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乾已是前朝,可前朝留下的东西不少

谢空青眼下仍顶着个王爷的称号晃,可众人都知道他称帝只是下一步的事儿,所以在他入宫的第一时间,立马就有人说:“您可要挪步金銮殿?”

谢空青要笑不笑地看他一眼,玩味道:“倒也不急,偏殿也装得下这么些人。”

“走吧,说完了正事儿本王还赶着回去呢。”

他的大小两个宝贝还在淮南王府呢。

御书房内早就站满了人,其中不少还都是他眼熟的熟人。

大乾是亡了,谢玺也死了,可总有人不想跟着他一起死。

偏生谢空青又是曾经的淮南王,不少人想着这一层直接收拾包袱转头就投入了他的麾下,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新臣。

谢空青坐在了偏殿的主位上,等众人齐刷刷地跪下去就摆手说:“都起来吧。”

跪倒的人垂首起身,他单手撑着额角懒洋洋地说:“负责大典的人何在?”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儿站了出来:“臣在。”

“让你办的事儿办得怎么样了?”

李大人迟疑地顿了顿,恭恭敬敬地说:“回王爷的话,封后大典已经筹措完毕,只等着您定下日期就可举行。”

“这是微臣等人择算出的黄道吉日,请您过目。”

被呈上来的折子铺平打开,谢空青一眼扫过淡淡地说:“三个月后太久了,下个月也不合适,就没有更近点儿的日子?”

李大人为难地说:“近期最合适的日子倒是也有,可就在三日之后,三日会不会太赶了些?”

“为何会赶?”

谢空青好笑道:“不是说都准备好了吗?怎么,办不到?”

李大人不敢多嘴,连忙说:“微臣定当竭尽所能。”

“不是尽力,而是必须。”

谢空青随手把长篇累牍的折子往边上一扔,慢悠悠地说:“本王给了你们将近五个月的时间准备,可不是让你们在这种时候出差错献丑的,若是连这点儿小事儿都办不到,本王还留着你们有何用?”

他是从大乾的朝堂中走出去的,比谁都清楚眼前这些人的各种弊端。

好巧不巧,他性子不好没谢玺那么能忍得住,所以不能有任何问题。

一丁点儿都不可以。

李大人被他话中的不悦震得猛地一颤,低下头就赶紧说:“王爷教训得是,微臣等人定不负所望。”

“那还差不多。”

谢空青放松了脊背往椅背上一靠,摩挲着指腹淡淡地说:“在场的诸位都算的是本王的老熟人,虽说是时过境迁再度相会,可说到底也不陌生,本王也就不跟你们见外了。”

“本王跟死在晋城的那位可不一样,你们也知道本王的性子和手段,往后若可听命安分,那延续一下前朝的情分也不是不可,本王不至于赶尽杀绝,可若是做不到……”

他勾起唇角轻轻一笑,玩味地说:“那就休怪本王无情了,毕竟本王的眼前不养废物。”

能安分守己不找岔子,他不介意留个仁慈大度的名儿,可要是不识趣犯忌讳,那可就不好说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帝的性情更是让人无法揣摩。

在城门口心思各异的人都纷纷在这时候默默低头,生怕自己会成了第一个被揪出来敬候的鸡。

见众人无言,谢空青不紧不慢地说:“行了,本王不在这段时日看你们也都做得挺好,也没什么要说的了,散了吧。”

一心在等着说登基大典的众人闻声一顿。

许成下意识地说:“王爷,封后大典的事儿既然是定下了,那登基大典呢?”

先登基再封后,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谢空青急吼吼的把封后大典定在了三日后,那登基大典岂不是就在眼前了?

负责操办封后大典的李大人等人默默缩了缩脖子,对此毫不知情的许成还在自顾自地说:“登基大典是国之表率,也是向世人散发出的朝局稳定的信号,事关新皇威严,此事绝不可马虎。”

“若登基大典不及时举行,那封后之礼也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如此属实不妥,所以……”

“有什么不妥的?”

谢空青的指尖在桌面上无节律地敲了敲,嗤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本王的妻子是皇后,本王的身份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许成错愕道:“可是您是新皇啊,封后仪式怎可在登基大典之前呢?”

这不合乎规矩啊!

“这很奇怪吗?”

谢空青不以为意地笑笑道:“战乱初止,本王不忍见铺张奢华再动民生根本,省了登基的仪式有何不可?”

“许大人放心,封后大典过后,所有人都会知道本王称帝了,这一点不用特意向谁说明的。”

许成想了无数次今日之景。

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谢空青居然会直接把登基的事儿省了!

新皇登基怎可如此草率?

跟他差不多想法的人均在皱眉,早已知情的李大人一行人则是把头杵得更低了些。

不是没劝过。

可眼前这位压根就不是能劝得住的人。

为了保命还是闭嘴的好,

见许成还一脸不服气想插嘴,谢空青面上的笑淡了几分下去,轻飘飘地说:“许大人,本王今日心情不错,别坏本王的兴致,知道吗?”

许成所有的欲言又止都被他眼中的杀意卡在了嘴边,谢空青见状非常满意。

能知道怕是好事儿。

只有畏惧写在了骨子里,这些不安分的跳虫才会学得会老实。

他厌烦似的摆了摆手:“行了,都退下吧,本王不想听你们聒噪。”

眼前这么多一眼看不过的人头,大多都是在这里等着沾新皇登基的光封赏加官进爵的,跟他心思在一处的可不多。

他看着这些苍蝇心烦。

福子拿出了大内第一总管太监的气势,拂尘一甩做了个请的姿势。

“诸位大臣,请吧。”

驱赶就在眼前,不走不行。

许成死咬着牙跪了下去:“微臣告退。”

跟他一起来的人七七八八撤了不少,可偏殿里依旧留下了不少人。

被留下的全都是谢空青的旧部,包括中途叛变的贲雷虎和左峰等人都在其列,可唯独没有他们这些在望京和晋城投诚的旧臣,亲疏远近一眼可见。

刘勰察觉到被排挤的命运急得头上冒汗:“大人,这可跟咱们事先想的不一样啊。”

世人皆知,谢空青麾下多是悍将,少有文臣。

可国之根本在于文,朝堂之上缺了文臣根本就不行。

他们原本想着谢空青手中少人,再加上自己是前朝的老臣,多少也能在武将林立的朝中占据一席之地。

可依照目前的局势来看,谢空青非但没想重用他们,他们甚至连进去议事的资格都没有,这样下去可怎么行?

前朝的时候,他们可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

许成的心里也烦躁得很,闻言黑着脸说:“这时候说这种话有什么用?”

木已成舟,他们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