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骚操作逼疯禽兽 > 第220章 连轧机引轰动,专家来参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0章 连轧机引轰动,专家来参观

听到指令,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要将3号轧机上的大部分旧零件全部拆除,只保留主要的机械结构和部分稳定性零件。

为了加快拆除速度,顾国栋特意又加派了一批技术人员过来协助。

同时让十几个工人合作,将那些体积庞大而且十分笨重的旧零件吊离开机器,改造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接下来就是对机器主体结构进行修整和改造。

首先要将轧机两侧的立柱加长,以适应更长的工作辊。

同时也要加固机架底座,确保机器运转时的稳定性。

当主体结构改造完成,新的零件和部件开始陆续装配。

两根全新的工作辊被吊入机器内部,并精确调整成一定的间隙。

上下料槽也要拆除重做,长度要与新辊相匹配。

变频器和传动系统是关键,要将原来的系统拆除,换上全新的变频传动系统。

再将电机和减速机连接在一起,确保能准确传递动力并控制辊速。

液压系统和热处理系统也要进行相应升级,以满足新辊的要求。

许多传感器也需要重新安装和调试。

在关键系统安装和调试完成后,就要进行机器的组装和联动测试。

要反复启动和停止,检查各个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真空度、辊间隙、传动比例等都是最理想状态。

经过一下午几乎疯狂的工作,等到差不多要下班的时候,一台全新的1700mm连轧机就真正呈现在眼前。

虽然外表上还是原来3号轧机的机架,但是内部已经完全是崭新的机械结构和系统。

机器测试开始后,新的1700mm连轧机很快就展示出其超强的加工能力。

“我的天,这个速度......太快了吧!”一名工人看着高速转动的辊子,眼睛都直了。

“每分钟能轧出多少钢板?这速度至少是老轧机的三倍!”

“不,五倍都不止!”另一名工程师拿着计数器在一边记录,“老的轧机每分钟40块,现在这台轧出了200块!”

“什么?五倍?”工人们都惊叫起来,纷纷围拢过来看记录,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杨厂长也被这个效率惊呆了,他原本只希望新机器能恢复正常生产速度,结果一下子提高了五倍,这超出了他的预期太多太多了。

“行了行了,别那么大惊小怪的。”顾国栋笑着走了过来,“这台连轧机的提速能力我早就预估到了,你们这帮人反应也太慢了吧,跟上节奏好不好!”

顾国栋本人倒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但是从他眼中隐隐透出的得意和兴奋还是让杨厂长看在眼里。

“那现在生产任务可以继续加大了吧?这样高速下我们今天的产量目标肯定轻松达成!”李副厂长兴奋地说。

“当然可以!大家回去工作吧,生产任务与产量目标都要相应提高。”顾国栋点头道。

杨厂长站在一旁,心中无数感慨涌上心头。

他原本以为这次突发事件,会成为自己扳回一城的好机会,没想到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功劳最大的人依然是顾国栋。

这家伙实在太会算计了,什么都想得太周全。和他对着干,自己屡战屡败,简直就占不到半点便宜。

杨厂长为自己的短视感到无奈和后悔。

要是当初不跟顾国栋作对,跟他打好关系,说不定现在厂里的成绩会更加辉煌,自己也不会处处受制于人,成为他的陪衬。

杨厂长无奈地叹了口气。

不过,现在机器正常运转,产量大幅提高,这也让他暂时摆脱了生产任务完不成的巨大压力,心情终于轻松了些许。

处理好连轧机的事情之后,顾国栋就直接回了办公室。

李副厂长则是赶紧把连轧机弄好的事通过电话汇报到工业部。

此时,工业部门正值要下班的点。

听到李副厂长说的消息之后,工业部的领导们都非常震惊,急忙组织人马上赶往红星轧钢厂。

这可是国内第一台用焊接方式完成连轧机的机械设备,怎么能不引起注意?

尤其是工业部负责机械制造的几位专家,更是非常激动,他们也一直在研制连轧机,想要取代普通轧机。

可惜他们手头的资源有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材料,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而现在,红星轧钢厂竟然已经成功生产了第一台连轧机,这让这些专家非常振奋。

这种机械制造技术的突破,绝对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创举。

这也使得国内机床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啊!

因为连轧机的特殊性,工业部门决定亲自带队赶赴红星轧钢厂参观,确认其工艺质量和性能优劣。

工业部门的专车一路畅行,很快就驶抵红星轧钢厂的工厂区。

车子还没停稳,几位专家就迫不及待地推门下了车,向工厂门口走去。

他们的身影刚出现在门口,就见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孔。

“文博,好久不见,我们又见面了。”

这个年近六旬,满脸皱纹,戴着厚重眼镜片,身形微胖,一看就知道身体欠佳的白发苍苍老者,走了过来对着顾国栋身旁的林文博打招呼道。

“哈哈哈,老赵,是好久没见了。

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生顾国栋,这次的连轧机就是他设计制造的。”林文博指着顾国栋笑呵呵地说。

赵教授闻言顿时露出吃惊的神色,仔细端详起顾国栋来。

这名老人正是华夏国内最顶尖的机械专家,国家重点培养的工程科学家之一。

“国栋,这是我的老同学,科学院的赵院士。负责机械工程方面的。”

随后林文博又给顾国栋介绍了一番。

“赵院士,您好!欢迎来红星参观指导工作!”

顾国栋握住老人粗糙的双手,热切地说,“请随我来。”

整个过程杨厂长都尴尬的像木偶,完全插不上嘴。

他本来想要借着这次来结实一些人物的,但好像人家压根就不就不看他一眼。

这让他心中郁闷得要死。

随后他也没跟着过去,眼中有精光闪过,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