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爷爷奶奶回家,全家人又一次聚集齐了。

当然,这个全家,指的是陈乐自己这一家。

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上桌,是陈乐的父母从城里带回来的。

他们之前以为家里还是原本的情况,这都回来了,再怎么节省也不会节省这次,所以就带了一些吃食回来。

吃过饭洗过澡,大家坐在一起围着电视,聊着家长里短,父母也说着各种见闻。

唯独,大家都没提那一千万的事。

可能是因为农村的土墙瓦房不隔音,晚上夜深人静,不算太大的声音都能传出很远,生怕被人给听到。

尽管陈乐家算是单家独户,但也怕有人晚上路过。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爷爷奶奶还不清楚,父母已经知道了情况,他们可能在等陈乐主动说这个事。

最后,还是聊到了收割水稻的问题。

按照爷爷的说法,再过三天就必须要收,这和陈乐预料的差不多。

在这个一粒米都不想浪费的时代,手工收割水稻,要评估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

首先是看天气预报,接下来有没有雨。

不过天气预报这东西,十里不同天,只能算是一个心理安慰。

然后看地里有没有水,最后还要看水稻成色。

一般来说,水稻都是从尖端往尾部开始发黄。

一旦尾部没有所谓的青头,就已经足够。

如果继续等下去,叶子就会发黄。

可如果连叶子都发黄了,虽然成色算是十成十,到了极限,却非常危险。

假如说下大雨,连带着吹大风,那么水稻就会倒一地。

目前这个时代,田里都需要保水,任何时候都不希望干掉。

倒在水里的水稻,只要两天就会重新发芽,也就没用了。

就算马上抢收,但被水泡过的水稻,晒出来就再也不是金黄色,而是灰暗的黄色。

不但做成米没那么好吃,而且还容易霉变。

就连交公粮,人家粮食站的工作人员,都不会要这样的粮食。

因为一不小心,会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

要是弄坏了粮仓,那就损失大了!

这种水稻,哪怕是自己吃,放久了也会长各种飞蚊,那就几乎废了。

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自认倒霉,在来年温度起来后,赶紧翻出来晾晒。

费时费工费力,却不讨好。

更何况十成十的水稻,人工收割的时候,轻轻一碰就会掉落。

看似十成十,但是算上不可避免掉在田里的,收获上反而可能没有九成九的多,因此要看准时机。

早了不行,会出现很多青头,青头晒干就不是饱满的米,成色会很不好。

晚了也不行,夏秋季节,本就容易出现大风大雨,一不小心就全完蛋。

如果哪一年运气不好,正好收割的时间段大雨连绵,那十成十的水稻就会挂在蕙上长苗,只能是想尽办法收回来再做打算。

真正的小耕农民,是真的不容易。

种水稻,更是从一年开春弄水灌田开始,一直愁到真正的晒干收进粮仓,才能松一口气。

此时,陈乐一家人商量着收割水稻的细节。

虽然每一年都要收割,都差不多,但今年爷爷买了个手摇的脱粒打谷机。

原本陈乐家的打谷机,是脚踩踏板的。

优点是一个人就能搞,就是一边踩踏板一边喂靶子而已。

缺点是效率低,因为脱粒的滚轮不大,只能一个人。

别看提高这一个人的效率,实际上一加一不等于二,一般都需要七八个人配合效率才高。

一个人挑回家,两个人割水稻放成适合大小的靶子,一个人摇机器,两三个人甚至四个人脱粒。

问题也就在这里。

陈乐家里,算上陈乐才五个人。

奶奶是不能去的,不但是因为家里那么多事,还要做饭,到时候还要把挑回来的水稻摊开来晒。

全部算上,也就刚好够拉斗的四个人,至少还差两个人。

更何况这件事情,不管爷爷奶奶还是父母,都没考虑过陈乐。

收割水稻是纯粹的力气活,小孩子最多去玩一下,大不了就割一点,其他帮不上忙,也没那么好的耐力。

按照陈乐的想法,直接花钱请人就好,甚至干脆把水稻便宜点直接卖了,让买的人自己收割就行。

交公粮,也是可以用钱代替的。

现在大家都没什么钱,所以除了少数富人,没人这么干。

但是陈乐不敢说!

因为她知道,目前全家人眼光还不够开阔,她要敢说出那样的提议,估计就算是有一千万打底,也可能会挨打。

现在的农民,把土地看成命根子,被人多挖一锄头,都可能打得头破血流。

那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有多看重的问题。

陈乐甚至不敢说,自己一个人割就够了,说了也没人信。

把真气当证明方式用出来,陈乐有点心虚,怕被当怪物。

因此陈乐一句话都插不上,全程都是看着电视默默的听。

最后的商议结果是,让外公家的二舅和幺舅来帮忙!

这种亲戚之间互相帮忙的事情,在目前还很常见。

收割水稻,也有叫邻里帮忙的。

两家约好,谁先谁后,互相帮忙收割。

陈乐的爷爷比较强势,周边的人很多都被得罪了,和曹家那边也不亲密,所以就只能考虑陈乐外公那边。

从脚踏打谷机到手摇打谷机的变化,这也算是陈乐引起的蝴蝶效应了。

往年因为是脚踩打谷机,可没要外公家来帮忙。

外公家有些远,不但要跨越长江对岸,还是在山里,只能是让人带信,亲自去叫人劳累还划不来。

陈乐的父母能够结合,证明至少十多年前,两个地方的人就有来往了,找人带信还是不难的。

商量好了收割水稻的事情,这次家庭聚会也就基本算是结束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陈乐起了个大早,是被母亲给叫起来的。

正好今天附近的集市赶集,要买不少东西,主要就是吃的。

川渝这边招待客人都是大鱼大肉,只要还有一点办法,农忙时期都很舍得。

实在没有的话,去邻居家借也要借点好的。

现在陈乐家里又不是没钱,就更加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