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两晋南北朝 > 第96章 达摩的功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婆罗门教是老牌宗教,资格比佛教老。而且人家有三个神仙,道行都比佛祖深,佛教根本斗不过。

可婆罗门教是老朽,适应不了新生的封建社会。于是,像汉武帝改造儒学一样,印度的统治阶级找帮佛生,改造婆罗门教。起个新名,叫印度教。

佛教也是婆罗门教衍生的,属儿子辈,为了适应封建需求,印度教在婆罗门教和佛教里挑挑拣拣,选些优良基因继承,属孙子辈。最明显的特点,要回了种姓待遇,新增一条,种姓可以传承,跟家产一样。

大概公元2世纪,印度教有了影子,道家称作“朴”,也就是种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公元9世纪,成了庞然大物,跟佛教斗争了好些个世纪。

别看印度教是小孩,可统治阶级支持,战斗力非常强,到公元13世纪,印度教成了巨人,把佛教挤成了馅饼,这斗争才基本上消停。

等到达摩出生,印度佛教已经进入衰落期,达摩修习大乘佛法,是印度教的重点斗争对象。

达摩出生在印度南部的天竺,据说也是个王子,天资聪明,能阅览皇家珍藏的绝密资料,起点比别人高。

随着年龄增长,达摩越学眼光越远,可心却越绝望。能看到佛教的衰败,却无力回天,不绝望才怪。

达摩很想挽救佛教,想了一辈子,愁了一辈子,眼看没了指望,突然,被中国南北朝的造庙运动给惊着了。

一打听,中国的佛教运动热火朝天。达摩心里燃起了希望,不顾年迈,坐上远洋船奔向中国,要来寻找挽救佛教的希望。

达摩从广州登陆,一路调研,直到建康,才发现不靠谱,跟印度的阿育王时代一样,处在鼎盛期,迟早得衰败。

再往北,到洛阳,也是热潮,没啥两样。不同的是,达摩接触了一门新学问,道家思想。

北魏不挑,汉家学问通吃。达摩也不挑,研究起了道家学问。越学越痴迷,跟孔子当年得到《易经》一样。

学到最后才发现,道家思想比佛家思想厉害多了。佛家思想强迫你打坐,仔细想,用心想,想不明白不准起身。

道家思想不强迫,学完就想打坐,没人逼你,自己就会去琢磨,而且坐那就不想起身,比佛家持久。毕竟,道家坐的是兴趣,佛家坐的是期望,咋比。

而且,道家思想更厉害的是:没神仙。这就有点意思,达摩生下来就被神灵护着,认为全球都有神。可偏偏中国是一片净土,无神!

虽然中国大小神仙也不少,但那都是祭祀用的,不勾搭人,更不扰民,跟其他被神主宰的国家不一样。

这还得感谢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早在万年前,全球都开始造神,唯独伏羲没造,造了个八卦,成了中华文化的起源。这八卦源于自然,用于自然,跟神仙无关,既能统计,也能总结规律,规律多了,就能预测,俗称算卦。

达摩活了一辈子,首次接触无神论,得多迷。于是,躲到嵩山,潜心研究,耗了几年,终于悟出大道。

重点有两个,一是境界,佛家的“诸相非相”要求太高,大多和尚都没法达到,只好混日子。道家的“心归自然”跟玩似的,轻松好练,上不封顶,可劲练。

二是修炼法门,佛家立字传书,自己去读。可来的都是不识字的和尚,咋读,只好混个温饱,当工作干。道家不立文字,点拨几句,就够你悟一辈子。

开悟的达摩,创建了“禅宗”,不立文字,口传心悟。达摩边传法边物色接班人。等到圆寂,衣钵悄悄传给弟子。别问我传给谁,悄悄传的。

为什么要悄悄传,因为达摩不想中国佛教像印度佛教一样,膨胀后熄火。要想不膨胀,就别再造神。

要想不造神,就得指定接班人。就像传皇位一样,有了接班人,造出的神仙都不归自己,谁还有动力去造。

可当时的“禅宗”是新生儿,也没个护法,容易被打劫。为保护版权不被有心人篡改,只能悄悄传。

其实,还是有人想把达摩造成神,比如“一苇渡江”,再比如“只履西归”,再再比如达摩活了150多岁,这些传说,跟耶稣升天的传说像不像。

幸亏达摩先见,传了衣钵,造神动力不足,才没造成。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啥后果,看看中世纪的欧洲,不都是耶稣升天以后的事吗。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佛家名字,道家打扮,原型就是达摩。尽管法力比如来厉害,可尴尬的是,偷学了旁门功夫,没脸见人,才不准猴子乱讲,都是家法闹的,全球都兴家法。

当年,范缜写个《神灭论》,硬是没摁住灵魂崇拜,达摩悄无声息就摁住了,如同佛教再造,确实功不可没。

说是悄无声息,其实也不容易,衣钵传了六代,到六祖慧能,才给“禅宗”报上户口,衣钵功德才算圆满。

传说达摩刚到中国,还跟梁武帝萧衍吵过一架。当初,萧衍跟胡太后竞赛造庙,场面太大,就把达摩吸引来了。

达摩到中国,萧衍已经造了几百座庙。听说达摩是得道高僧,就请进皇宫,想炫耀一下。

萧衍:“我造了几百座庙,功德有多大?”

达摩:“财从外取,德由内修,哪能用建庙来换取,无德。”

萧衍:“那福报呢,有多少,我还打算再造几百座。”

达摩:“我佛慈悲,不建寺,不造塔,只为渡人,不会损人。你大兴土木,累及万民,于佛心相背,哪有福报。”

萧衍:“你不知道,百姓都向佛,希望灵魂有个好去处,乐意建寺。”

达摩:“那都是孽障,蒙了心。生前不驱,死后不散,还谈什么去处。”

萧衍“听大师话,好像对灵魂有偏见,建寺供佛,有错吗?”

达摩:“供佛,一柱香足矣,佛祖生前且苦,到了极乐,岂慕荣华?”

话不投机,聊一宿也没个结果。达摩让步,去了北魏,萧衍让步,不建庙了,去当和尚。

公元527年,63岁的萧衍遁入空门,头一次,有点害羞,悄悄去的。当了三天和尚,顿悟了,又还俗去当皇上。

就这三天,给佛门带来个大灾难,萧衍生活极简,不吃肉。进了庙门,也不准和尚吃肉。这规定,写进戒律,延续了几千年。到现在,和尚都不能吃肉,憋屈不。

后来,萧衍又去当和尚,还搞了个“无遮大会”,给佛门筹了一大笔钱。尝到甜头,萧衍就还俗,隔段时间再去。

进进出出,当了四次和尚,最后把命搭进去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对副业的热情超过主业,就得反省,量力。否则,没好处。这都是前车之鉴,不鉴,就得吃亏。

跟南梁的萧衍相比,北魏的胡太后刚好相反。胡太后早先不爱政治,有点像萧照业,贪玩任性,随意挥霍,容易被人左右,是个巨婴型人才。

后来,却迷上了政治,而且不择手段,甚至害死唯一的亲儿子,导致北魏分裂,比南梁还惨。

这一切,还得从北魏朝廷的一次变故,对胡太后的打击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