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 第109章 朝廷的格局变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他们参观了瓷砖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还专门让朱老和周老讲解每个步骤。

最令李二他们震撼的依旧是冲压机那一下。

仅仅是那一下就压出了一贯钱的胚子,而且那些瓷碗也是如此。

如今白瓷稍微降价了一些,大概是原来的八成价格,即便如此,利润依旧是大得吓人。

这瓷砖因为只有一面比较光鲜亮丽,另一面和陶器差不多,所以才没卖得那么贵。

但李二和长孙无忌觉得瓷砖还是定价得便宜了,应该两贯起步,有精美花纹的要四贯往上。

富人的钱不薅白不薅。

玉太白语无了,李二他们这是掉钱眼里去了。

但想了想,因为上釉这个步骤目前还无法自动化,因此要做出一块瓷砖还是得费很多功夫,所以就勉强答应了。

走访了玉家庄后,李二等人收获不小,今年年初撒下去的钱要回本,倒也没那么难了。

长安城南处,玉太白新盖的房子正在封顶,都是砖混结构,最高的也才两层半。

因为玉太白用的都是建筑工程队的熟练工,因此起房子起得很快。

周边的百姓也能看到那些房子的轮廓。

只不过看上去挺丑的,外边裸露的砖不好看。

百姓们这些看久了也就习惯了。

李二他们也参观了一下玉太白新建的府邸。

还别说,玉太白规划得有模有样的,结合的四合院的布局风格,再用别墅的建造方法,这座宅院有好几栋房子和单独的小屋子。

花园,水池,草坪,鹅卵石等应有尽有。

李二等人无法想象,这座宅院建好后,铺设水泥路,特定地方还铺上瓷砖,房子内外都用之前看到的工艺粉饰一遍,真无法想象到时候会有多好看。

李世民也心动了,他都想重建皇宫了,但因为耗资过大,而且即便要重建,也得等玉太白的宅院建好后再看看成效。

因此这些天,李世民每天都会关注玉太白在城南的宅子建设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才开始装修。

而玉太白则在工部查阅一些资料,包括桥路、水库和堤坝等建设情况。

因为今年工部接到不少修桥,建水库和修堤坝的任务。

前些天早朝的时候世家那边的人奋力地谏言,陈述了长江黄河附近存在的隐患,痛斥工部不作为。

基本每年汛期都会有良田被淹的情况,而且有洪涝往往都有干旱,工部在水库和堤坝建设方面太拉夸,被世家的人纷纷指责。

之前段纶当场就发飙了。

“臣冤枉啊,陛下,工部都没钱,拿什么去修水库和堤坝,六部之中工部最穷,申请到的款项寥寥无几。

陛下,不是臣不想作为,而是钱不够用啊!”

段纶差点哭了,装得有模有样的。

其他部刁难工部不是一日两日了,尤其是户部。

不过李世民还是发话了,说工部放手去做,钱一定会到位,户部不准卡脖子。

今年桥梁和堤坝一定要修,而且往后年年都要修,大唐要有预防天灾的能力,水库利用起来,洪涝和干旱就不足为惧。

李二还说工部有什么困难都提出来,若其他部有刁难的,段纶可以直接跟他汇报情况。

户部和礼部的官员感觉到不太寻常,世家的人都感觉到了不寻常,没想到李二竟然这么支持工部,难道是因为玉太白在工部的原因?

但想了想,朝廷给工部加了这么多工程项目,肯定会拨款不少,到了地方世家还是有办法弄些油水的。

如今大唐新闻部非常有钱,全国各州县的报社基本都开张了,每天大概都有十万贯的进账,户部光是向新闻部要的税钱,每天预估都有一万多贯,一个月就是几十万贯。

光是这笔税收项,就抵得上去年的所有税收项了。

如今最有钱的部门当属新闻部。

户部对新闻部馋的很,基本找到机会就谏言提议把新闻部的收益直接划到户部,但依旧过不了李二那关。

唐朝的商品税不高,主要还是收税的项目太多,因此商品税并不高。

而且李世民上台后,砍了不少税收项,导致大唐的财政更加困难。

因为寻常百姓居多,收的粮税倒是不少,收的税还是粮食,而不是税钱。

所以要兴财政,最好还是靠商业税收。

但商业过于发达,又不利于朝廷管理,所以古代君王为了自己权利稳固,基本都会打压商人。

李二也很清楚商贾不能过得太舒服,有钱可以,但不能太有钱,更不能掌握一些动摇江山社稷的买卖。

如今世家就是这种情况,世家也精明,主打粮食、纸张还有铁器等交易,这些东西自然是存货越多越好,朝廷也鼓励,世家经营这些发财后再扩展经营其他项目。

但明面上都不是世家大姓的人去做,最多是让手下的人去管理经营。

因为商人低贱,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

世家是士族出身,通过入朝为官得到的权利,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让更多族人子弟入朝为官,让他们的家仆去插手经营商业。

