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唐上烟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巢倾卵覆颜公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二章 巢倾卵覆颜公怒

潼关内一夜之间失了两员主帅,又皆是冤屈惨死,将士自然为之动容,或有怨怼,或有惧怕,人心惶惶,终日不安,边令诚虽记恨高仙芝,可却也不想城破被抓,如今高仙芝除去了,便要在军中树立威信,统领几万民兵,抵御叛军半个月,好在将士得知哥舒翰率十五万精锐援兵杀来后,潼关可大定,便逐渐安下心来,城中局势暂且稳住。

倒是这半个月内,边令诚除了稳定军心外,便是杜撰功劳簿,要趁哥舒翰来之前,为自己多添几桩战功,一时间也未找陆远麻烦,左右一介无名小卒,失了主将指使,何足挂齿。

半月之后,浩浩荡荡的河西,陇右,以及禁军大军聚集而来,自西入关,其旌旗蔽日,喝声如雷,震动渭谷,黄河之水为之荡漾,气势浩大几乎不弱于那西征的二十万渔阳军,见这大军行军整肃,甲胄泛光,兵器精良,苦守潼关一月的几万民兵为之热泪盈眶,悬梁之心终于放下,今夜能够睡个安稳觉,却也有不少人为之低落,朝廷精锐统领潼关,他们这些市井之人怕是在军中毫无威信了。

陆远见着援军雄伟,暗自松了口气,而后找了许久,终是在中军找到了那副元帅哥舒翰,哥舒翰乘坐在防弓箭的铁轿子内,概不见人,原是带病出征,下不了床,据说陛下在长安催促了他数次,皆被推辞,直至下圣旨要斩他,才将此人请动,迫不得已统领大军,却是身体抱恙,咸不问事,将军中大小事务俱交付于副将。

陆远无可奈何,只能在潼关内等了他半月,可却连元帅大帐都进不去,更未见到河西名将的真容,原本的关中民兵尽数列入军中,接受河西名将严苛训练,再无散乱之气。

只不过哥舒翰虽不见人,数条军令一字不差,尽皆从元帅府内传出,且有条不紊,粗中有细,不失老将风度,过了半月,只觉哥舒翰治军比之高仙芝更为龟缩,潼关守军竟是未出城一步,任由叛军先锋前来骂战,射杀回去,充耳不闻。

那监军边令诚依旧擂战,而今十五万精锐来了,如何能够善罢甘休,不时前去元帅府叫骂,只是哥舒翰对其不理不睬,又时常以美酒佳肴款待监军,将其弄得酩酊大醉,无力翻腾。

由此陆远猜测,这厮定是装病,也不知他是真不想淌这浑水,还是性情如此,不过既然他对潼关大军持防守态势,自己便放心了,虽说未曾见识到这河西名将真容,颇为可惜,然而只要他用兵沉稳老练,守住潼关,了了高仙芝心愿便好。

久难得见河西名将,也未闻他召见,料想也是如高仙芝所言,此人轻视自己微末出身,留在他的帐中也难以受到重用,于是半月之后,陆远骑上一匹快马,离开潼关,北渡黄河而去。

渡过黄河,踏上河北大地,但见叛军行迹之地,偶有萧索破败,不过多数已然补建,与往常无二,只是数座城墙上,摘了大唐黑旗,插上“安”字红旗,平添了三分复杂之色。

进城略作打听,陆远才知晓河北已然变了样,安禄山叛变两月有余,大军久攻潼关不下,西进的朔方军在郭,李二人率领下,已经攻破了太行山关隘,杀进河北腹地,在此处翻江倒海,史思明力不从心,抵挡不住,节节败退,那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与他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闻得朔方军杀来,趁势起义,原本悉数降敌的河北诸郡,竟在数日之间改旗易帜,焚毁“安”字大旗,戍守城池,隔绝洛阳叛军与范阳的交通要塞,使其粮草断绝,联络难通,远征军将要困死在河南,不过两月,安禄山的后背便已危如累卵。

令他尤为惊讶的是,郭子仪大军名气颇盛,原是在他帐下,有三位年轻俊杰,风采绝伦,所向披靡,号称“朔方三杰”,三人骁勇善战,皆为节度使帐下先锋军,其合力同心,收复山西各地,破井陉口,出太行山,大败史思明,一战成名,为河北百姓所传唱。

