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场顺溜哥 > 第21章 买方思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期一上午,李双雷赶去上毛村。

上周已经约好,今天村两委成员要集中。

两委班子成员的内讧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考虑发展问题。

李双雷来到村公所的时候,支书徐兆初和村长韦波已经到了,两人坐在一起,吞云吐雾地抽着烟,有说有笑。

甚好,李双雷心里有底了。

其他两委成员也陆续赶到。

李双雷掏出一包“红塔山”,每人撒了一支,然后开会。

“我考察过了,我们上毛村的土地基本都是沙土地,比较贫瘠,也缺水。这样的土地,很多作物都难以生长,自然难有好的收成。”

说到这里,李双雷停了一下。

“那怎么办呢, 双雷,莫非我们只有挨饿的份?”有人问了一句。

“是啊双雷,你不是说要带领我们发展致富吗?要怎么干?你说说呗。”

他们有了这个想法,那就好办。

于是李双雷说出了他的计划。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天冬这种药物?天冬的药用价值很大,需求量也很大,不过它有个特点,不喜欢生长在适合水稻、蔬菜、瓜果容易生长的地方,而是喜欢沙土地,而且不喜欢太多水的地方。大家想一想,我们上毛村有符合这种条件的土地吗?”

村支书徐兆初一听就笑了出来:“要别的条件我们不好找,但你说要找沙土地,要找缺水的地方,咱上毛村不到处都是吗!”

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可不是嘛。哈哈。”

李双雷这才接着说:“支书说的对,我们上毛村到处都是这种土地。所以我提议,在我们村大量种植天冬!”

村长韦波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你说的这个天冬,我们从来没见过,更加没种过。不懂怎么弄啊。而且它的收益怎么样,划不划算,这得考虑。”

徐兆初听了点点头:“是的,这些都很重要,村长考虑的比较周到。”

大家便把目光聚焦到李双雷脸上,等待答案。

这些问题,李双雷早有准备。

“天冬可以说是一种比较贱生的植物,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只要你种过蔬菜,种过红薯,种过任何一种作物,那么,你种天冬就是小菜一碟。草都不用除,保持半野生状态就可以。一年只需施两三次肥。”

这是关于种植方面的问题,的确简单。关于收益方面,李双雷说:“种植天冬的收益,至少是同面积水稻的三倍以上。”

这不是李双雷空口白牙。

他清楚地记得,上一世上毛村就有人种植天冬,大获成功,成为全县致富典型。

现在,李双雷只不过是让他们提前三十多年种植而已。

村长韦波率先表态。

“既然这样,我家那几亩地准备全部种上,反正种别的作物也没有收成。”

村支书徐兆初更是不甘落后:“我跟村长的想法一样,我家的地也全部都种。同时我建议,两委干部都要种上,至于种多少,由个人决定。”

两个头都先后表了态,其他两位干部,也都纷纷表态,至少将自家的一部分地种上天冬。

有了两委干部的带头,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天便召开组长会议,二十七名组长基本到齐。

李双雷做了动员讲话,要求各位组长,在农户中进行广泛宣传,有兴趣种植的,就到村公所报名,统一采购种子。

天冬可春种也可秋种,现在正是准备秋种的好时机。

听了李双雷的动员讲话后,有十多名组长表示愿意试种。

另有几个,私大问了支书村长和其他两委成员,得知他们全部都种,也加入了试种行列。

村支书徐兆初发话:“还没想好的可以再考虑考虑,但是你们是组长,不管自己种不种,回去以后,都要再跟其他农户摆一摆,有愿意种的,各组就收集好报到村公所。”

同时,村里还写好相应的“种植消息”,由各组长带回去张贴宣传。

由于一直以来,种植其它作物都基本种到一个寂寞,种到一片绝望,因而超过半数的农户都或多或少报名试种。

“再不行,就当是打牌又输了算逑!”

一个星期后,各组的报名情况全都收了上来,一合计,数字相当可观。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这么多种苗,三辆卡车都拉不完,说了由村里统一采购,可村里哪有这个能力,怎么运回来?

别说卡车,就是手扶拖拉机村里也没几辆。种苗要到两百公里外的高玉市才有,全村的拖拉机全部出动,也根本无法胜任。

主要问题,是原先根本没料到会有这么多。

当然了,现在嫌多更不行。

这些年人们还不习惯送货上门,特别是苗木这一行业,量大的客户一般都是政府单位,这些单位都会派车去拉,已经成了惯例。

李双雷提出,和支书村长跑一趟高玉市,想想办法。

也只能这样了。

他们到了高玉市种苗市场,发现今年的种苗特别多,原因是去年非常畅销,今年很多苗圃加大了育苗的数量,更多新苗圃也同时涌现,导致种苗滞销。

李双雷以为,既然滞销,那么他们应该乐意送货上门。

一问也不行。

因为他们都是小苗圃,一个苗圃一卡车的量都不到,大苗圃种苗当然够,但他们的种苗不愁销路,也不愿意送货上门。

滞销的都是小苗圃。

李双雷想了想。

“这样吧,干脆我们自己收购!”

村支书徐兆初不明白:“怎么收法?”

“看我的。”

李双雷找了一块纸皮,买来毛笔和墨汁, 挥笔写下几行字。

支书和村长看了看,有点兴奋,也有点疑惑:“这样行不行啊?”

别人卖一毛二、一毛一,最少卖一毛,李双雷直接写上八分一株天冬种苗,还限量收购。

那些卖种苗的人,看到这个牌子,有的嗤之以鼻,有的在议论,也有的在沉默,思索。

没多久,有人过来询问。

“八分也太低价了吧,一毛行不行?”

“不能最高了,一毛的话那边就有人卖,我何必多此一举?而且我们也不是大量收购,而是够了就马上停止。”李双雷说。

谁都知道,今年天冬种苗滞销,是买方市场。

买方市场就得有买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