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 > 第292章 朝堂百官互演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威王府不服皇帝管束,一怒之下起兵造反,这是外姓臣子的犯上作乱,即使冠以勤王之名,多少也是备受指责与谩骂,可若是楚王李承杰起兵,则有所不同。

自家兄弟之间相争,名义上多少还是比外姓王造反作乱要好听,而且李承杰本身就有先皇之子的身份,世人的指责也会少很多。

正是能够清晰认识到楚王李承杰的威胁性,皇帝李承安才在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他格外防备,并通过各种手段,不断试探他的实力,想要彻底弄清楚李承杰掌握的力量有多大,楚王府帐下军兵究竟有多少。

连续八个月的时间,李承杰自从漓江兵败,便察觉楚地局势危急,先后数次向朝廷求援,却被李承安一次次搪塞,其实心中早已满腹怨恨。

可如今楚地的形势一天差过一天,李承杰万般无奈,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向皇帝李承安低头,但每一次收到即将派发援兵的回复,却从未见到一兵一卒南下援楚。

李承安面上也为楚地的局势着急,但实则心中喜大于忧,毕竟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可以让他不费一兵一卒,不用背上任何一个不好听的名声,就能打击楚王李承杰的势力,尤其可以大量损耗楚王府帐下的军兵,只要经此一役,对于楚地的控制就容易的多,李承安也可以高枕无忧。

在李承安看来,尤其是根据他收集到的具体情报分析看来,闽南王从闽越一带的山地隐忍多年,即使强势反击,充其量也没几个兵,以李承杰在楚地的势力,没有理由抵挡不住。

事实也确实如李承安所预料,闽南王此次起兵复国,手中马步军合计不过十多万,即使收纳了一些楚国旧民,以及一些投诚的军队,至今也未超过二十万之数,比之楚王府其实还有不足。

但作为一个从未真正亲自领兵的皇帝来说,李承安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清晰认识到不同的军队,其战斗力有着很大的差别。

李承安对军队的认知,还停留在军队的数量与装备占据决定性的高度,对真正常年征战与养尊处优的少爷兵,没有清晰的认知,就好比李承安本人知道北境威王府帐下,十二营玄甲军乃天下精兵,可他并不知晓其玄奥之处。

而基于并不清晰的认知,李承安近些年一直出于应对北境军的原因,不断从自己的观点强化着长安城的八万禁军,从将士的盔甲武器到军饷,无一不是天下一等,也自负地以为这八万禁军的战力也是天下一等。

可只有真正领兵征战的将领才知道,长年累月与敌军厮杀,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将士,与身处繁华帝都纵享声乐的少爷兵,有着最本质的区别,而楚地如今的局势,正是因为这一点造成的。

闽南王熊壁隐忍近一个甲子,从最初的数十骑相随,在茫茫大山中不断收集残部发展壮大,最终编练出一支八万人的军队,虽是历经苦难,却也成效显着。

而且这八万人不仅仅有两万水军,还有一万轻骑,最重要的是山地练出的五万步卒,其彪悍几乎不弱于羌族的军士,而因为常年与楚王帐下戍守的边军交手,同时常年累月与西南方的各蛮族交战,熊壁手下这八万人,比之楚王养在楚地各重镇的府兵要强悍不少。

尤其是在漓江一战之中,李承杰判断失误,手下将领也用兵不当,最终使得楚军之中仅有的三万训练有素的水军,与四万两江边线抽调而来的边军落入包围之中,七万精锐或死或降,致使楚军元气大伤。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承杰才意识到形势十分危急,以至于让他不顾面子,也要拉下脸向皇帝求援,因为当下闽南王手下的旧楚军队携大胜之威,势如破竹已经连克多座重镇,整个楚地确实是危在旦夕。

