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休掉皇上前夫后一统天下 > 第128章 鸿雁传书,相思不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鸿雁传书,相思不绝

时光匆匆而过。

这一日,楚帝在朝堂之上没有提前通知任何人,而是直接让张公公颁布了税制改革的圣旨。

满朝文武不得不叩首领旨。

郑国公郑奕甫一下朝,就召集了自己的人马在国公府议事,更是快马去信自己的大本营陇西一带,与盘踞在那里的豪门富绅提前通气,好教他们做好应对的准备。

楚国田税原本是按照人头收税,每户人家按照家中人数上缴农田赋税,其他七国亦是如此,所有人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

然而昔年在临安城的经历却让楚珏切身体会到了身在底层的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而农田赋税无疑是重中之重。

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楚国百姓除了流民和乞儿,可以说家家户户皆有田地耕种,而只要朝廷减轻农田赋税,就能够有效减轻压在百姓身上的重担,这也是楚珏下定决心、不顾权臣反对也势要推行税制改革的重要原因。

他希望能够通过改革田税制度,减轻平民身上的负担,最终达到藏富于民、民富国强的目的,从而为他日后一统大历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他近半年来收集到的资料,改变传统按人头收税的机制,换成按照农田亩数缴税,能够将过往压在百姓身上的重税转嫁到坐拥无数良田沃野的世家豪强身上,通过加大世家权贵的征税力度,达到减轻农民赋税压力的目的。

也就是说按照楚帝下发的旨意,地方通过摊丁入亩,按照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使得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这一政策明显有益于平民,而无益于豪门官绅。

楚国盛京之内所有朝臣都看到了这一点,而他们本身就是官绅。身为执掌楚国朝堂的能臣干将,谁敢说自己的老家不曾仗着己方的势力收拢过大片的土地。而今楚帝一朝令下,就要他们吐出到嘴的食物,妄图在他们的身上割肉饲犬、让利于民,也不先问一问他们是否会答应!

有他们在,楚帝就别想真正推行这一政令!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以郑国公郑奕为首的世家门阀们居然率先响应这一号召,这令一众朝臣皆摸不着头脑!谁也不知道郑国公肚子里在打着什么主意!

就连楚珏也不禁纳罕,自己的舅舅明明在先前极力反对农税改革,而这一次居然会一反常态,令他着实摸不着头脑。

然而无论如何,楚帝的农税改革政策就这样有条不紊地推行了下去。

果然,当季秋收时节,根据各地上呈的税银,楚国国库所收缴的田税税银不降反升,这一点令楚珏大感欣喜,为此他甚至大宴群臣,赏了负责此次下去推行农税改革政策的一众官员。

是夜,璟瑄殿内,群臣尽欢,宾主尽欢。

所有人似乎都没有看到在繁花锦簇下悄然蔓延的危机。

只有郑国公郑奕去信陇西,命人加快了动作。

既然这个傀儡不听话,拉下来,换一个更听话的上去也就是了。

身为足以干涉楚国朝政的掌权者,郑奕再清楚不过世家操控一座王朝的手段,而这一次,他将要施展的对象是自己曾经奉为至尊的楚帝,更是自己的亲外甥。

没办法,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楚珏他自寻死路,就算自己身为他的舅舅,事已至此,只能任其发展,他也已然无力回天。

千里之外,幽国北境,顾悠然正在延州官衙府邸查看陌隐给自己的传信。

自打北境峪城战事平息后,顾悠然就在言怀谨的安排下转移到了北境腹地的延州府,并以此为驻地,向整个北境发号施令。

短短一年内,言怀谨、吴茂行、舜英等人对她助益良多。

当前,言怀谨主管政务,言怀信主管军事,吴茂行主管经济民生,舜英则从旁辅助,整合多方消息,再呈递给镇国公主顾悠然查看。

而负责收集汇总信息情报工作的陌隐则时常奔波在外,分身乏术。

这已经是顾悠然与陌隐再次分开的第三个月了。

与顾悠然相隔千里之遥的陌隐此时正身处与东海相连的湘江,趁着茫茫夜色,小舟的船桨破开江中堆叠的水浪,泛起莹蓝色的光亮,当船桨剥离开水面时,寂静的水面瞬间明亮起来,漾起点点明湛的星光。

根据渔夫的描述,这些夜晚美丽的蓝光是由一种会发光的浮游生物引起的,当与海水相连的水浪撞击着这些生物时,它们就会发出霓虹一般的蓝光,点亮整片沿岸。

周围居住的渔民还有外地来的游人最喜欢在夜间观赏这般美丽的景象,这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收益。

