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明太孙 > 第289章 聪明人太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1章 聪明人太多了

伪造圣旨之类的事情朱标、朱雄英父子两个可不会做,他们还是有些分寸的。

最多也就是有了一个时间差,可能圣旨下达了,然后洪武皇帝才会想起来要令人起草以及留档。圣旨必然是真实有效的,这一点没什么好质疑的。

也是因为现在的圣旨和历史上明朝中后期的圣旨颁布流程稍微有些区别。

现如今确实是偶尔会让一些人帮忙起草圣旨,然后皇帝审批、加印,然后下达就行,当然也需要留档。

而不是历史上的内阁大学士起草、票拟、批红之类的。更不存在所谓的‘封还权’,不存在什么内阁可以‘抗旨’。

尤其是在胡惟庸案后,皇权至高无上,圣旨多半就是直接交由内务府下达,然后让御史台署名、监督,锦衣卫也会查验圣旨有没有及时颁布。

朱标和朱雄英也是有分寸的,他们不会随意扯着虎皮做大旗,很多时候也就是便宜行事。

要是有时候圣旨不太让老朱满意,朱标和朱雄英都会选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会据理力争。实在不行的话,那就胡搅蛮缠、撒娇卖乖,基本上也就可以确保圣旨得以通过。

回到了行宫,朱雄英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接受百官参拜,这些仪式上的事情不能马虎。

在百官休息、离开之后,朱雄英看着朱棡说道,“三叔,你早就该给俺一个准话。”

朱棡乐呵呵的说道,“大侄子,你就别为难俺了。老五还在老家种地,俺岂敢轻易离开封地?你还没动身的时候,父皇、母后和皇兄就一道道的旨意,让俺不得擅自离太原。也就是前些时日皇兄来了旨意,说伱若是住进了秦王府,俺就能来洛阳。”

朱雄英想了想随即说道,“怕是这样了,俺好不容易才来趟关中,三叔不过来不成。这说起来也有两三年没见到三叔了,不看看可不成。”

“哪有侄子过来,让叔父跑个上千里的?”朱棡开玩笑说道,“俺接了你的书信心里头就嘀咕,俺真要是来了洛阳,怕是要给赶回老家了。也就是皇兄允准了,俺才敢来。”

朱雄英一本正经点头,随即灵魂发问,“三叔,你说俺们两个常常书信往来,祖父可知道?”

“当然知晓了。”朱棡非常肯定的说道,“俺们写了几封信暂且不提,书信里头写了些什么,你皇祖父也知道。记得前些年俺法华寺,你让俺找摩崖佛像,你皇祖父后来问了好些次。”

摩崖佛像,其实就是蒙山大佛。

只不过这座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原本是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只不过元末被毁。而朱棡重建开化寺,开化寺改名为法华寺。

朱雄英也说道,“怕也是这样,祖父旁的都还好,就是他太喜欢琢磨。俺思来想去,这些年他怕是就没看过俺给俺娘的家书,现如今也不看俺和玉瑶的书信。”

这真的没夸张,所谓的隐私根本不存在。朱雄英要是接了封书信,老朱多半是随手拿过去拆开先看看。其实不只是朱雄英是这待遇,朱标也是一样。

很多人也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这个年代多是这样的一些事情。

朱棡开心起来,看着朱雄英那叫一个自豪,“太孙妃有喜,这是俺们家里头的大事。”

说起来朱棡是十七岁当的爹,这可没少被老朱和马皇后夸奖。而现在的话,朱雄英勉强算得上长江后浪推前浪,和朱棡半斤八两的水平。

有了子嗣,这确实是值得开心的事情,朱雄英自然觉得非常的开心和期待。

朱棡也不是单纯的在闲聊,看着朱雄英说道,“大侄子,你觉得西安如何?”