官官相护,通过数代人的积累,才逐渐形成世家比皇家尊贵的情况。

李家虽然也是世家出身,但隋朝被推翻后,李唐的表现令世家不满意,总觉得李家给世家的回馈不够多。

而且李世民上台后,对世家的态度更是恶劣。

如今还出了纸张,印刷术还有那土豆,这都是打在世家七寸的地方。

所以世家肯定要想办法薅朝廷的羊毛,能薅多少算多少。

他们世家不好过,朝廷也别想好过。

所以才会在早朝上刁难工部,有玉太白在工部的原因,其次也因为拨给工部的钱大部分都会流转到世家手中。

世家原先安插在旧的兵部炼铁厂的人不知什么原因,被长孙无忌拔出干净了。

他们只知道水泥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其他的消息还没来得及传出来,安插的人就没灭口了。

但世家烧不出水泥,怎么烧都烧不出。

世家也明白炼铁厂是用石炭作为原料炼的铁,世家也做了简单的试验,但发现炼铁的效果没那么好,因为他们不知道还要炼焦。

所以精铁也不能低成本炼制出来,能赚的不多,加上建设成本高,就没打算投入。

不过白瓷倒是仿制出了一些,只不过效果差了很多,也就是以前的白瓷水平,跟玉家庄的比起来差了不止一筹,根本没法比。

所以世家目前似乎没有什么能打高利润生意了,只有朝廷这块生意是最赚钱的了。

这或许也是原来的历史轨迹中,纸张出来后世家衰败得那么快的原因吧。

本来世家还打算让户部拨款,然后层层扣压。

没想到这次李二竟然换了套路。

李二竟然直接让新闻部直接拨款给工部,让户部走个程序就行,拨多少款就从新闻部这个月的税钱里扣。

因为新闻部的税钱是按月交给户部的,新闻部一月叫的税钱刚刚给户部补了一口血,这笔钱朝廷还要用。

不得不说如今朝廷的格局变了。

明眼人都知道李世民这是对户部不满意了。

有了新闻部这个最肥的部门,户部如今也要看人脸色了。

以前各部要钱,各个都得看户部脸色,求着户部拨款,然后联合捞一些油水,如今朝廷的格局真的变了。

户部尚书刘政会更是瑟瑟发抖,难道李二要搞他?

最紧张的还是户部侍郎王冲海,看这样子,李二估计是想对户部动手了。

百官都觉得紧张,尤其是世家在六部的人。

户部有猫腻百官都清楚,但抓不到毛病。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知道世家那边会扣压朝廷的钱,还是层层扣压。

但他们一排人去到地方,被扣押的钱又回来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世家的关系网太复杂,要抓个现行的很难。

否则也不会有许敬宗的遭遇。

当初许敬宗指控世家的人刺杀玉太白,但他把证人带来之后,证人却一口否认,也不肯作证。

也因此许敬宗被打压,被栽赃,最后还是李二念他能力不错,才放到了工部。

李二最终颁布命令,全国各地迫切需要修桥的地方,由新闻部拨款,工部负责牵头修建,大唐建筑工程队负责具体修建。

也因此玉太白才翻阅工部的各种资料,看看大唐的桥梁和堤坝工程是怎么进行的。

最关键的是渭河就需要建几座桥,很多沙石材料已经运完建桥的地点了。

要敢在汛期来之前建设完毕,否则就只能等到秋后了。

早上玉太白在工部查资料,中午讲完课后,玉太白就带着几个徒弟,分别计算渭河的几座桥梁需要多少材料,要多少人力,花多少钱,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许敬宗也跟着学,他毕竟在工部,而且修渭河桥这事还要上新闻。

许敬宗看到李治和秦怀道他们计算的这些题目后,就知道这几个孩子已经超出了他能理解的少年该有的算学能力范围。

即便是许敬宗都比不了这些孩子。

什么几何函数,立体图,方程式等等,许敬宗请教了好多次,还被李治翻白眼说他笨,让他得多回去学学。

搞得许敬宗差点怀疑人生。

许敬宗倒也想得开,还把这事写成密报呈给李世民看。

他虽然无法跟上李治他们的算学进度,但知道李治和秦怀道那几个孩子能解决的东西不少,若是与建筑工程队一同修桥,将来肯定是国家栋梁。

对今后修桥铺路,甚至是河坝建设,粮食统筹计算,兵马钱粮等都能帮得上忙。

最关键的是,李治他们甚至还能教其他孩子这些知识,若是这所学院能办大了,大唐涌现出无数这样的精英,大唐何愁不兴。

所以许敬宗把自己的见解写成密报呈给李二。

因为许敬宗经常跟在玉太白身边,文采有不错,因此汇报的事基本都交给许敬宗。

主要还是许小河文采不够,而且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不那么重要,他无法站在更高的角度看。

所以汇报的事基本都交给许敬宗,同时也让许敬宗教许小河一些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