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到国库里挑奖赏,这事传到朝堂上,那群老顽固应当也会有意见吧。

丁行瞥了眼站在机器旁的孙立,心中有些倒是有些期待这位少年该如何对待君主给予的荣誉。

只见孙立微微躬身,笑答道:“陛下的赏赐……”

“不必再说!朕自有打算,”

还没等孙立客气客气,嬴政便直接打断他的话。

作为君主,嬴政说一不二,他说出的话,不容质疑。

“陛下,为何……”

听到嬴政要孙立直接进国库挑选奖赏,陈凡心中也有些不解。

国库哎!可不是一般放宝物的库房。

大秦的国库,除了堆放谷物粮草和堆放着无数金银财宝。

这些宝贝,随便拿一样后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但是,如今性质可不一样。

现在来说,是嬴政允许孙立自己去挑,这和嬴政直接奖赏给他可不一样。

国库,别说孙立了,就连天天到咸阳宫里上朝的大臣里头,都没几个是真真正正见过国库的。在很多大臣眼里,国库就是个天天在说,却从未见过的空物。

现在……

孙立这小子,真是好造化!

嬴政沉默地站在那,不知在想些什么。

让孙立进国库选奖赏,确实是他刚刚突然想到的。

进国库选奖赏,放在任何一位臣子身上,都是他的殊荣。

而这份殊荣落到孙立身上,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能力,嬴政更看重的是技术发展未来的潜力。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只有足够的奖赏,才能征召更多的人才。

孙立,只是一个起点。

嬴政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只有给孙立这个起点足够的殊荣,才能吸引更多人进入技术领域,投身机器建造发明。

奖赏在一线工作的人,激励他们为大秦效力。

所以,这次孙立去国库挑选奖赏这事,一定要大肆宣传,最好宣传得连城门外的那条黄狗都知道。

“好了,等会朕派人带你去选。”

嬴政看向孙立,挥了挥手,开口道。

见嬴政这样说了,孙立赶紧谢恩。

没想到,在他有生之年,他还能进国库走一遭。

一直到嬴政走后,孙立的脑子还是晕乎乎的。

“好了,别傻乐着了,”看着孙立迷茫的眼神,丁行忍不住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赶紧进去把那个内燃机搞好,不要辜负陛下的信任。”

…………

咸阳宫。

“陛下,这一趟走得值不?”

陈凡轻笑一声,分别给两人倒了杯茶。

“值!太值了!”嬴政也不跟他客气,直接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先生,政还是头一次看到烧煤就能动的东西。”

今天的研发部之旅,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陛下,这才到哪一步,区区一个蒸汽机,还早着呢。”

“火车,蒸汽机,内燃机……这些只是第一步。等发电机造出来了,那才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陈凡直视嬴政的双眼,透过那双漆黑的双眸,恍惚间,他好像看到,千年后的那个世界: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先生?先生?”

见陈凡一直盯着他的脸,嬴政不由开口提醒道。

“哦。”

听到嬴政的声音,陈凡瞬间反应过来,他尴尬地笑了笑,随即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掩饰他尴尬的心情。

“陛下,如今第一批学子享受免费教育的学子也毕业了几年了,是时候让他们回来为大秦服务了。”

几年前,陈凡从第一批完成义务教育的“理科生”中挑选了几百位优秀毕业生,安排他们进入了“技术发明部”,继续学习更高一阶的知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如今,也该让他们好好为大秦服务了。

随即,陈凡掏出一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陛下,以后大秦发展得怎么样,就看那群人了。”

…………

半年后。

汉中郡铁矿。

铁矿下,机器的轰鸣声笼罩着整个矿区。

铁矿下,无数矿工在卖力劳作。

“哎呦哎!哎哟哎!”

“大伙加把油!”

“得嘞!”

“加把油!过了今日,明天就放假咯!”

铁矿内,矿工管事一直在卖力吆喝着。

在这个铁矿里工作的矿工,都是各个郡县的穷苦百姓。

没田没地,或者说那点田地根本养不活一家老小。走投无路之下,听到朝堂在招收劳工,包吃包住,而且还有一笔工钱。最重要的是,它还稳定。

还有当上朝廷的劳工,也不怕他跟民间掌柜和乡间地主一样,拖欠工钱,坐地起价。在这重重福利下,居然吸引了好几万的百姓报名。

经过朝廷的重重筛选,最终任用了三千名矿工,五千名修铁轨的技术工,还有两千名运原料的劳工。

“好了,大伙歇会,开饭了。”

劳动的时光过得总是挺快的。

一眨眼,又到了开饭的时间。

听到管事的话,众人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蜂拥到打饭的地方。

坐在石凳上,周川正和刚刚认识的李叔唠嗑。

“叔,你哪里人啊?”周川扒拉了两口馒头,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我会稽郡的。”

“南海郡?那离这还挺远的。叔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来这干活啊?”

“没办法,世道艰难啊。”李叔无奈地摇了摇头,言语里有些感慨。

随即,李叔的故事缓缓道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他又何尝不想待在家中,跟妻儿共享天伦之乐。

奈何他命真是太苦了。

年轻时,祖辈传下十几亩地,用心劳作,家中光景还算过得去。

可惜……可惜他后来遇人不淑,被贼人所害,害他吃了官司又赔了钱财。

没了土地,他只能去做点零工,勉强能带着妻儿度日。

后来,儿子去外地做买卖,至今未回,生死不明。

天灾人祸。人祸过了,天灾又来了。

南海郡多水灾。

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水就让他给遇上了。这一冲,就冲垮了他的家。

就算儿子回来了,也不一定能找到他们了。

虽说,他这把老骨头也经不起折腾了。但是,为了家中卧病在床的妻子,他也只能背井离乡,来到这汉中郡当劳工。

铁矿劳工,虽然是幸苦了些,但幸好能包吃包住,还有补贴。

他在矿区吃穿都不用花钱,省下补贴给妻子买药。

熬一熬,苦日子总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