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厂公威武 > 第393章 平常人改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小狗,十一岁了,也是学堂先生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胡静林。只不过,大家同学同乡同村都记得清楚,还是小狗叫得痛快。

穿上新鞋,换上学堂给发的粗布衣服,教书先生给了他一块干面饼,有四个大钱,这可是学堂两个月,才发下来的。今天中午,正好又是炖肉的日子。

这学堂炖肉,每个孩子都有份,公平合理。这以前,也是被各地采风使过来查看之后,还有御史大人发了话,这才改了规矩。学堂给饭,给肉,都要力求公平一些。

若有的孩童,胳膊粗力气大,脾气暴躁,那都少不了挨抽鞭子。这孩童抽鞭子,可不是说着玩。一旦处刑五次,记录在案,斩首,绝不留情。帝国铁律,勿以恶小而为之。

胡小狗吃得很饱,换上新衣服新鞋,揣着干面饼和四个大钱,他一路飞奔,直奔村里。十几里山路,小孩子跑得快,还没等夕阳下山,他就回到家中。

他把四个大钱,给了四个弟弟妹妹,各一个,让他们每个小心收好。爷爷刚刚领回来五斤粗粮,刚好离中秋不远,官府县衙多给了五斤粗粮不说,还给了一斤干肉。这干肉,加上五斤粗粮,大锅煮粥,多点盐巴,加点野菜,一家五六个孩子,能吃半个月。

胡小狗的父亲,胡大狗刚刚从地里回来。觉得儿子长得高了壮实,有些胖,他很高兴。这年头,也就是厂公活菩萨,不然,别说学堂每天管一顿,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给先生的学费,胡大狗活了三十多年,也不曾经见过一次。

和儿子说了一会儿学堂的新鲜事,没想到学堂的先生老师,竟然打听之后来到胡小狗的家。胡大狗的父母,老婆,儿子,还有四个小儿子和女儿,就像迎接王爷一样,把先生老师请到家里。

没有茶水,只有白水。贫苦人家,哪里会有什么茶叶?朴实乡民,都尊重知书达理的文人,对于学堂老师,格外敬重。

先生直说来意,说胡小狗,聪明一些,用功读书。这几次考教,都是让几位先生满意。上报过学堂之后,几位先生一致同意。

可以在学堂,额外读书两年。等待十六岁,就可以前去州府的学堂,官府给路费不说。从下个月起,努力读书的胡小狗,一个月就要多领一个大钱作为零花。

这次,学堂给的奖励,胡小狗拿到五个大钱,是先生亲自送过来的。胡大狗两夫妻,都愣住了。五个大钱也不算多,可是自家孩子有了出息啊。

做父母的,哪个不喜欢孩子有出息。按照先生的说法,州府学堂努力两年,等到了十八岁,可以去崇文学堂在州府。那时候,两三年读书过去,起码可以做个衙门的小吏,差役。胡大狗两夫妻和父母都是喜出望外。

普通百姓,没想过自家孩子能去科举考个举人进士,那都是白日做梦。孩子十八岁成人,能在县衙做个小吏,那已经是出人头地。

这在十里八村,以后保媒的媒婆估计都得踏破门槛。这可真是出息,这孩子有出息。

“这都是,厂公他老人家的德政。当初若不是厂公,鄙人也不过是个落魄秀才,给人测字,写对联,写状子糊口。小狗若是以前,给富户放牛放羊,一辈子注定。都是厂公,有教无类,圣人德行。”学堂的先生,对厂公也是满怀感激。

他每个月固定的二两银子,不算多,可是糊口足矣。他肩不能提,一个文弱书生,能养家糊口足矣。更何况,帝国每年新年,端午,中秋,除夕,不论哪个学堂塾师,先生,都有五两银子作为贺礼。

雷打不动,从不会拖延。说起厂公,他不过一个太监,那无数文人骂他,可最终,依托糊口的那些文人,都是靠着厂公。

学堂先生有感而发,从胡小狗家里回去,他也是感慨颇多,这些年,若不是厂公一力兴办学堂,这些落魄秀才,文弱书生,毕生中举无望,最终还不得靠着厂公他老人家活口?

如今,还有一些孩童,也算有机会改命。恰好学堂先生走过村里,偶遇本地的医官回家,两人攀谈几句。这都是熟人,也都是依靠官府,这本地医官,才有官府每月发下俸禄银子,可以给附近百姓免费就诊。

学堂先生忽然想起,明日可以带老母亲前往诊病。这本地医官,都不过是庸医,普普通通学徒罢了。那也不错,不花一个大钱,你想请医官上门?哪有那么容易。

也就厂公,如今帝国数百个县城,数千个村镇,都要慢慢普及医官。这可是对无数百姓的好事,这些好事,哪个不是靠了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