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沙土窝 > 第114章 挖井抗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114.挖井抗旱

谁知道,人家那个娃娃干部张口就是一家一千块钱,或者折成粮食也行,问他俩中不中?

俩人当场都傻了,还是公社翟书j连连催问他俩意见,两人才清醒过来。

不约而同都小鸡叨米点头同意,唯恐表态慢了,那个娃娃干部再反悔了。

两人也不要粮食了,直接就要钱了。要粮食还得好好折算一下,太耽误事儿了。

三个大队的社员都懵圈了。毛庄大队和东码头大队的社员都觉得那个娃娃干部魔怔了,花两千块钱买了一个沙岗,既不能开荒又不能种地,就是种树也难保证成活呀!

小码头大队的社员也觉得自家老六犯癔症了,都一直埋怨韩永昌、韩永秀,没有拦一下这个老六。

韩永昌苦笑不得,他多次听韩述苦私下说过,这个小丢疙垱将来有大用,是小码头大队永远的聚宝盆。

出于对韩述苦的信任,三人组都没有反对韩述苦购买小丢疙垱,但真正的原因暂时也没法给社员们说呀,只有韩述苦知道这个沙岗将来的巨大价值。

三家都怕夜长梦多,对方反悔。

于是,韩述苦迅速地拟了一份三方协议,明确了小丢圪垱的归属权是小码头大队。

从这份协议签定后,小丢圪垱就与东码头大队和毛庄大队没有任何关系了。

还让公社盖公章,公社所有挂衔的干部有一个算一个都签名。当然了润笔费韩述苦也没有亏待他们。

两个大队的签名就有意思了,韩述苦不但让两个大队的所有干部全部签名,还挑选他们村里的一部分中年人和年轻人作为见证人也签名。

对于这么多人签名,韩述苦解释道,这些年轻人将来肯定有当他们大队干部的。

要是将来反悔了,有这白字黑字在,还是他们自己签的名,也让他们有口难言。

毛庄大队和东码头大队也是这个心思,害怕韩述苦种不活树后悔了,再找公社逼着他们退钱。就痛痛快快的召集了一些中年、青年社员代表签字确认。

协议一式四份,公社存档一份,三个大队一家一份。

从此,小丢圪垱完全属于小码头大队独自拥有。

这份小丢疙垱买卖协议上签字的毛庄和东码头大队的干部群众,一个个都成了大队的罪人,被后世子孙埋怨了几十年,这是后话。

这一千块钱在这时候是一笔巨款,分到大队社员头上,一人能分一块钱,这一块钱能购买十斤黄面,配合野菜,能吃一个月。

两个大队拿到这笔巨款也是左右为难,挖井购买水车吧,一千块钱不够。买粮食倒是能让社员们过一个月的好日子,大人小孩的饭量匀一下,能生活两个月。

倒底该怎样花这一千块钱,大队作难了,有让挖井抗旱的,有让直接购买粮食,再加上公社救济粮,都能支撑到秋粮下来了。

两个大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吵的大队干部头都要爆炸了。

这天吃过晚饭,东码头大队支书郭德云和毛庄大队支书毛光明联袂来拜访韩述苦,请教到底该怎样花这一千块钱。

韩述苦也没有藏私,老老实实给他们讲了自己当时的做法,挖井以及购买水车的价钱。

并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挖井带加固井壁,费用是二十块钱,购买一架手摇水车,就是俗称“洋辘轳”,价格是一架八十块钱。

挖一眼井配套设施带一套水车,成本是一百块钱,两三个青壮劳力一昼夜能浇灌二亩地,反正他们大队人多,不行四个劳动力轮班揺辘轳也行呀。

两个大队发动社员筹集资金估计两千块钱能筹集到,加上卖小丢圪垱的一千块钱,就是三千块钱,能配套挖三十眼井,干旱时期一天能浇灌六十亩庄稼,抗旱十天就是六百亩。

像这两年的气候,靠天吃饭平均亩产能收五十斤都不错了,有水浇灌庄稼,那收成至少三百斤靠上。

就是能保住这六百亩庄稼两季收成,大队全体社员一年也能分三百多斤粮食,基本上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当然了,要是也想购买马拉水车也行,连挖井带水车一套二百块钱,虽然贵了一倍,但出水的效率可是提高不止一倍,能提高一倍半抗旱效率。

手摇水车一昼夜能浇灌庄稼二亩,马拉水车一昼夜能浇灌五亩庄稼。

所以采用哪一种水车大队自己决定,但挖井抗旱绝对是划算的一笔投资,可以保证水井覆盖的庄稼地旱涝保丰收,因为这些大队的土地都是沙土地,如果不是遇到几十年一遇的大雨,根本就淹不了。

郭德云和毛光明能当大队支书,也不是笨蛋,两人主要是考虑挖井抗旱,这旱情不会一直都有,老天爷总得下雨吧?

