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带着骑砍征战诸天 > 第298章 陕甘总督,饥民不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8章 陕甘总督,饥民不断

第296章 陕甘总督,饥民不断

出于种种考虑,崇祯最终决定放手一搏。

为了打消那些贪婪官员向陕西派遣人手的念头,崇祯除了分封岳云飞为忠勇伯外,还加封他为陕甘总督,全权负责当地大小事宜,甚至可以自行任免当地的官吏,统率当地的军队,简直就是变相地承认对方割据陕西。

这种决定当然引得朝臣更为不满,甚至有不少人暗讽崇祯是割地求和之辈。但此刻的崇祯态度无比强硬,接连杖毙了数名带头闹事的大臣后,就将所有朝臣的非议都强行压了下去,紧接着他就派遣心腹太监王承恩亲自前往陕西宣旨。

这一消息就如同一阵旋风一般,很快在华夏大地上传开了。远在长安城的岳云飞,在得知细作传回来的这一惊天消息后,却是不禁高看了崇祯几眼。

那崇祯皇帝也不是盲目自大的蠢货,在藩王回禀了一些陕西真实信息后,暂时挣脱了百官的蒙蔽,他就能初步看清如今的形势。

若是明军挥师陕西的话,凭借着武关、潼关以及黄河天险,一时半刻定然无法收复陕西。这样的话,大明又将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届时中原大地定会因为明廷缺少军饷被迫去强征赋税而使得那些义军死灰复燃。

此时北边的清军再趁此机会进攻的话,那么不光大明完了,还有可能使得大明重蹈宋朝内讧的覆辙(将主力全都用于镇压内部叛乱,在面对异族时毫无还手之力),让万千黎庶饱受鞑子的荼毒,届时崇祯死后又有何面目下去见那驱逐鞑虏的太祖皇帝呢!

不过岳云飞虽然高看了崇祯数眼,但却并不认为他能够长期的坚持己见,毕竟性格决定一切,这崇祯就是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冲动型人物。

君不见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等大明干将,全都是初期被崇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但后期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其猜忌,被其催促出战而兵败或降或死。

所以即使崇祯能够暂时的忍气吞声,舍弃一定的面子来换取实在的里子,但只要明廷元气略作恢复,朝臣不断进谏之下,他随时会更改主意,不过那时陕西的千万百姓底蕴已被自己完全吸收,凭着骑砍精兵,自己并不惧怕于他。

感慨了一阵后,岳云飞遂带着五百精锐,驱赶着车臣汗部赠送的千匹骏马来到潼关之内,在那边等候着大明使团。

数日后王承恩所在的队伍来到了潼关之前,岳云飞亲自下城迎接,王承恩看着岳云飞麾下军容齐整,身上泛着无边煞气的精锐,心中不禁后怕起来,若是这支精锐此刻入侵大明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震惊过后,他就面露笑容,与岳云飞交谈了起来,大致说明来意后,岳云飞就将他们领入潼关之内,在府邸之中正式招待起王承恩来。

稍作休息之后,王承恩就对着岳云飞开始宣旨:

“岳云飞接旨!”

身为后世之人的岳云飞虽然不习惯跪拜,但是既然来到了古代,这些表面功夫就得做做,遂对着手持圣旨的王承恩跪倒在地。

王承恩见岳云飞并不如传说中的那些蛮横贼寇那般无礼,心中对圣上的敬仰之情又多了几分,若是真得采纳朝中群臣的意见,将这等骄兵悍将给逼反,那后果不堪设想,圣上果然是中兴大明的雄主,见识非凡:

“岳云飞身为岳武穆后裔,忠君爱国,深得朕心,现封爱卿为忠勇伯,领陕甘总督头衔,全权负责陕甘之地的一切事宜,愿爱卿能保境安民,不负朕望!”

岳云飞听后大喜,之前细作回禀之事太大,虽然他也信了几分,但此刻亲耳听到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当即对着圣旨叩拜了一下,谢恩道:

“臣岳云飞领旨谢恩!”

此事已毕,王承恩本想着就此返回京师,但岳云飞却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

“圣上待臣之恩比天还高,比地还厚,臣无以为报。

依臣所见,清兵不日即将南下,臣愿意献出千匹良马以助朝廷,愿朝廷能够早日驱逐鞑虏,复我华夏辽东之地,让天下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届时臣定当如约归还陕甘之地,以回报圣上之恩!”

王承恩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如今辽东马场大多落入清兵之手,而陕西这个产马宝地也全面陷落,目前的大明可是缺马缺的紧啊!这一匹普通的马匹甚至炒到了百两之多,而这种骏马至少价值三百两,这千匹骏马不就是三十万两吗?

王承恩顿时激动地脱口而出赞扬道:

“难怪圣上力排众议,特地施加天恩于您,岳伯爵真不愧是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后人。

您急朝廷之所急,想朝廷之所想,若是满朝衮衮诸公皆有此番忠君报国之心,我大明定当中兴!”

岳云飞听后连道不敢,但心中却是不禁地摇了摇头,此番借花献佛就让王承恩激动至此,可见朝中腐败到何种程度,有着那些贪官污吏的存在,这大明注定灭亡!

双方继续交谈了一阵后,王承恩着急北返,岳云飞也就不再强留,亲率五百精锐骑兵驱赶着千匹漠北骏马,护送着王承恩一行人到了此刻驻扎河南的卢象升营地之前。

为避免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岳云飞在目送王承恩进入大营后,就率领骑兵调转马头,向潼关方向急行而去。

看着岳云飞等人远去的背影,卢象升眼中的神情颇为复杂,他如今也搞不懂这姓岳的义军头领的真实想法,难道此人真的是为了守护一方百姓才起兵反明的吗?

不管他如何想都想不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此时王承恩却对他宣布了另一道旨意,让他即刻率领大半人马北上大同,守护山西北境以防清兵突袭。

此外因为岳云飞赠送大量骏马,所以王承恩一行跟随卢象升先入山西,然后再从宣府返回京师。

待王承恩回返京师,向崇祯禀明了岳云飞接受爵位、官职时的态度,并主动赠送千匹骏马的消息后,崇祯顿时大喜过望,难得召开宴席宴请百官,让之前不服的那些人好好看看王承恩带回的骐骥骏马。

明廷欢喜之时,岳云飞也是喜不自胜。自从他接受明廷赐予的爵位与官位后,这边境明军对于流动百姓的管控就没有以前那么严了。

如今明廷内部腐败连连,各地又是连年强征赋税,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再加上天灾频发,不少百姓都沦落成饥民、流民,凭借着乞讨为生,在各地苟延残喘。

而不远处的陕西却是仿若世外桃源,不但种下的土豆都得到了丰收,而且跨境贸易产生的巨额利润、关税也能够买入不少粮草,其境内已经鲜有见到因饥饿而死之人了。

那些附近的流民早就想到陕西乞食,但之前岳云飞与明廷关系微妙,商人可通过贿赂边关守卫而偷入陕西,可这些都成为流民的百姓,那有什么钱财来贿赂明军呢?他们只能被无情地拦在关外,重新跑到东边乞食。

但如今岳云飞接受明廷的分封,换种说法,那就是岳云飞如今已是明廷中人,那么边境守卫就无权设置栅栏关卡,拦阻那些已经饿极了眼的饥民。因此在不到一月的时间里,陕西就涌入了十万灾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