李承杰确实是心中焦急不已,可皇帝本人并未察觉,反而继续认为这是削弱楚王的机会,同时也认为他还有隐藏的力量尚未使用,必须要逼楚王李承杰主动拿出最后的底牌。

皇帝的如意算盘打的不错,他本人也自负且洋洋得意,众多不明所以的朝臣也配合着演戏,但真正看清了大局的人则是一直默不作声,心中各有打算。

陆文桢是文官,当然对于军旅征战之事不熟,因而也不好过对置喙,但柳谢作为名震天下的周朝大将军,不可能看不出楚地真正的危机,但他也从始至终保持着沉默,包括今日朝堂议政,李承安又装模作样地拿出楚地一事与朝臣议论,仍旧是一言不发。

大周的国土江山,是老威王程知节领兵打下来的,但随后长达数十年的各地反叛,以及周边海瀛、大宛、羌族以及北燕的入侵,则是主要靠着程烈、柳谢以及赵风云几名大将。

尤其是柳谢也是出自金陵柳氏,对于南境楚地比较熟悉,几次旧楚部众的叛乱,也是由他亲自领兵剿灭,当时就对整个楚地的地域、关隘险要,以及各种优劣势都看的十分清晰。

后来老楚王出镇旧楚国都,随后又是李承杰承袭王位,柳谢仍旧密切关注着楚地的发展。

如今闽南王依靠八万马步军起家,一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让手握重兵的楚王李承杰连连告急,其中原因柳谢其实十分清楚,也意识到了危机,但却并未有丝毫着急与慌乱,反而还一副看戏的姿态,任由皇帝本人荒唐地放纵不利局势发展。

柳谢当然在私下对楚地局势做过详细推演,从最好的结果,推算到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李承杰最终抵挡不住闽南王熊壁的复国攻势,最终兵祸一路波及至长安周边。

亦或是李承杰本人与皇帝彻底决裂,与闽南王熊壁的军队兵合一处,一同北上进攻长安城而已,但无论是哪一种,最后着急的是皇帝李承安本人,以及众多不明厉害的朝臣,柳谢本人则是没有丝毫忧虑。

且不说再往北上,在北境南下长安城的路途之中,还有数座重镇与关隘驻扎了数万军队,就是长安境内就有八万禁军,虽说柳谢并不十分认可这些军队的战斗力,但以他自己的谋划与调教,届时抵挡一个闽南王根本不在话下。

柳谢并不担心楚地的攻势真的漫延到长安,因为他有绝对的把握,只要是自己亲自出马,一个闽南王还不够他收拾的,但是否坐视不管,任由皇帝将局势推向混乱,则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柳谢对于李承安近些年来的支持不可谓不大,但也在经历了长久时间的君臣相处之后,敏锐地察觉出了李承安的残忍,尤其是认识到他并非是英明君主,这一点让曾经一手将他扶持上位的柳谢心中生出许多纠结。

如今有了一个天赐的良机,楚地的动乱可以引出许多让人难以预料的后果,可以看出一个君王的贤良与否,也能成为新君登基上位的契机,一切都在变化中寻找机遇,是每个人都可以抓取的希望。

柳谢并没有其它什么详细的计划,他不过是以静制动,坐看如今大周境内的局势变化,对于皇帝不妥的一些安排与举动,则是保持沉默闭口不言,放任他将局势推动的愈发混乱。

柳谢心中的主意早已打定,所以每一次皇帝领着朝臣议论楚地局势,他都是闭口不言,今日也不例外。

最初皇帝还会装出一副当真担忧楚地局势的神态,主动向柳谢询问应对措施,也只是被柳谢一番言语搪塞过去。

而李承安也意识到了柳谢本人好似对楚地的局势变化并无热情,加之他本身也只是做做样子,给朝中几个楚王派系的臣子看戏,也就并未一直搅扰柳谢。

但今天这一次朝堂的议政,却明显透露出一丝不寻常的意味,董魁等几部尚书有些心不在焉,老相陆文桢也是常常含糊其辞地推搪着李承安,朝堂之上第一次显得如此怪异,好似每个人都能预感到,将有一件大事发生。

