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统八年六月中旬,皇上急调于谦回京,此时朱祁镇与代王朱桂之间的对抗,已经略有优势。皇上这个时候要考虑,办了代王之后,要如何改革大同的军政了。大同的情况和辽东还有些不一样。

辽东面对的外敌,强度没有大同的大,而且最根本的区别是,辽东人少地多,而大同却恰恰相反。作为一个传统边镇,大同一直都是华夏文明与草原文明激烈交换意见的窗口。从北元时期一直到瓦剌,大同几乎就是双方交换意见的主战场。

洪武到永乐时期,大同常驻守军有十三万人左右。到了仁宣两朝,朝廷采取收缩政策,大同的明军多被调往京师或南方,加上朱老四北征消耗太大。仁宣采取休养生息,又复原了不少士兵。

到正统四年,朱冕上任不久,清点大同守军,此时的大同总兵力才刚刚三万人。由于当时大同刚才开市不久,朱冕上奏皇上,以保卫边市的安全,又新募了一万一千兵。此时大同已经开始出现军屯的耕地被占,卫所的军户成为流民的情况。

大同一共十四个卫,总兵力才三万人,平均一个卫连一半的编制都没有达到。没有土地就养不了那些军户,没有卫所军户,就没有粮草和后备兵员。一旦也先在西边取得了战果,必然会重新回到中部主战场。

就现在大同这区区四万人,能跟也先打几回合呢?蒙古人最擅长的就是在一群猎物中发现并攻击那个最弱的。现在也先能面对的宣府、大同、宁夏、甘肃四镇,大同说自己是倒数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倒数第一。

八月,朱桂已经在与朱祁镇的拉扯中,彻底失败,清退出来了187万亩的耕地。其中侵占卫所军户的耕地就有六十多万亩,清退的土地全部用于安置大同的流民都还有富裕。这时候就该于大人出场了。

于谦回到兵部述职之后,抽空把自己在辽东改革军制及未来发展方向,全部总结了出来,给皇上上了一封《经略辽东志》。朱祁镇看了之后,非常满意,单独与于谦商谈多次。最终形成文本《经略辽东周知册》,发往辽东。

这几乎是定下来了未来十年辽东的发展动向。别人不知道,但是朱祁镇知道,上辈子自己还在留学瓦剌期间,于谦就对繁杂疲冗的京军进行改革,史称“团营”改革。所以朱祁镇是知道于谦的能力的。

派于谦去辽东,也是给他一个实战的空间积累经验。毕竟当时辽东的战争强度不大,于大人有的是回旋余地。然而仅仅不到三年时间,于大人就把浑河以南的土地纳入了大明实际控制范围内不说,还干灭了福余卫。

如果要给于大人在辽东打个分的话,满分一百,于谦至少可以得一千。

现在朱祁镇要把完成收割之后的大同拿给于谦打理了,虽然大同现在的情形几乎是天胡开局,但是于大人这次将面对的是:更强大的敌人和更紧迫的时间,

朱祁镇在武英殿单独召见了于谦,“于大人,现在代王清退出来的土地还可以再安置五六千户百姓,朕想从河南再迁部分百姓过去,不知可否。”

“陛下,臣认为现在还不宜迁徙中原百姓去边疆,大同府还有大量的土地被卫所的军官占有,只有把这部分土地清退出来了之后,才可考虑迁徙百姓之事。”

“那于大人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被占的屯田呢?”

“臣认为,还是要摆脱兵农合一的政策,首先需要重新清丈军屯的耕地。然后卫所军屯的土地按照官衔等级重新分配,多占有的土地直接用白银赎回。”

“这样下去,还是改变不了土地的兼并啊。”

“陛下,一旦重新划分土地之后,臣的意思就彻底的取消军屯,所有卫所的耕地都属于农户耕地,每年向朝廷上交税粮即可。”

“那卫所的兵怎么办?”

“兵农分离。臣在辽东仔细观察过,卫所兵看似数量很多,其实其中有战斗力的不足十之一二。不如让那些老弱就以耕种为主,只需每户的精壮入伍即可。”

“那这些精壮是编入卫所军的编制吗?”

“臣认为以后无需再有卫所兵和募兵之分,所有精壮都以募兵入伍。只是军中主力需安排大同本地有耕地的士兵担任,因为这些人的战斗力和忠诚度是有保障的。”

“嗯~于大人的政策果然是高瞻远瞩。那如果这些军户的精壮都入伍了,那家乡的土地谁来耕作呢?谁也不能保证每户都有二三壮丁吧。”

“这就是下一个问题了,如果这些士卒的土地没有足够的劳力耕作的时候,可以雇佣其他的农户帮忙。等整个大同土地全部清丈、分配完成之后,剩余的土地就可以分配给其他地区的流民或者迁户来耕作。让他们分配的土地略少于卫所的军户,这样他们就会有欲望和精力,去帮工。”

“先生的决策,如同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召请大量六国百姓移民秦国。让六国百姓耕作秦人土地,而老秦人则负责上阵杀敌。”

“皇上英明,臣就是借鉴商君的政策为基础。当地的官员可以安排新迁至大同的百姓帮助原来的那些军户耕作,收成之后除去税粮,分给雇佣农户七成的收成。这样双方都有利可图,大同的根基才会稳定。”

“那先生对大同镇现在的兵力部署有什么安排吗?”

“现在的兵力应该不足以抵挡住瓦剌未来的攻势,三万卫所兵中能有一万精壮留下就不错了,剩下的都得重新招募训练。臣认为大同的守军至少要保持在六万人左右,才能抗衡瓦剌的寇边。”

于谦的分析头头是道,皇上非常满意。这可不是纸上谈兵,于大人的能力是经受过时间的考验的。在军事制度的改革上,于谦几乎是天花板级的存在。

回想起上辈子,迫于无奈,最终对于大人还是下了杀手。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天下,都是一个不幸的结局。所有的起因都是土木堡一役。每当回想到当时的场景,朱祁镇还是会脊背发凉、额头冒汗。直到现在“土木堡”依旧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

大同,在朱祁镇心中,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八月,王振在大同刚清丈完代王的家产,朱祁镇就命于谦为大同巡抚,前往了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