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爷想到甜甜说过的水里湖里捞人的三哥,前车之鉴犹在。于是眉眼都没抬,“姑娘不必谢在下,侍卫救你的,你谢他即可”。

说罢不再理会,转身准备登车离开。

老八、老九却正好此时赶到了,“四哥,这么巧。这也能遇上”。

四爷点了点头,“这里风景不错,值得一玩”。

弘昭眼睛一亮,看到漂亮的老九欢快的喊了一嗓子,“九叔,九叔,我在这里”。

老九胤禟被小侄女这一声欢快响亮的呼唤,差点给闪了腰。

“哟,四哥还带着孩子们啊”。那言语中的揶揄和调侃都明晃晃表现出来了。

四爷本来准备离开,也不继续寒暄了。“我带着家眷孩子就先回去了,先走一步了”。

曹家姑娘湿淋淋立在街边,看着这几个明显身份不一般的男子,从排行和身上的穿戴以及跟随的侍从,隐约猜到了身份。

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四爷,是不是京里来的贵人?

家里住着皇上和太子爷以及十三爷,男女居所不同,况且都有侍卫把守,她想偶遇都没机会。没想到出来一趟,反而遇到了三位皇子,心中怦怦直跳,眼里的期盼都犹如实质了。

一旁丫头婆子劝着自己姑娘,“小姐,咱们先回去吧。您这落了水可别受寒了,我们过后再派人去打听就是了”。

在江宁府,想打听几个外来人在曹家的下人看来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老八老九目送着四哥离开,老八自然看到了一旁的姑娘。

虽然此时有点狼狈,披着宽大的披风,可难掩身形纤细,花容月貌。

老八刚才在旁边已经听到她给四哥道谢了,曹家?想到自己在江南培植人手的需要,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胤禩毫不犹豫的上前,老八常年一副温润如玉的面孔示人,这会儿对付个女子自是游刃有余,“这位姑娘可是遇到难处?需要在下安排车马送你回府吗”?

婆子正愁自家车马有点远这会儿还没到呢,拽了拽自家小姐。

曹氏看着这位被称呼为八弟的男子,愿意伸出援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了。娇滴滴地下拜,“那就多谢公子了,事后再谢过公子援手之恩”。

老九对于美人虽然感兴趣,但是这女子刚和四哥纠缠完,现在八哥也似乎有点兴趣,干脆就站干岸了。

送走曹氏女,老九游玩也乏了。“八哥,咱们也回去吧”。

四爷回到府上时,已经到了安置时间了。几个小家伙玩的兴奋,这会儿都有点瞌睡了。

李恬还在想着刚才的事情,“爷,刚才那落水的女子自称曹氏女,该不会是江宁织造曹家的人吧”?

四爷不感兴趣的说道,“快安置了,你不累嘛。伺候你家爷是正经,管她是谁家的。就算是曹家,也不过是皇家的包衣奴才罢了”。

李恬一噎,您说的对,竟然无法反驳。

两人洗漱过后,李恬也不提那女子了。万一四爷本来没什么想法的,她提的多了反而给爷留下印象了。

曹氏女回到家里,就赶紧和自家亲娘李氏说了今天的遭遇。她本是去买些胭脂水粉,顺便给弟弟带点吃食玩意的,赏灯时没注意,一不小心给掉到了河里。

“我的个娇娇儿,可是遭了大罪了。快去喝碗驱寒的汤药,这天气虽然热了,可也不敢大意。至于那救你的人,赶明儿送上厚礼就行了。咱们曹家的千金,被他所救也是他的造化了”。

曹婉琴急急拦着李氏,“娘亲,我猜那公子不是普通人。可能和咱们府上的贵人是一家的”!说着指了指前院贵人们居住的方位。

“什么”?

