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过几日,长柏哥也要去参加乡试了, 庄学究一门心思都铺在几个哥儿身上,盛墨兰也能乐的个清闲,上课发发呆走走神,正好那四书五经听着头都疼,以前课上最怕的就是子曰,或者是那屈原的离骚啊,还有那背死人的岳阳楼记,就这些个文言文呀,真叫人苦不堪言。

今日庄学究来了兴致,就是时事而讨论新的辩解课题,立嫡长立贤者乎?话题一出,大家都不敢多言语,长柏长枫皆面露难色。毕竟这种有党争的言语,自是不敢多加评论,庄先生不以为然,“今日我们是关上门来讨论学术,而非任何色彩,所以孩子们只管说,只当是唠家常而已。”

当即无形的三八线便将课堂划分两派,盛长柏和盛如兰自是嫡派系,盛长枫眼神如刀子般看向盛墨兰和盛明兰,这是强行要她们站贤派。齐衡小公爷也像个局外看戏人,真应该给他标配一把瓜子一壶茶,这说大了是立嫡立贤,说小就是盛府后院主次之争,庄学究可真是嫌日子太清闲了。

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立嫡不立长本身就是封建王朝的根基问题和权势巩固的基础,盛墨兰她们不辩即输,所以从一开始她就没有太多兴趣。

“ 周幽王的正室是申后,嫡长子是太子姬宜臼,而申后世申国国君的女儿。周幽王擅自废嫡立庶导致申侯大怒,申侯勾结犬戎一齐进攻西周,导致周幽王被杀,前任太子继位是为周平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以从一开始废嫡立庶就说明背向而驰的弊端是逃不过时间的见证。 ”盛长柏举例论证立庶而废嫡的后果。

“例如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而不是立贤子李世民;西汉十五帝,汉景帝,汉元帝,汉成帝皆是以嫡长子身份即位,这叫顺应天意。”盛如兰今日倒是说的头头是道,说完还看了一眼齐衡。

“古有刘秀废郭后之子刘疆而立其四子刘阳,皆因其贤而聪明,所以即使是废嫡也要立其为太子,而后成就了在位十八年的汉明帝,还有汉武帝刘彻也非汉景帝之嫡子,最后也是一代明君,千古大帝。”盛长枫说完得瑟的看了长柏一眼。

课代表就是课代表,盛长柏虎躯一震,衣袖一挥开口变道:“不管是汉明帝刘阳的生母阴丽华还是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美人,最终皆被封为后,从礼法上是走全了的,故而依旧是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子,也是符合立嫡之说的。”

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盛长枫瞬间跟霜打的茄子一般。

“如果不是因立嫡而非立贤,又怎么会出现纣王亡了殷商,惠帝愚蠢而导致八王之乱。所以若只固执于嫡庶之争,也并非是好事吧。”盛墨兰想破脑袋才想起这两个亡国之君,总不能让我提前告诉他们咱们雍正皇帝的丰功伟绩吧。

“四姐姐,你说的只是个例,又不是每个嫡出的皇帝都如他们这般愚蠢,嫡出终究是比庶出强。”盛如兰只要一提及嫡庶,都是言语自带傲气。

“五姐姐,此番我们讨论的是立嫡立贤乎,既然历史长河里有嫡出却不合适的,终究也是能说明立嫡过于偏激之论。”盛明兰开口道。

“元若怎么看?”庄学究为了镇压住场面上的言语火星子,便拉出吃瓜群众齐衡上场。

齐家小公爷似乎感受了在场所有的眼光都聚焦于自己,忙起身说道,“学生不敢妄自菲薄,只是觉着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四妹妹和六妹妹说的也很对,这泱泱历史长河里有因立嫡而非贤者而成败国之举就说明贤派也是应当被考虑的,而自古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顺应大历史发展趋势的。”