这种极端天气是很少见到的,正常年份都是要下雨的,要是雨水正好符合庄稼生长期,那就是风调雨顺。

雨水要是下得早了或晚了,了不起就是粮食减产一部分,但肯定不会像这两年似的庄稼都绝收了。

所以花费这么大的成本挖井有点不划算,这也是当下许多人的观点。

各大队可以挖河,大修水利设施,利用河水浇灌庄稼,这都是正经事。

每到冬季农闲时,上面就会抽调这些大队的青壮到外地挖河,兴修水利。

这还有一个趣事,就是每次到外边挖河,西码头大队的任务河段总是在小码头大队和东码头大队之间。

这是因为西码头大队群众自带暴力因子,每每都与别的大队发生争执,最后演变成斗殴,甚至还会出现重伤情况。

久而久之,其它大队都不愿意和西码头大队的任务段分在一块了。

上面无奈之下,听从一个高人的建议,就专门把东码头大队和小码头大队的任务段卡在西码头大队两边。

嘿!别说,这个组合模式彻底把西码头大队的暴力因子给分解了,和谐的局面出现了。

为啥呢?

西码头、东码头、小码头,看村名就知道都是实靠亲戚呀,不是一个老祖就是亲家啥的,打断骨头连着筋,木方下手呀!

话说回来,要是大队自己挖井,并且再投入巨资购买辘轳或马拉水车抗旱,投入就有点大了,非大气魄干部根本推动不了这个工作。

这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规划,还参杂着大队经济实力和干部长远眼光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到几十年后继续存在,大多数干部都是守成干部,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干部不多。

毛光明和郭德云现在听韩述苦一讲解,心里都有数了,决定学习小码头大队挖井抗旱。

就是来年下雨了,也不影响继续使用呀,水浇地毕竟要比靠天吃饭保把,产量有保证。

本来这几个村子前后都不临河,一直都是靠天吃饭的,趁这次公社支持,自己还得到一笔意外之财,赶紧干点正事,把它花了。

不然,再过两年,井没挖着,钱也没有了。

两人踌躇满志,高高兴兴走了,决定回家就动员社员集资入股,也搞个发展基金。

时间已经进入五月份了,韩述苦指挥着社员已经育苗了各种秧苗。

棉花苗、红薯秧,各种瓜果蔬菜都搞了好多,种子都是从空间里面掉包的。

吸取去年的教训,韩述苦决定先种植棉花,去年就是种植棉花有点晚了,导致十一月了才拔掉棉花,还有一部分棉桃没有盛开,还有一部分棉桃由于气温降低没有长饱满成为烂桃。

去年播种小麦时,韩述苦指示专门有三百亩小麦是播种一耧留一耧白地,就是准备这时候套种的。

韩述苦大手一挥,套种了二百亩棉花。继续任命韩述苦大哥韩述志为棉花小组长,全权负责这二百亩棉花的管理。

还剩下一百亩套种地,韩述苦大手一挥,种植了二十亩玉蜀黍,又种植了七十五亩花生,余下五亩地种植西瓜。

天气越来越热了,九百亩小麦正在抽穗开花,很快就要灌浆了。

微风吹过,麦浪是一浪接着一浪晃,韩述苦已经确定,今年的小麦肯定会大丰收,具体产量现在不敢说,但会放一个卫星的。

东码头大队支书郭德云和毛庄大队支书毛光明遇到了难题。

两人在韩述苦这取到了真经,兴致匆匆的回家进行复制粘贴了。可社员们一盆凉水把两人泼了个透心凉。

郭德云赶到大队,和大队干部们进行了磋商,大伙儿也同意学习小码头大队的做法。

然后郭德云开始召开群众大会,在大会上,郭德云又是描绘东码头大队的宏伟蓝图又是拿小码头大队做榜样,发动大伙集资入股,到年底就可以分红了,大队社员们无动于衷,还瞪着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

看着下面表情冷漠的社员们,郭德云不会整了,这是嘛意思?

同意不同意说句话呀,就这样像看傻子似的看着自己,有点懵圈呀!

其实,这时代的农民家里真没有几个钱,社员们干一年家里分些粮食,至于钱,一个劳动力一年能挣个十块八块钱都是壮劳力。

农村人朴素的认知中,给他们发钱可以,让他们掏钱搞什么集资入股,等于是哄骗他们白白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