“西安也好、洛阳也罢,俺现在心里还没数。”朱雄英也明白朱棡的意思,就有些含糊的说道,“三叔,迁都这般大事,俺可做不了主。”

朱棡可不信这些,说道,“皇兄给俺写了信,说是俺若是来了洛阳,那就要看着你。皇兄说你不大中意洛阳,他就怕你在这事上含糊。”

“含糊?”朱雄英非常的不乐意,觉得自己被看扁了,“这般大事俺敢不尽心尽力?那这么说来,他们表面上说着不让二叔、三叔跟着,私下里都是让你们盯着俺。”

朱棡非常不乐意,自家大侄子自小就是装糊涂的天才,“大侄子,不管是洛阳还是西安,你二叔肯定是要改封。若是西安,他自然不能留在那。若是洛阳,朝廷说什么也不至于将门户关隘交由藩王镇守,是这个理对吧?”

这个道理大家自然也都明白,其实不管是西安为都还是洛阳为都,秦王朱樉势必是要改封的。

朱棡继续说道,“太原距西安只有一千里,距洛阳只有四百多里,真要是定都洛阳,俺势必也是要改封。”

朱雄英就继续装糊涂,说道,“三叔,迁都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再者这还没定下来呢。说不准就是开封呢,先前祖父可是有意开封的。”

朱棡立刻不乐意了,“开封?开封无险可守,又有黄河,如今也残破了,那里能为都才是怪事!俺知道,不是西安就是洛阳。若是西安的话,俺倒是不用急着改封。”

朱济熺这时候忽然说道,“皇兄,给俺们改封杭州可好?”

朱雄英和朱棡立刻看向朱济熺,这小子本来是没存在感的,可是没想到这居然一鸣惊人了。

朱济熺也不怯场,继续说道,“俺们在京里的时候也商议过,俺本就是在应天府出生、长大,俺还是喜欢江南。应天府俺留不下来,改封就去杭州好了。”

朱雄英直接摇头,无比肯定的说道,“杭州必然是不行,那到底是大城,又是粮赋重地。”

朱济熺就据理力争,“皇兄,二皇伯镇守西安,父王镇守太原,四皇叔守北平,五皇叔在开封,六叔就藩武昌,这哪里不是重城?这里头也就是俺们晋王府所在不曾为都,只是太原何等重城,古晋阳、并州,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朱雄英还没说话,朱棡就揪着朱济熺的耳朵,“武昌不曾为都,陈友谅那逆贼......”

“好了、好了。”朱雄英连忙将朱济熺拽到身后护着,“他说的也不错,俺们就算是不认陈友谅,他也是称帝了,也建元开国。济熺有如此见识,俺还是乐意的。”

朱棡还是生气的样子,说道,“大侄子,这孩子就是口无遮拦,俺们私下这般说还好。他是晋王世子,这些话岂能乱说?这要是让旁人听了,那多不好!”

“这不是在俺们跟前,又不是外人!”朱雄英更加理直气壮了,“济熺能有见识,那才是好事。他也是有分寸的人,在外人跟前才不说这些。在俺跟前,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俺们兄弟之间还要在那瞎揣摩?”

看到这么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朱棡还是觉得非常开心的。

自家大侄子是什么地位,他心里清楚。他也很清楚,不要说他的儿子了,就算是他也要看大侄子的脸色。以后晋王一脉能不能过的更舒心安逸,多少也是要看大侄子的心意。

朱雄英看着朱济熺,严肃的说道,“济熺,你为何非要去富贵安逸之地?要知道你皇祖父令众宗室宗王出镇,这是要拱卫边塞。”

朱济熺看着朱雄英,说道,“皇兄,臣弟以为如今蒙元残余盘踞元朝岭北行省,实乃心腹大患。皇祖父所定‘我若征你,不胡乱去,一程程筑起城子来,慢慢的做’之策,自然英名。宗室诸王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这是好事。只是俺觉得以后,还是不该让宗室有兵权。”

朱棡急了,立刻喊道,“胡咧咧个甚?俺们只有三个护卫的兵权,只有战时才能调动卫所、任命王府官吏。”

朱济熺不认可,忙不迭的说道,“可是七叔在原本是在青州、出镇开平,此次随二皇伯追杀叛逃鞑子,七叔带的可不只三卫!再者就是四叔,北征元蒙诸部,所带的可不只三卫!”