呵,两边都不得罪的言论,最后落个好人说法。盛如兰倒是一脸崇拜的表情,这妮子压根就没听齐衡说了什么,不重要。

庄学究指着他一顿摇头,笑而不语。

沉默片刻,庄学究突然严肃道:“今日我有一言,只关门论说,开了这盛府之门,我也一概不认了。吾当忠君爱国,不论形式如何狂妄恶劣,终将随时间沉沦,要紧的是认清自己的态度和把控好自己的位置,切不可随意陷入其中,与同僚做无畏的争执,做个纯臣即可。”

大家都纷纷认同,铭记于心。这姜还是老的辣,让盛家孩子争论一番,自己倒是清楚的很,谁是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臣子,你只管忠心就好。希望在场的男儿都明白这个道理,也可避免给自己卷进那水深火热之中。

课后,齐衡小公爷径直走了过来,说是来府中已久,今日想去拜见老太太,盛墨兰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睡大觉,不想被叫住。

“四妹妹和长枫若是没旁事儿,可一起前去,听闻都是爱好诗歌之人 ,方可闲聊,探讨一二。”盛墨兰一脸懵逼,这小公爷闹哪出,可真不给自己当外人,邀请他们盛家人一同去拜见自家祖母。

“正好近日学业繁忙,一直不得空去拜见祖母老人家,那就一同前往吧。”盛长枫拱手回礼,随即转头对盛墨兰说道,“你也别急着回去睡大觉了,让云栽给东西送回去给小娘报个道即可。”

这个冤种哥哥,每天不亦乐乎的诋毁她盛墨兰的淑女形象啊。

齐衡小公爷仪表堂堂,温文儒雅,彬彬有礼,也难怪祖母一直拉着他左看右看,旁边王若弗也是笑着合不拢嘴,像这样的少年郎,再配上这高贵的出生,妥妥一优质女婿的人选,处事方有度,敬老慈幼,长辈都是欢喜的很。

像盛家这种小门小户的能被小公爷看中,也是因为他如今年轻气盛,世界在他眼中都是美好如初,因为什么都拥有,所以在他眼中万事皆纯粹的美好,而他的优质条件会让姑娘们芳心意动,像极了年少时的初恋,但是就是这种心动的感觉会让大家忘却彼此身份,一旦真的彼此暗许芳心了,横在面前的却是两个家庭的代沟。所以祖母是懂的,她看看小公爷又看看仨姐妹,高兴之余又摇摇头。

盛如兰饭间一直偷偷瞄齐衡,盛明兰年纪小,只顾着吃,盛墨兰给她夹肉都快夹累死了。奈何她人矮胳膊短,偏偏爱吃的又离她最远。三个哥儿每次茶后闲聊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聊不完的话话题一个接一个,而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还是处于如今这兵马战乱年代,少年才俊都是很忧国忧民,聊到江山王朝兴衰更替不止。

“兵荒马乱带来铁和血的现实,生灵涂炭之下百姓流离失所,只为一记温饱而已,却变得尤为奢侈。 ”盛长柏痛心疾首道。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小公爷义愤填膺道,大家都痛恨战争,关上门这盛府内的清平,而门外呢?老皇帝年迈而无子嗣,有形和无形的战争都在进行着,受苦受累的都只是最底层的老百姓而已。

“我等只能考取功名,为一方父母官才能有机会为老百姓谋事。”盛长枫今日也格外懂事与清醒。

老太太很欣慰的看着这群孩子,虽年轻气盛却不失忧国忧民之心。

“那几个哥哥可得好生跟着庄先生学习了,早日考取功名为国家出力,解百姓之苦。”盛如兰说道。

“那自然是应该的。”盛长枫坚定的说。

可能是话题过于沉重,大家也就适可而止,开始转话题了。

“我方觉着今日这鸭肉格外的香甜,已经让四姐姐给我夹了快一盘子了。”盛明兰喝完最后一口汤,还要赞赏一句。

“我胳膊都要伸酸了,谁让你这番吃嘴精。”盛墨兰打趣的说道。

大家见明兰那吃嘛嘛香的样子,甚觉欢乐,刚才沉重的气氛转眼又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