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陈乐起床很早,也就五点半左右。

可能是因为钱已经放进地窖,想要看也很麻烦。

也可能是麻木了,或者琢磨着磨豆花来吃。

起来的时候,奶奶还在煮猪食,陈乐直接来到盆里泡发的黄豆面前。

首先给黄豆换水,顺带稍微洗一下,把有少量泥沙的黄豆淘干净,接着又打水冲洗石磨。

这石磨是爷爷自己做的,他本身就是这方面的匠人。

全部洗干净之后,把推拉的弯拱工具拿来,一头架在石磨的手柄孔里,把房梁上专门的绳子扯下,分成两股拴在后方两头手柄上。

手动推拉石磨是有技巧的,并不是蛮力就行。

这东西拉回来送出去,一直循环,让石磨旋转,不熟悉的人根本转不动,或者转起来很费劲。

等奶奶过来了,陈乐推石磨,奶奶添加水和黄豆,就开始磨。

添加黄豆算是有点技术含量,其中添加的水太多,等下豆浆一锅装不下。

如果添加的水太少,又会导致豆浆浓稠,甚至是黏住石磨,推起来很费劲。

而添加的黄豆多了,石磨可能还没全磨碎,就已经让黄豆掉落到周围的沟槽里边,那就浪费了。

石磨磨豆花虽然比较缓慢,但磨出来的豆花会更鲜甜,而且点出来的豆花会更多。

这不是说笑,也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事实。

原因很简单!

用机器磨出来的豆浆,因为转速太快,所以会形成一定的高温。

而高温,会让豆浆的性质出现一些变化,再到烧开点成豆花,各方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很多美食,一个细节的变化,就会导致味道大变,豆花也是一样的。

千万别觉得反正都要加热,一次性的加热和加热之后冷却又加热,那是两码子事。

等豆花磨出来,已经是八点左右,差不多磨了两个小时。

把磨出的两桶豆浆提到厨房,把专门过滤豆浆的密实白布拿出来洗干净。

然后又拿出一个专门过滤豆浆的工具,就是两根稍微弯曲的木头,做的一个十字架,大概一米多的长度。

十字架是活动的,可以收起来,就像两根靠在一起的棍子,这样好放置。

两根棍子中间,是一根穿透的钢筋,有一根钩子。

把钩子钩在厨房房梁垂落的一根铁钩上,把密实白布的四个角,拴在棍子四个角上,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布兜。

布兜下边放一个大盆,把混合着豆渣的豆浆慢慢倒入布兜里边,然后持着棍子的两根角晃荡。

渐渐的,里边的豆浆全过滤出去,就形成一团球一样的豆渣!

加点水透几次,就成了纯粹的豆渣。

这些豆渣,到时候留着喂猪。

据说豆渣放点盐,做成饼的样子,放在灶台上烤着,烤出来的可以吃。

不过陈乐没有吃过,只是听奶奶这么说过。

这么一操作下来,已经是九点左右。

这时候,把豆浆倒入洗干净的大铁锅,就开始烧开。

烧开之后,豆浆会起很多泡沫,火太大甚至会爬出锅。

一直小火加工具搅动,到几乎没有了泡沫,就可以点豆花了。

陈乐家乡一般是用硫酸镁来点,也有用卤水,甚至还有用石膏点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酸性的东西来点豆浆,豆浆里边的豆粉就会凝固。

会形成豆花还是豆腐,和点豆浆的东西有很大关系。

比如豆腐的话, 一般都是用石膏来点。

一点点的慢慢来,豆浆的水就开始清澈,有些发黄。

而豆浆则全部凝固成大大小小的一团团,看起来就像是棉花,这就是豆花称呼的由来。

然后用密实的东西来压,顺带把多余的水倒掉。

大大小小的豆花压到一起,就成了一大块。

放置一下, 用刀切开成一块块,再次烧开,细火慢熬一下。

熬得越久,豆花就越‘老’。

压得越狠,同样也会越老。

老和嫩是相对的,有些人喜欢吃轻轻一夹都可能破碎的。

有些人又喜欢,就算是夹一大块在筷子上抖动,都不会破碎的。

之后就是做酱料,这个各有爱好。

有些用油辣椒,加上葱姜蒜等。

有人用干的辣椒面,有人用生的辣椒,有人用干辣椒炒糊捣碎成的糊辣椒块。

其他佐料,则是看自己,要出味道,辣椒必不可少罢了。

这一通忙活下来,加上做饭,正好就是半天。

豆花非常下饭,吃豆花能吃到肚子胀痛,比吃肉还吃得饱。

因为吃豆花的原因,奶奶难得做了一顿纯粹的大米干饭,陈乐干了四大碗,爷爷奶奶也干了三大碗。

虽然最近生活开始变好,但身体亏空也大。

起码也要过个一两年,才会渐渐变成后世那种饭都吃不下的状态。

陈乐家三个人,一顿吃下的米,估计都有三斤多。

放到后世,一桌十个人,都不一定能吃这么多饭。

吃过午饭后,陈乐准备出去消消食,肚子都有点胀痛了。

作为医者,知道这样吃不好。

正所谓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中医并不推荐吃太饱。

不过,吃饱了是真的舒服。

不管那么多,真有问题给自己治好就行了。

何况偶尔这么一顿,出不了什么问题。

在陈乐家乡的地域,只要到了夏天,除了狂风暴雨,基本都是属于艳阳天。

春天则是白天太阳晚上夜雨,正所谓春雨绵绵,大多是这样。

秋天则是干燥,天天想让天下雨。

冬天则是阴雨绵绵,基本看不到几个晴天,地面很少有干的时候,偏偏地里又很干,那点水不能浸透土壤。

可以称得上,算是四季分明。

池塘很多,密集的地方几百米就有一口池塘,甚至好几口池塘连着,也就差那么几步路。

不知不觉,陈乐就朝着上辈子游泳的那些池塘而去。

池塘虽然多,但不是每一口都适合游泳。

有些水太深,有些水太浅,有些不够隐蔽,有些又太晒,这一点作为孩子是最清楚的。

当然,所谓的隐蔽只是相对而言。

其实从成年人的角度看,用脚后跟想,都知道如果孩子去游泳了,那多半在哪几个池塘里。

所以真要逮人的话,一逮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