而事实上,近来长安城内一些不寻常的事,许多朝臣心中都有了解,有不少人都是互通消息,也有类如陆文桢、柳谢一类的大人物,消息格外灵通,李承怀被人劫持一事,也不是只有一两人知道。

其实就是皇帝本人,也知晓当下程不器与成亲王李承怀之间的冲突,但他并不知晓两人冲突的根本原因,不会想到程不器只是为了一个并不相熟的普通士子出头,进而与李承怀公然敌对。

皇帝李承安甚至都没有想起还有文科状元王尚可一事,没有将此人的事与李承怀联想起来,就更不可能想象到,程不器看似劫持了一个成亲王,但真正的目标,还是冲着皇帝本人来的。

李承安也感觉到了今日朝堂上无来由的沉闷,索性清咳一声,止住了唯有的几名朝臣的小声议论,缓缓开口道:

“众位卿家,不知近来长安城内,可有什么新奇之事发生,讲出来也让朕听个新鲜,好过今日如此沉闷的气氛。”

李承安的话音落地,柳谢与陆文桢下意识互相对望一眼,但都闭口不言,反而是礼部尚书董魁上前一步,朗声道:

“不知陛下可曾听说,威王府世子将要在中秋之夜,举办一场诗会的事?”

董魁的话一出口,原本安静的朝堂,立时响起不少小声议论,许多朝臣都是借此来表示,他们都知道程不器要举办诗会一事,多少有两分不甘人后,显摆自己消息灵通,没有孤陋寡闻的感觉。

李承安微微点头,道:

“此事倒也听人讲起,没想到威王府忠心为国武学渊源,竟也是懂诗词知风雅,倒是十分难得,既然诸位卿家也都听说了,届时该当前去为程世子助威声援,也好彰显我大周礼仪教化诗书风流的传承,免得让在京的他国使节笑话。”

此时不说柳谢,就是陆文桢一时间都有搞不懂皇帝这番话的用意,毕竟对于近来长安城内与诗会有关的一件事,他是十分了解的,毕竟受到皇帝责备的正是自己的胞弟,被罢了太学祭酒之职的陆文毅。

前不久皇帝主动与三国使节、士子,在太学院办了一场临时诗会,结果太学院诸生都才疏学浅不堪大用,同时又是猝不及防,九场诗书对比全败,惹得皇帝本人大怒,当场罢免了陆文毅的职,这件事朝野皆知。

其实对于此事,陆文桢与陆文毅都看的清楚,皇帝本人是有意要借机打压陆文毅,进而针对整个陆家来一番打压,所以也看出了李承安当时有故意为之的嫌疑。

当下由李承安主动邀请来长安的大宛、海瀛乃至北燕三国的使节,仍停留在长安城内尚未归国,程不器主动举办这次诗会,三国使节与士子定然不会缺席,届时又少不了一番比对。

第一次在太学院里,学院里一帮纨绔子弟与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丢了整个大周学子的脸,这是许多大周读书人的观点,却也是事实所在,毕竟真正代表整个大周学子阶层,拥有真才实学的绝非太学院中的学子,而应该是宫墙之外三大书院。

程不器用威王府世子的名义,联合长安城内十多家青楼艺馆等举办一次联合诗会,给广大贫寒士子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这是给到了大周读书人挽回颜面的平台,早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所有学子几乎都憋着劲儿要一展诗才。

皇帝本人其实对此事一清二楚,而且也没有丝毫反对阻挠的意思,毕竟他也有几分想法,借机又扳回大周的颜面确实是有必要的。

在太学院里,李承安是想主动做一个小局,打压陆氏并让陆文毅从太学祭酒的位子上退下来,但代价就是整个大周在诗书文学上的脸面。

利用完了这次机会,有一个又能挽回大周颜面的契机,李承安当然没有理由反对,因而也没有在暗中阻挠程不器举办这次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