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宴会进行到后半程,议论渐消,一切还算顺利。

可是李恬敏感的察觉到了,总有两道若有似无的视线萦绕在她的身边。让人有些芒刺在背,极不舒服。

顺着视线却又找不到具体目标,她还是悄悄暗示玉璧注意下是谁在看窥视她。

等到送走宾客,玉璧才疑惑的回话,“主子,我要是没看错的话,年家那位二小姐总是偷瞄您,而且是那种很仔细的打量。另外八爷家的曹侧福晋也总是看咱们这个方向,但是好像看的是两位小主子?”

李恬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靠在榻上思考半天,“玉屏,你和玉梅玉兰联系下,让她们在外头留意下年家的动静。另外八爷那边,算了,老八府上咱们不要伸手了。”

玉屏和王德福还是管着她在府上的消息渠道,外头则是多了嫁出去的玉梅玉兰两人。

玉屏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主子,年家不对劲吗?今儿年家那姑娘泼您一身水,您是怀疑她故意的?”

她只是预先准备,不可能说太具体,“反正先看看吧,不太寻常的消息都注意点儿。”

年家二姑娘一个小辈,出门随姑嫂做客,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往主人身边凑还端着茶杯就已经很奇怪了。

另外,福晋可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她居然主动带着年家姑嫂在宗室圈子里交际,有些太反常。

这年家在来宾中,身份根本不够看的。而且还是自家王爷旗下门人,哪里就需要女主子在这这种场合亲自招待门人家眷了,福晋那么好心自降身价提携外人?

想不清楚,先查查有没有猫腻再说。

玉兰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丫头,主子要她们注意年家的动静,她们几姐妹差不多把外头全部人手都用来盯着年家了,恨不得把人家祖宗八辈子关系都查清楚。

直到年后二月份,玉梅和玉兰才把详细的年家关系查明白送了进来。

年家几代为官,老爷子是前湖广总督年遐龄,退休好多年了。

下一代中领军人物老大年希尧,博文多才,还颇通医理,又是广陵琴派传人,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如今任直隶(河北)广平府知府。

另外有三个兄弟也都在各地当着不大不小的中层官员。

年家幺儿年羹尧,是这一代中的另一个俊才。

年少中进士,一路从翰林院底层被康熙看中破格提拔。年纪轻轻已经是二品大员,做到了四川巡抚,他也是年家仕途最为顺遂的高官。

且年羹尧的两任妻子,都是身份显赫之辈。

年羹尧第一任妻子是纳兰明珠的孙女,纳兰性德的女儿。因此早些年在翰林院任职时,和已废直郡王、以及八爷党关系密切。

年羹尧原配病故的时机挺好,正好提前跟直郡王切割开,没受到影响。

接着娶了第二任继室,身份更加高贵。是辅国公爱新觉罗.苏燕的闺女,英亲王阿济格玄孙女觉罗乡君。所以年家正式摇身一变和宗室连上了姻亲。

年家大姑娘嫁的是某地知县,年家倒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家闺秀居然嫁了小家儿子。

待字闺中的年家二姑娘,是年家老爷子身居高位时的老来幼女,自小受尽父母哥姐宠爱,今年即将参选!!!

这一大家子,父兄得力人人做官,就连姻亲都没有拖后腿的人,难怪后面遇到四爷后就青云直上。

可是福晋娘家跟年家什么关系,年家这么笃定能进四爷府上?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又想不出头绪。

此时的年家宅邸,老大人年遐龄看着自己娇滴滴的小女儿,头疼不解得问自家闺女,“你不过是去了一趟雍亲王府上,见过一次王爷罢了,怎么就非要嫁给他做侧福晋?”

“爹爹,您一定要帮我。雍亲王身份贵重,前途不可限量,女儿嫁给他才能给家族更大助力啊!”年氏不知道此时的局势,四爷虽然身份最高,可是在朝中重臣看来并不是最优人选。

年遐龄人老成精,四爷府上并不是他们家首选。毕竟四爷世子已定,要是女儿嫁去他家的话,想要享受最大红利可是难上加难。

“闺女啊,你在咱们自家府上可是金尊玉贵养大,去四爷府上嫡福晋、侧福晋都比你位置稳固,而且另一位侧福晋可是生育十个孩子的,你去可是要低人一头。”

年氏眼里除了四爷,旁人都不放在眼里。“爹爹,您就答应我吧,我就看上四王爷了。况且我还年轻啊,嫡福晋跟侧福晋都多大年纪了。以后四爷府上肯定就是我的天下了,您别小看您闺女。”

年遐龄对这个老来女本就宠爱非常,其他孩子都在外地做官,只有这个闺女一直承欢膝下自然宠的厉害。“你一个闺阁女子,说这样的话也不害臊,都是你娘把你惯坏了。”

年氏信誓旦旦说服着亲爹,“要是不嫁给四爷,那我谁也不嫁好了。”

年遐龄人老成精,他们家虽然被划在了四爷旗下,本来可以中立的。可要是嫁了闺女,就要真的站队四爷了。

很快就到了三月份,皇上的六十岁万寿节。

皇室中人很多都被皇上安排了差事,亲身体验敬老尊贤这个祖训的意义。

皇室子弟凡是十岁以上男子,皆必须去宴会上执壶敬酒,服侍各地老者。

让满汉老人都体验一回皇子皇孙的尊贵服务,也是展现满蒙汉各名族融洽的最好手段。

光是雍亲王府上,四爷就带着五个儿子,弘昐、弘昀、弘时和弘晔跟弘昊五兄弟,齐齐当了三天服务员。

这场万寿节宴请的老人多大几千位之多,这就是清朝首次“千叟宴”,也是影响深远的一次千叟宴。

连开三天的宴会,宴请了满汉耆老、不论官民贫贱,年纪超过65岁皆可参加。

这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千叟宴”,是历朝历代规格最高的平民参与过的国宴。

这次千叟宴也把康熙的美名广泛的通过百姓的口,传到全国各地。

这次事件算是有清一代最成功的政治作秀事件,比所谓的“上尊号”意义更加深远,也更加深入民心。

三月十九日,皇上的万寿宴会安排在京郊的畅春园。

番邦使臣以及满汉高寿大臣和普通百姓济济一堂,不分贵贱同处一室。

这样的场景,世所罕见。也是康熙亲善仁政、以孝治天下的具象化体现。

席间官员代表年纪超过65岁的不算多,恰好年遐龄官至二品,在退休的老人家中算是高寿高官的代表人物了,自然坐在康熙身旁最近的桌子。

老康在席间问候各位老臣的身体和家人后辈的情况时,年家老大人,抓住一切时机给自家谋福利。

“奴才如今万事不愁,几个儿子都在给皇上效力,有皇上看着奴才少一点都不担心。唯一就是老臣如今小女儿正准备参选,这个女儿是臣老来女,自幼承欢膝下,如今是老臣的唯一挂念了,还想厚颜请皇上给她看个好人家嫁过去。”

参选的秀女要么被选中留牌子,进宫或者被指婚给皇子皇孙或者宗室子弟。要么落选回家自行婚配。

这老家伙显然是想让皇上指婚到皇室或者宗室子弟中,身份和年纪倒也适配皇家子弟,正妻不够身份,但是做侧室也还可以。

老康寿辰和秀女参选时间刚好一前一后,这年家老爷子倒是会选时机。

康熙当即大笑说道,“天下间最好的人家自然是皇家了,到时候朕给她指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