“你确定?”李氏声音里的激动都快溢出喉咙了。

“八九不离十,而且还遇到了八爷和九爷,他们称呼救我之人为四哥。又有太监和带刀侍卫跟着,女儿估计不会错了”。

李氏一下子像被天上的馅饼给砸中了一般,“你先歇着,我去和你爹爹说说”。

“娘亲,别急啊,四爷好像不怎么热情,但是八爷安排了马车送我回来”。说着还一脸娇羞,扯着帕子有点脸红红的。

“这事?那你先喝药,为娘去找老爷来,这事儿得他拿个章程”。

李氏回到寝室,着急的转着圈。

可第二天才见着曹寅。

“老爷,你可来了。咱们家琴儿遇到大事儿了”!

于是细细把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连闺女的奶娘都招来问了话。

曹寅眉心紧皱,他这嫡长女本来样貌绝色,他是想搏一搏宠的。自家府上不管是皇上还是太子爷或者十三爷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是这跟四爷和八爷扯上了关系就不能再三心二意挑来挑去了。

自家闺女是没资格参加大选的,送去小选又有点可惜了。要是能直接被皇上给收了,或者给个恩典进了哪位皇子府上,能求得一个侧福晋的位置都是烧了高香了。

“你先别急,这事情我要好好合计合计。四爷和八爷府上,我得找个机会探探口风,还得求得皇上的恩典。这些日子就把琴儿的规矩好好再给练练。不要再让她出去了”。

李氏看着夫君这么谨慎,自然知道好歹。“那咱们原来计划的那位?”

曹寅立刻打住,“不行,什么都别再做了。”

他们本来还想和太子爷搭上关系的,这女儿出了这事儿肯定不行了。

“那怎么办?太子爷张口又要二十万两”!

两夫妻又对坐着默默不语。

太子爷派门人和他接触,什么话都没有就伸手要二十万两银子。这已经不是太子爷第一次找他要银子了,曹家就算是家大业大也不能无底洞一样往外掏啊。

“我改天再找找舅兄,先想想办法”!

这些皇子们,哪一个都不能得罪,太子爷是直接明着要,其他皇子也不能忽视了。

曹寅也是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江南有三大织造府(江宁、苏州、杭州),曹寅、李煦位居其二。

曹寅提到的舅兄就是这位,既是姻亲也是跟他一个战壕的同僚。

织造府,原本工作是为皇家织造各种衣料布帛。

他们当然不至于因为织造一职就得到康熙重视和重用。

织造虽然只是五品官,但他们从差遣上来说是属于内务府的外派官员,可以专折奏事。

他们所进呈的密折,很大一部分是关于雨水、收成、米价、疫病、官声、民情甚至朱三太子等明朝遗民的势力等等。

从天灾人祸,地方民情,到笼络文人的思想倾向,再到校刻刊印古籍,无所不包,无所不问。

这些年曹李两家亲如一家,早就是不分你我了。

这些天,江南甚至全国的文人学子都汇集到了江南,“主子爷,今儿又有不少学子来咱们门房投文,奴才给你送来”?

老八胤禩点了点头,“先给何先生看吧。有好的再拿来给爷”。

其他几位皇子下榻的府邸情况也差不多,这些天都有不少学子投文想求得通天大道。

对此事最为积极的就数老三胤祉了,他自诩为文人雅士,投文的自然是最多的,每天几大篓都不够放的。

老大是个直爽的军汉,对此一律推给了幕僚去选才。

四爷却对此不屑一顾,什么文人学子,连文人的气节都不要了。

不找当地学官或者翰林之类的投文推荐自身,净想着能攀他们这些皇子的高枝儿。“拿去烧了,以后来投文的一律不收”!

李恬却赶紧拦着四爷,“哎呀,别烧啊。万一人家是因为找不到门路了,没办法才求到门上的。说不定有沧海遗珠呢,要不给我看看打发时间,我想看看着江南学子都写些什么呢”?

四爷不在乎的说道,“那你就看吧,那投文的还是继续收吧”。

就当给她看话本子打发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