陌隐坐在小舟上,任渔夫泛舟江渚,阔聊天地。

月明星稀,当晚,陌隐歇在一处临江的水榭中,而庭院中的木槿花在夜风的吹拂下正翩然飘落。

梳洗完,借着微醺的灯火,陌隐提笔照旧整理出最近三日所收集到的沿江信息,并特意告知悠然,此番自己还需南下,最好能够潜入南境腹地,探一探南境的虚实。

而他没有说的是,自己曾在亲信那里存放了一件净白无暇的美玉,如今她生辰将至,只要自己穿越南境,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能够为她准备一件合乎心意的礼物。

数年来,他们长期分散各地,难以相聚,而今好不容易心意相通,却不得不再次离分,长久的思念让他迫切地想要为她献上一份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也好让她能够睹物思人,多惦念自己两分。

想到此,陌隐在写好情报息后,重新摊开一张绢纸,再次提笔道:

[惠州府外,南百余里,有一水湾,与东海相连,三面环岛,鸟瞰海湾,形似两轮新月,故名双月湾。日暮西沉,夜观沧海,可见荧光海滩,海浪堆叠,星星点点,海湾映月,蓝光璀璨,美轮美奂。时人曰:此盖由浮游生物所致也,世人谓之‘海萤’,又作蓝眼泪。

吾泛舟江渚,水榭难眠,唯憾不能与卿共赏海萤!但愿他日人寿年丰,海内澹然,与卿同游,再沐奇观。]

信至末尾,陌隐思索一二,再次提笔,特意附诗一首,聊表心意:

[寄悠然

别离后,最相思。

望断湘江水尽,但见朝华暮落,惟盼故人归。

思纷纷,甚留恋。

枉叹孤雁伶仃,月下只影徘徊,相思催泪垂。

——壬寅年桂月初八亥时书,隐留]

满目相思,满心眷恋。

书写罢,待墨迹干涸,陌隐召来信使,将信笺封好,放飞信鸽。

信使载着陌隐的信笺不远千里,向延州飞去。

苍茫夜色下,陌隐遥望着飞向天际渐渐地化为虚无的信使,静默良久。

他将思慕携入纸卷,以寄情深:悠然,我想你了。

三日后,这封情书夹杂在一叠情报的尾端,被舜英递到了顾悠然的手中。

她翻看着手中刚拿到的情报,快速搜集着自己想要的内容。

根据陌隐最近传来的消息,她知道吴茂行最新发布的民生政策得到了各地百姓的拥护,言怀谨在吏治整风上的行动也收到了积极的反馈,尤其是毗邻南境的湘江一带,更是政事清明,想来也有言怀信在那里驻兵的原因,有镇军大将军在,当地的官员必会小心谨慎地推行延州下发的政令,又怎敢阳奉阴违!

只是舜英最近推行的女子教育一事还是颇受阻滞,愿意送自家女儿就学的人家终究是少数,毕竟时值乱世,谁又会愿意送女孩子学一些文墨知识,还不如学些纺织绣花的技巧来得更实在些!

顾悠然想了想,对一旁的舜英道:“这样,你将女子教育改为学龄教育,男女皆可入学府进学,让负责此事的官员告诉当地百姓,学府中除了教授一些基本的《千字文》、《三字经》,重点教授他们赚钱的技巧,让他们都能够有一技之长,其中有意参军的青年更是可以得到重点培养。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也会更积极一些!”

“诺!”舜英领命。

“好了,你下去吧,这里暂无要事让你处理。”顾悠然挥挥手,示意舜英可以暂且忙她自己手头的工作去了,不需要整日陪在她的身边。

“诺。”舜英依言离去。

顾悠然捏着最后一张单薄的信笺,看到他在纸卷中倾诉的眷恋,不觉心头微烫。她想了想,终是放下了手中的信笺,提笔在另一张净白的绢纸上写道:

[还赠陌隐

苍穹浩渺,寒鸦如晤。繁星点点,暗夜月明。

青林密影,水光浮云。相思纷涌,始知情深。

————壬寅年桂月十二日戌时书,悠然]

她在信中描绘的景象正是自己前一晚在延州城外的幽潭边巡防时亲眼所见的夜景,信中所描绘的每一处景,每一个字,无一不在诉说着她对他的思念:陌隐,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