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切商量好后,休息了一天,也算是陪了二娘和姑丈一天,母亲就出发去了外公家,父亲也开车去了城里,给二舅他们送消息。

陈乐也没有忘记,让父亲给六公曹树辉带消息。

爷爷也没有闲着,甚至他才是最忙的。

这种事情,要办的话,就要把该送的消息送到,来不来是人家的事。

就比如说曹家这边,嫁出去的那些,或者搬出去的那些,相对稍微远一点,或者怎么来往的亲戚,全部都要让人带话。

这种事情不带个话的话,人家以后知道了,说的话就不好听了。

总而言之,人情这方面很麻烦。

至于说办酒席,其他方面倒是好说。

一般十里八乡,甚至就是自己村里,都有这样的掌勺厨师。

他们或许没有什么厨师证件,但是因为经常帮人办酒席,在做大锅饭的时候,那技术绝对一流。

而他们手里,一般就有着那些鸡鸭鱼猪等等资源。

这种大批量的购买,鱼倒是好说,直接联系一口大池塘的主人,撒网捞就行了。

鸡鸭这些的话,因为没有养殖场的存在,都是东家买几只西家买几只。

桌子板凳碗筷这些好说,到处都有。

摆的地方也好说,直接在打好的马路上摆。

忙忙碌碌的几天过后,在正式办酒席的头天,远一点的亲戚就来了。

同样的,因为这几天大张旗鼓的联系东西,所以很多人已经知道了。

头天的时候,就有帮忙的人来了。

毕竟要处理那么多东西,并不是当天就能搞好的。

该预先处理的东西,就要预先处理。

包括一些诸如花生,还有一些其他需要先去油炸的,也全都需要处理,所以厨师也来了。

直接就在坝子上,用砖头弄了五个大灶一起开火。

因为天气比较热,陈乐去城里租了十个大冰柜。

如此一来,能够先期处理的东西,也就更多了。

还好,当初陈乐就想到大功率电器,新家的电线质量那是杠杠的,否则还顶不住。

总而言之,陈家一片热火朝天。

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去宣传,自然有人打听,自然有人口口相传。

农村就是这样,谁家摆宴席的话,很远都会知道的。

只要是一个人知道了,就会碰到一个人告诉一个人,一传十十传百。

全家最闲的,也就是陈乐了。

毕竟她是小孩子,是有特权的。

所以她的责任,就是陪亲戚家的孩子打牌。

搞这种宴席,亲朋是不需要帮忙的,都是坐着等开饭。

亲朋来了,也不能让他们干坐着,一般就是吃瓜果,在家里或者附近到处晃。

真正招呼他们的,是爷爷奶奶,陈乐更多的是和曹颖以及曹英她们玩。

除了她们两个,还有几个孩子,都是亲戚家的。

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陈乐很多连名字都忘记了,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些人。

因为上辈子,家里从来没办过这些酒席。

白事的话,人家也不会一家人一起来。

都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倒,就是这么个道理。

父母则是负责各种东西的接收和付钱,人家把东西运来了,本来可以不用当场结清。

因为办酒席嘛,都是先记账后结算。

只不过陈家有钱,又不收人情,更不需要人情钱来付账,自然是来一个结算一个。

陈乐的新家修的很大,三层楼加起来,大大小小的房间多达12间,很多亲戚都想要参观,各个房间的转悠,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互相之间聊起来,无不暗地里酸溜溜的。

表面上当然各种恭维,各种喜笑颜开。

陈乐懒得去操心这些事,虽然每个亲戚都想找她说两句,但她却躲在孩子们身边,就不给那些亲戚机会。

反正她心里的亲戚,早就已经知道了。

其他那些比较远,或者很多年都不来往一次的亲戚,比陌生人都不如,管他们做什么?

也只有父母等人,是逃避不开的。

多年不见了,也算是有话题聊。

总而言之,这一天下来,就算是在饭桌上,陈乐也没有跟那些远亲说话。

在别人看来傲就傲点吧,反正她有这个资本。

这些远亲加起来,也有那么五桌人呢,陈乐也不需要陪他们。

陈家要办乔迁宴的事,随着动工开火,也是越传越远。

一些人果然是酸溜溜的。

还好,不收人情的事情也传出去,把所有酸溜溜的都打发。

都不收人情,让人来白吃,谁还能挑出什么错来?

正酒的那天,公路上一溜的桌子,如果不是附近的各家坝子上也有摆,差点摆出去两里地。

一共是摆了99桌,十里八乡不知道来了多少人,分成了三次开席。

第一次坐满,第二次坐满,第三次差不多坐了一半。

鞭炮更是大气,差不多铺了一里地。

总而言之,就是气派,把不差钱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每家一包中华烟,也是说到做到。

只要坐上桌子,除了太小的孩子都给了。

不管男女,总知自己拿着,怎么处理是自己的事。

主菜因为联系不到别的,所以用的是甲鱼,这算是目前最高端的了。

菜品更是丰富,各种卤菜,鸡鸭鱼这些常规,甚至还包括兔子。

伴随着一次次鞭炮的声音,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

正所谓吃人嘴软,这下子再说起陈家来,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尤其是不知道谁传出来的,这次陈家办酒席花了20万以上,更是让吃酒席的人满意至极。

不用给钱,还吃那么好的东西,有什么好说的呢?

酒席散了后,帮忙的人自然还没走。

他们还得把自己借的碗筷,或者桌子还回去。

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自己借的那些碗筷和桌子摆到什么地方。

如果实在有遗漏的,就看板凳或者桌子下写的名字,以及做的记号。

陈家也没有吝啬,不但一人给了一包中华,还一人给了100块钱,所以都尽心尽力。

至于那些出了桌子碗筷的人家,也让他们一人带一包烟去,也算是有个交代。

总而言之,能考虑到的都考虑到,尽量不让人不满意,免得被戳脊梁骨。

钱有了,现在是花钱买名声的时候。

不说别的,就以后陈家在村里,有点什么事情的话,无形中话语权都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