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 第114章 河北干旱预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虽然淅淅沥沥下了些春雨,但还没到汛期,因此渭河水依旧没有上涨。

还得等差不多两个月才到汛期。

因此长安附近的几座桥建造压力非常大。

要在古人有一套建设石桥的工艺,通过很多水性好手在河里铺一层基石,然后再陆续将基石铺成桥墩。

这是最古老的建桥方式。

如今水位最低,是建桥的最佳时间段。

这些水性好得离谱的人铺好了桥墩后,桥墩里还塞了很多支撑钢板用的支架。

然后先铺设简单的桥面,运输物资。

再通过用运来的钢板固定在支架上,将桥墩由下到上逐渐围起来。

桥墩的前方和后方还专门设计了三角柱面,用尖的一面对着水流的方向来减轻水的压力,避免桥墩和支架被冲垮。

然后再将钢板围起来的区域里的水排空,为此还专门做了抽水机。

不过没有合适的材料做管道,只能用钢管,需要好几个大汉配合。

然后再将排空的部分用钢筋打入地面,紧紧固定,再横竖捆上大量钢筋,最后灌入水泥。

之后再逐渐取出内部仅由石头堆砌的石头分环取出来,由内到外一圈一圈地换成钢筋水泥。

这是和工部的所有铸桥工匠一同商议的结果。

当桥墩立起来之后,要建设桥面就轻松很多了。

建桥的方法基本都采用多门拱形桥。

最难的还是做桥墩。

不过有了周密的计划,加上玉太白带领李治他们计算水流物理力学,计算钢板需要多厚,支架需要多强,中途倒也没出什幺蛾子。

虽然水会一直不停地渗入,但把水泥搅拌得干一些,投下去后下边的水也会自动上浮,水泥反而会下沉,再把多余的水不断抽出来就行了。

为了建造这些桥,玉太白可是伤了不少脑筋,他毕竟是头一次干这种事。

李治,秦怀道,尉迟宝琪,程处弼和李德奖以及玉家庄的几个小天才们,也经常跟着施工队学习一些建筑知识。

学了不少数学以及一些简单建模知识后,秦怀道他们反倒对当官没什么感觉了,有什么能比折腾大唐从来都没出现过的建筑更有成就感呢?

玉太白给他们提过火车的概念,结合那蒸汽机车,火车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最关键的是玉太白在玉家庄让墨家的工匠造了个小的火车玩具,还能动,目前就放在玉家庄里。

李治他们可是玩了好久。

因此这些小天才都对这些建造大玩意的事非常感兴趣。

男孩子永远都觉得车是最酷的玩具。

也因为有这些孩子的加入,一些玉太白没考虑到的细节,他们都注意到了,毕竟人多力量大。

下发的资金都是新闻部直接拨的款,到了建筑工程队这里后,玉太白的徒弟们还会核算一遍。

李治他们有好几次算出了账目不对,一番追问之下,才发现途中工部有几个人扣了一批,钱还在,只是没用。

工部侍郎王铁成发现玉太白他们不好对付,想要暗中扣留一些钱,没想到都被李治他们算得一清二楚。

好在他还没来得及挪用那笔钱,否则他估计就要锒铛入狱了。

最关键的还是李治这些个毛头小子还挂职建筑工程队,还是最顶级的一批二代,李二和那几个杀胚他们也得罪不起,因此长安附近的建桥工程还真动不了。

如今渭河桥附近的百姓闲来无事时,基本都回到新建的几座渭河桥的施工地去参观。

毕竟这种建造方式百姓都没见过。

就连李二都来参观过好几次,也不得不叹服玉太白的巧妙设计。

尤其是那三角形柱子尖角抵着水流,水流人自然地流向两旁,这令桥墩的阻力小了很多。

工部的段纶都不由得赞叹,巧妙的设计加上钢板排水,灌入水泥,不摸索几年甚至十几年他们都不一定想得出来。

有了这种建造方式,以后只要不是在非常深的、河底沙流量非常恐怖的水域,基本都能建设大桥。

如果不是选址选得好,这几座桥还不一定能立得起桥墩。

有了建桥的贡献,也没人敢在早朝上抨击玉太白在工部不办事,毕竟他是真的在建桥。

有了玉太白好的开头,工部的不少人也开始到长安附近的州县开展建桥计划。

不过其他州县估计只能在窄河地段建设了,毕竟运力有限,钢筋水泥供应不上也不行。

好在有桥能走,商队和军队以及朝廷官方就能轻松运输了,绕一点路倒也无所谓。

总比花钱坐小船渡河强。

不过有一件事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因为各州都有自己的日报了,河北一代的地区几个州,至今还没下一场春雨,不少百姓都还没耕种。

为此朝廷还拍了钦天监的人去了地方观察天气。

袁天罡就被派去出差了。

三月中旬时,袁天罡回来了。

回来的时候直接找李世民近言道:“陛下,河北一代恐有干旱,朝廷要做好准备。”

河北一代至今滴雨未落,百姓也有些恐慌,这估计是要闹旱灾了。

李二也是愁眉苦脸,他曾想到过玉太白那抽水机。

但是河北那么大一块地方,这几台抽水机不顶用啊。

如果有数千台抽水机还差不多,但即便造出来,真要下发或者借出去,也大概率会泄露蒸汽机的核心机密。

早朝的时候,河北可能会闹干旱的件事就被捅了出来,百官议论纷纷,都在商讨怎么为河北一代的百姓解难。

王冲海道:“启禀陛下,依微臣之见,朝廷应该购买一些粮食备用,若河北大旱,秋后就只能拨粮食接济百姓了。”

卢尚书道:“臣附议。”

世家那边的官员纷纷附议。

这是个好机会,世家可以接着这波机会给粮食涨价,顺便清掉一些库存,否则到了明年那些粮食真的就卖不掉了。

李二没有答应,道:“购买粮食之事再议,之前人口贩卖之事牵扯不少贪墨朝廷粮食的官员,也收回了少不少粮食。

更何况过年期间朝廷也买了一些粮食,河北若受灾不重,应该够用。

为今之计当考虑如何应对旱灾,如何减少百姓种粮损失,解决水源问题。”

崔侍郎道:“启禀陛下,臣闻言玉国公造出了一种叫抽水机的机器,不如将这种机器的建造方法公布出来,让百姓自行打造。”

程咬金一听,脸色不善地道:“你在放屁呢,那个铁疙瘩有几百斤重,一斤精铁就要两百文,百姓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崔侍郎脾气很好,没有怼程咬金。

反倒是王冲海发声道:“臣听闻兵部产铁量高,臣提议不如就造个几千台出来借给百姓急用,灾情好转后再收回来。”

郑中郎道:“这是个好主意,臣附议。”

世家这边的言官纷纷附议。

长孙无忌他们脸色有些不太好,世家找的这理由很不错,要是没有好的借口搪塞回去,估计兵部真得照办了。

房玄龄道:“抽水机涉及国家机密,不可轻易租借。”

他们哪里还不清楚,如果借出去后少了几台,估计就就会被世家仿制出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冲海道:“启禀陛下,抽水机再怎么机密也比不过百姓的性命重要,毕竟陛下最近总提到‘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臣以为抽水机应该借出去。”

杜如晦道:“启禀陛下,此事不妥,蒸汽机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若泄露,被敌国窃取,我大唐将会迎来无数劲敌。”

双方有吵了起来,一直哔哔不停。

李世民看了一眼玉太白,见他在低头沉思,就没打算问他话了。

百官也见玉太白没吭声,于是世家的人吵得更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