朱棡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这倒是实情,因为他这个藩王就是这样。

明面上藩王只有三护卫的兵权,只有战时才能调动兵马,可是这些年也慢慢的有着一些藩王手底下的人马开始变多。虽说现在还不至于有什么动乱,不过迹象已经出现。

朱雄英似乎就是跟没事人一般,随即连忙打圆场,“二叔、济熺,你们也莫要吵了。朝廷可不惧宗室亲王手里有兵权,再者说了,你们以后还有好些事情要做。祖父不会让你们改封,你们现在安心的在太原就好。”

朱棡还是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朱济熺也是一副耿直的莽撞少年姿态。

这也算是有些‘不欢而散’了,这都吵的有些水火不容的样子了,现在没办法好好的叙话了。再者朱雄英还需要休息呢,过一会儿再细聊。

离开了朱雄英的寝宫,本来一副非常气愤样子的朱棡忽然问道,“先前那些话,是你皇祖父授意还是你皇伯父提点?或者,是你皇兄的意思?”

朱济熺平静说道,“是儿臣自己琢磨的,先前允熥嚷嚷过,说是皇兄有意让他守边塞。俺觉得以后俺们晋王府不能在太原,现如今开口还能抢先得一个好的藩地。”

朱棡不置可否,只是再问,“允熥能守边塞,你就不能当个塞王为朝廷分忧?”

“允熥莽撞,心思也不深,他曾说过皇兄有意节制宗室与武勋。”朱济熺继续回答,“现如今朝廷用得着宗室诸王,俺们自然就藩、镇守,夺回武勋兵权。过些年边塞稳定、武勋没了兵权,朝廷自然要收回宗室兵权。”

朱棡看着自家嫡长子,认真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朱济熺乖乖回答,“皇兄本就是有大智慧之人,又得皇祖父、皇伯父信重,朝廷文武归心。俺自然没不该有的心思,只是俺想着现如今先向皇兄示忠,就算俺们以后去不得杭州,苏州、会稽之地还是有的,晋王府就要富贵安慰,总好过边塞。”

朱棡忽然笑了起来,得意说道,“外头都说大哥天资聪颖、都说俺大侄子生而知之,俺又何尝差了?俺儿子,岂是庸人?!不过是知晓势不可为,不外乎知进退。俺们晋王府能得富贵,秦王府怕是要差些了。”

朱济熺也默默说道,“二皇伯本该是主动提起易封,只是二皇伯没有提及。”

朱棡脸上的笑容收敛,说道,“你二皇伯这些年一直在和你皇祖父、皇伯怄气,怄气又能如何?他真要是执迷不悟,祸事倒不至于。你且看着,你皇伯一旦登基,你二皇伯必然要去偏僻荒凉之地。俺们晋王府,就去江南富庶之地。”

朱棡,那可是有着多智而残暴的名声,小时就是聪明英锐的名声在外。而他的嫡长子朱济熺这些年在应天府读书、进益,还是比较本分的。

只是几乎所有人都只是关注着皇长孙的天资非凡,可是朱济熺这个皇二孙,同样非常聪明,尤其是这几年长心思了。

只不过不管是朱棡还是朱济熺都很清楚,他们只是‘三房’,江山社稷只能是长房的。

他们不会有不该有的心思,只是要说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待遇,他们也不会错过。

回到了寝宫的朱雄英懒洋洋的躺下,抖着腿、想着心事。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这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可是同样生在帝王家,一个个的也都是有着一些小心思,心里都有着自己的一些小算盘。

自家二叔想些什么,朱雄英大概心里有数。朱济熺这个堂弟在盘算什么,他心里也明白。

只是这样的一些小聪明也不算什么,无伤大雅的一些事情,甚至朱雄英还是乐见其成。

毕竟这些小聪明还是有一些作用的,他们起码还算是知道朝堂的一些大势,不会在一些事情上添乱。很明显,对于这样的行为,朱雄英是非常肯定和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