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 第296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电竞行业对一类平时比赛表现平平,但在大赛上却总能拿出优异表现的选手有个特定的称呼。

——大赛型选手。

这种称呼也寓意着这类选手通常拥有一颗大心脏,越是重要的场合,发挥越是亮眼。

许安也是归属于这一类,如果只是一些随随便便的评委,他是会认真,但也不会真就把所有底全都露了。

因为,不值得。

他要的只是到时候国赛的名额,以及省政府的政策优惠,而不是一股脑地把属于自己项目的所有核心都往外抛。

而现在,他可以适当地脱掉衣服,秀一秀手臂的肱二头肌了。

见许安忽然就像是打了点鸡血,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变了些,程安平也有些意外。

主办方把他们四位评委请过来可是做足了保密工作,但他们四位也不是真地位高到在学生群体中没什么知名度的人物。

参加这次省赛的选手们在本校里就都有参加过本校的相应的主题讲座,除了官方那位,他们三都是讲座中的三个典例,这处新媒体中心场馆的走廊中还印着他们这些从本省走出的高级“人才”。

不说这些,这些参加复赛的选手来往场馆两天,怎么也都是能够认得出他们了。

因而刚刚的那些个选手,大多数都会不自知地带上点紧张局促,那种相较沉稳的也有,可也没许安这样不紧张反而更高兴的模样。

“初赛的比赛录像我们也都看过,看的出来许安同学对你自己的项目是很有自信的,”程安平手里握着一只中性笔。

他们这四个评委,也不是随随便便在这当吉祥物的,参加复赛二轮选手的初赛视频他们也都是一一看过的,又或者当天本就是在台下的,复赛二轮,他们一样也是有在隔壁全程参与观望的。

至于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数据而已,他们会拿来参考评判一个选手的能力,但不会过多在意,现实永远不是模拟所能替代的。

程安平没什么架子地说:“而且看你在复赛第一轮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请问许安同学你对自己的项目有着什么期望或者规划呢?”

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许安依旧是认认真真地用他之前的那句话回答:

“让所有人,随时随地,记录,分享美好生活。”

“所有人?”

程安平注意到了许安刻意加重了些语气的三个字,“你的意思是产品将来面对的用户群体,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年龄段吗?”

许安摇摇头,“不是将来,而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定位的。”

这样一句带着点少年意气的言语,让程安平也是沉默了一二秒,本身也是草根逆袭典范的他自然清楚市面上所有的类似互联网产品没有一个能做到涵括所有的年龄段的用户。

游戏类的,直播类等等的,都是圈定青少年到青壮年群体用户。

也有许多专注圈定女性用户的各类产品。

而作为算是用户数最广,包含年龄段最多的两个产品,无论是贴b还是微b,也做不到全包全揽。

因为文字或者图画的表达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也没办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比如还处于认识世界阶段的三四岁幼儿,就只能接受声音与画面所带来的信息,文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难以琢磨的。

在他看来,这句话想要实现的难度,实在是有些大了。

可在这个时候,那位财大校长顾弘益却是对着许安说了一句话:“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许安点点头,并不奇怪对方能直接联系到这方面,“千人千面,如果能做到推送内容尽可能地满足用户喜好,那就能做到满足所有年龄段的用户需求。”

听到这,程安平也是瞬间明悟,许安这其实不是要把产品做到吸引所有年龄段的用户,而是直接是让他们通过产品得到自己喜好的推送内容。

就像是一家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餐馆的主厨,他不需要在意你是多大年纪,不需要在意你是男是女,也不需要在意你是胖是瘦。

他只要给每位顾客制作各自喜欢,觉得满意的菜肴,那就足够了。

只是其中难度,程安平依然是觉得有些夸张。

光是需要投入的研发成本,他光是想想就是头大。

项目是个好项目,但却是一只吞金兽。

可在他思索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位顾校长又开口了,“你和你的研发团队是已经搭建好了产品的框架?完成度有多高?”

许安一听,也是知道这位校长也是阳城高校圈子里的,知道他的一些事也不奇怪。

“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许安适当地藏了下拙,这个进度已经足够他秀肌肉了。

刚刚还是老成持重的顾校长听见这个进度,也是忍不住砸吧嘴:“你这娃子,怎么当初不报我财大的?”

言外之意,是真真正正肯定了许安的这份成绩单,说话都带上了点阳城那边的方言。

至于不太了解许安的程安平听得则是有些懵,他名下企业是在本省,但离阳城这边的圈子隔着也挺远,公务繁忙的他也没时间去了解什么。

可他也不是什么傻子,随之也是猜到这个学生一定不简单。

一边一直没开口的书记更是直接给了他答案,“顾老您这不如直接给许安同学一个研究生保送名额好了,商大出身,财大深造,都是自己人嘛~”

“也不是不能考虑。”顾老校长也是乐呵地应了句,随之把话头递给这位徐书记。

“许安同学你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份项目的潜力我们也是有目共睹,光是许安同学你的那间公司今年几个月上缴的税费,税务局局长都说想要给你们送张锦旗了,还说什么时候政策改了,也该让你们这样的良心本地企业有更多的机会。”

徐飞鸿说话没什么官腔,很是随和,“要是未来我们省能再出一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企业家,那就是真的再好不过了。”

若是一般学生来,只会当这真是这位书记为自己高兴,顺便憧憬未来的一句话。

可早早习惯和这种职场官场领导相处的许安,却是知道这书记是在探寻他的想法呢。

前面刻意点了许安公司这几个月的缴税,还说什么送锦旗,给机会。

许安都不用脑子去想,都知道这是句场面话,目的是为了提点他呢。

“我们政.府啊,是真的很感谢你在税务这块的贡献,也是想着给你其他优待机会……但是呢……”

但是就到了后头的那句里的“我们省”。

所有的前提,都是要建立在这三个字上面的。

如果许安听得懂,那就是皆大欢喜,如果他听不懂后头让他们少了这样的一块门面,事情会怎么样也不好说了,至少什么好机会是没有了。

许安并不排斥这种带着官僚主义的交锋。

他等的,就是他这句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