每每天下大乱,便有年少英雄出世,并不是什么稀奇事,陆远没有细问那“朔方三杰”是谁,此刻仅在思索,自己该去何处。

“少侠,你要么去寻常山寻李光弼,要么去平原寻颜真卿,你应该不知,河北诸郡起义后,饶阳,河间,济南,博平各州郡的太守各自佣兵数千,推举颜真卿为义军盟主,你既与颜真卿有旧,何不去平原郡寻他,料想此刻颜盟主定是求贤若渴,对少侠盼之不及。”一老者向他提议道。

陆远摸摸怀中高仙芝为他写的举荐信,心道李光弼所持朔方精锐,势不可挡,无需自己帮助,而河北义军多是民兵,战力分散微弱,且人心不齐,是为弱势,于是对那老人点头道谢,不再犹豫,策马奔向平原郡赶去,要助颜真卿一臂之力。

年关已过,天地萧索,各路官道上偶有杀戮狼烟,百姓望之哭泣,陆远心中悲切,偶尔会救下一些受人欺凌的孤儿寡母,然而一路上太多,怎么也救不完。河北形势极其复杂,州郡太守反反复复,安禄山派兵打回来便降,兵退义军来时便反,亦有不少太守被杀,城池几端易主,贼军与山匪混在一起,见乱便上,屠杀平民,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整片河北大地乱作一团。

陆远骑马行至聊城,一路打抱不平,可是以他内力之深厚,却也疲惫不堪,有时作乱之贼毫无章法,竟无法分辨那是叛军,还是山匪,甚至有些竟是官兵,趁着天下大乱,向普通百姓宣泄愤怒,令人悲恨交加,有时贼众颇多,一拥而上,将陆远打得身负重伤,无可奈何只能弃了那些被抓走的可怜妇孺,强自不去想她们会遭遇什么,夜深人静时又被噩梦惊醒,睡在天寒地冻的草地里浑身发抖。这不到半个月的河北之行,仿若经历了人间地狱,便是地狱都不如这般凶残,失去法度的持戈之人,比之夜叉恶鬼更要邪恶。

若不是身负八卦乾坤步,恐怕要死在一些贼窝里,陆远不禁在想,这仅是安禄山一家叛乱,若是如汉末那般诸侯大乱,我大唐百姓是不是也要十室九空,遍地之间怎样凄惨,他还不知,江南道叛乱此刻已然声势赫奕,烽火连城,只是消息迟滞,还未传到河北罢了。

“天杀的大琴殿,为人不仁,猪狗不如,愿下里巴人烧了你那阳春白雪的巍峨宫殿。”

陆远骑在马上,仰天通喝,末了连自己也是轻声嗤笑,摇了摇头,这一路见了太多流离惨案,竟有些许麻木了,而后进入聊城时,却是又听见两桩大事,其一骇人听闻,却也理所应当。

安禄山占据东都之后,久攻潼关不下,北方后院起火,向南攻不克睢阳,竟寻思起安逸享乐,于天宝十五年元月一日,在洛阳称帝,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定都洛阳,年号圣武,封赏文武百官,以逃难归来的河南尹任丞相,而后大摆宴席,终日糜乐,洛阳城一片混乱。

其二便是颜真卿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不过八日,城内防御工事尚未整修,史思明大军便已杀来了,颜杲卿对时任河南节度使告急求救,河南节度使拥兵不救,颜杲卿率部奋勇杀敌,昼夜不息,最终城内井水枯竭,粮草用尽,颜杲卿兵败被擒。

叛军对着反戈义军自然不能容忍,纵火焚城,将百姓尽数屠戮,杀了颜杲卿幼子,将他押送至洛阳。

聊城酒馆内有人义愤填膺,痛骂那见死不救的河南节度使,却也敬佩颜杲卿之义节,却说颜杲卿押送至洛阳以后,安禄山曾怒道:“你原本仅是个范阳户曹,我提拔你做判官,不过几年又破格提拔你为太守,我哪里对不起你,你却造我的反?”

