蓝天。山上苍松翠柏,十分茂盛,山下平通河,清澈见底。

我们一行四人登上读书台,李白绕着读书台走了一周,用手轻轻抚摸着书箱岩,化字库。这里曾经有过他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想当年,陇西院周围商旅往来热闹非凡,我只得寻觅到这一处清幽秀美的地方读书,那时之刻苦是堪比那磨杵的婆婆,时常是不分昼夜,挑灯夜读,读过的书堆积成山,时间久了都风化成了岩石,就是现在的读书岩,用过的笔墨,写过的字不计其数,只好弄了一个火坑将练习的字梵烧了,那就是现在的化字库,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小小成绩。"李白感慨道。

我也由衷感慨道:"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睛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李白、李阳冰、吴指南三人同时望向我:"好诗,好诗。月华想不到你这么有才。"

"不是我写的,是五代十国时前蜀杜光庭登上读书台时写的。"

三人异口同声的说:"没听说过。"

在读书台上徘徊许久,下得山来已接近晌午,我们四人快马加鞭向大匡山深处奔去。

大匡山是李白少年时上学的地方,李白在这里渡过了十几年的读书生涯。

大匤山山势如筐,因此而得名,山势险峻,林壑深邃,风景秀丽。

我们四人来到大明寺前,僧侣们认出了李白,互相奔走相告:"青莲居士回来了。"大明寺的主持从寺里迎了出来。

"青莲,你们来了,快请进。"在主持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大明寺的后院。

"这两位是?"主持问道。

"这是我小叔李阳冰,有名的小篆书法家。这位是我的妹夫,也是我的好朋友吴指南。"李白介绍道。

"幸会幸会。"主持双手合十:"欢迎来到大明寺。"

李阳冰和吴指南一一还礼。

大家互相客气一番后,寺院里传来了吃饭的钟声。

我们来到餐厅,僧侣们正在做餐前祷告,李白便拉着我们加入了这个行列。所谓的入乡随俗便是这样吧。

吃完饭僧侣们围着李白问长问短,大家对山外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李白夸大其词的描绘着外面世界的繁华,听得僧侣们恐怕都无心修道了。

"青莲,不得打诳语,人生各有追求,你此去前路,好自为之吧!"主持说道。

"多谢主持师父的教诲。"李白自知夸张腼腆的笑了。

在大匡山上,李白带着我们参观了他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堂,由于是午休时间,教室里没人。李白来到他曾经坐过的座位上,用手不停的抚摸着,眼里满是不舍。

眼看时间不早了,我们应该出发了,来到学堂外面,李白情不自禁提笔留下《别匡山》诗一首:"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我从包里拿出笔,将此诗记录在册,青山有幸,从此将名扬千古。

我们四人别了大匡山很快就到了吴家后山,仰望最高峰戴天山不禁感概万千,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却说:"这次我们不会扑空了,师父早已在道观中等我们多时。"

师公看见我们到了,便走出道观领着我们往后院去。

李白把李阳冰和吴指南介绍给师公,并说他们俩将和我们一起去成都,师公很是高兴地说道:"这样也好,大家见机行事。"

吃完晚饭,师公领我们到住处,李白实在忍不住了,问道:"师父,师妹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空明师太正在教她一套新的剑法,关键时刻,她不能离开。"

"是这样,回青城山后,我要跟师妹比试比试。"

"好哇,隔了这些天,倒要看看你俩谁的进步大。"

师公说完,两师徒突然陷入了沉思之中。

"少爷,《大鹏赋》我已抄录两份,到成都拜见李大人时就可以用了。"我走进屋内,打断了两师徒的沉思。

李阳冰和吴指南也走进屋里,齐声问我道:"什么《大鹏赋》,拿出来我们看看。"

我走进我住的房间,双手捧出我刚抄录的《大鹏赋》,三位看罢,啧啧称奇,不禁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文章。

"十二,真乃神笔。"师公叹道。

"太白吾侄,不愧李氏皇朝之后。"李阳冰叹道。

"太白兄潇洒豪迈,文章如天来之笔。我辈望尘莫及。"吴指南叹道。

李白听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蒙诸位夸奖,吾当更加努力。你们认为我将此赋献于李大人可否?"

"当然可以,此赋为最佳选择。"三位异口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