大义凛然的颜杲卿怒喝安禄山:“你原本只是个营州牧羊的羯族奴隶,陛下对你恩宠无比,提拔你做三镇节度使,天子哪里对不起你,你却要造反?”

安禄山怒不可遏,肢解颜杲卿并吃他的肉,颜杲卿骂不绝口,叛军便用铁钩割断他的舌头,颜杲卿含糊不清,最终遇害。

众人无不唏嘘,忠义之士往往惨死,奸佞小人代代长存。陆远为之一叹,颜氏尽皆忠烈,颜杲卿慷慨赴死,身为他的堂弟,颜真卿定然万分悲痛,此刻离了聊城,火速奔袭平原郡而去。

迈过重重关卡,躲过围困叛军,陆远万般艰难,重回了平原郡,城内守军为他开门,引他进了太守府,果真见到颜真卿背对大门,拂袖掩面,泣不成声,看其模样,弓着身子,应是在执笔写什么文书。颜真卿回头见到陆远须发散乱,衣衫褴褛,几如野人,略有错愕,可是心头哀伤又盖过了一切,略微一拜,复又转身写字。

“义士风尘仆仆,还请坐,我为侄儿写篇祭文…”

陆远走过来,终于见到了那位谢灵运之孙吹得天花乱坠的颜真卿书法真迹,不过却是潦草行书,不过却是在这番境地下。其笔力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尤其是在万般悲愤的起伏情绪下,泪水沾湿宣纸,化沉痛为字迹。

“大人节哀…”

“义士你说,封常清与高仙芝二人无故受到株连,朝廷派哥舒翰统领关中大军么。”

“正是。”

“唉…”颜真卿感同身受,虽说他之堂兄不是受人陷害至死,而是光荣就义,不过哀伤之情却是共通的,沉默良久,才从兄长之死的悲痛中缓过来。

“有老将哥舒翰统兵,又有十五万朝廷精锐镇守,那么关中应是无忧矣,只要固守潼关,拒不出战,安禄山西进不得,南征不得,北方又被骚扰切断,迟早困死在河南。”

“但愿如此吧,还望那河西名将沉得住气,莫要好大喜功,轻举妄动。”陆远叹道,回想起一月前,那监军边令诚孜孜不倦地催促高仙芝出城退敌,便觉得事久必变。

“哥舒翰眼光老辣,我倒是不怕,便怕朝中有人作祟,蒙蔽圣听,蛊惑圣上,再行此事…况且哥舒翰带了十五万大军过去,仅是潼关一城,便戍守二十万人,无论是军饷还是粮草,消耗巨大,拖累不远处的皇城,我怕陛下一时冲动,勒令哥舒翰出城退敌,潼关地势易守难攻,若是大军出城,深入谷地,遭受伏兵,恐难退避。”

颜真卿忧心忡忡,思索良策,许久又道:“而今潼关不动,江南不动,此二处大军很难制敌,我河北义军军心不齐,左右摇摆,而且兵力羸弱,只能做些背后骚扰,劫持粮草之事,亦难制敌,只有朔方军是为主动进攻态势,兵力强盛,精锐众多,来去自如,不为敌军掣肘,如今彻底颠覆叛军巢穴的希望,便在这东征的朔方军身上。”

陆远知他说得有理,正点头应诺,却听得颜真卿又来催他出城:“义士啊,我知晓你大义凛然,不畏生死,而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河北义军有我主持公道便可,义士这般身负绝学,熟谙兵法,实为将才,不应留在平原这弹丸之地,而是应当投入朔方军中,助郭,李二位将军平定战乱,还天下太平。”

但见颜真卿鬓发颤抖,慷慨激昂的模样,陆远摇头苦笑,刚回平原郡,屁股还没坐热便要被他赶出城去,又见他高耸的乌黑帽冠内承担了河北百姓多少殷切期盼,目光悲天悯人,多少令人动容,却是受到感染,郑重点头,答应明日便策马西去,投奔李光弼,报效朝廷。

一月底,寒风萧瑟,听闻李光弼得知颜杲卿战死,常山沦陷,便挥师杀向常山郡,陆远攥紧高仙芝为他写的举荐信,马不停蹄向那里赶去。背后平原城城墙上,太守颜真卿冒着风雪,立其道台,为义士煮酒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