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沙土窝 > 第171章 县里视察(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171.县里视察(一)

就这样,三月份都在种树,到四月份,劳动力进行了分流。

一部分人去筛胶泥,把风化过的胶泥进行粉碎,过晒,留下的细纯土就是制坯原料。

一部分人和泥浆,这个工序可不是简单的泥土里加水一搅拌就行的,而是要用牛反复踩踏,使其变成稠泥。

经过这样的和泥程序才能保证砖瓦的质量结实耐用。

脱砖坯也用一部分劳动力,这个程序费腰,不是公狗腰都受不了天天一站一蹲的劳动强度。

除了在砖坯场劳作一部分劳动力外,其余劳动力全部到人工湖搞建设,主要是建造三座桥。

本来韩述苦规划建两座桥,一座石拱桥,一座九曲十八弯的观光桥。

在现场看了看,韩述苦觉得一百亩人工湖,光水域面积也得有五六万平米,建造两座桥有点单调。

就决定再建一座桥,这座桥没有那么花哨,就是用石头建造桥墩,桥面用青砖铺就。

四月一日,县里刘书j,董部长一行八人和公社翟书j还有小罗骑着自行车来小码头大队视察工作了。

大队院连个招待领导的房间都没有,南屋门窗全部上了油漆,味有点大,玻璃都没有安装。

现在老林、裴志新、陈兴邦、蔡起温几个老男人都睡在帐篷里。

现在的领导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还不是摆谱的年代。

直接就要求到各处看看。

大队干部们陪着领导们把大队犄角旮旯都看了一遍,然后就到了村西头木料厂和石料厂。

看到木料场和石料场那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还有大队运输队还不停的从山楂县北边山里往回运送石料,刘书j笑着说问韩述苦,盖房子需要这么多建材?

韩述苦回答说,还有一部分要用到东边一个人工湖建设上。

的确,人工湖用的石头量也不是个小数目,光一千平米的湖心岛周围一圈全部用石头砌墙固定,得费多少石头?

更不要说还有三座桥梁的桥墩都是石头立柱,这用石头是海量了。

众人到制坯的场地看了看,又到养殖场地看了看。

刘书j看到那一排排的鸡窝,鸭舍,兔笼,猪圈,羊圈,里面都是成群的鸡鸭兔猪羊,还有那一筐筐的鸡蛋,鸭蛋,内心非常震撼。

这都是市面上非常稀少的物资,县大楼里的员工也不是想买就能购买到的,都是凭票供应。

刘书j就问韩述苦,这些物资都销售到哪里去了?

韩述苦回答说,一部分送到供销社了,一部分送到公社大院包括食堂,一部分送到城里几个工厂了。

韩述苦强调由于产能有限,就这几个地方都不能充足供应,都是时断时续的。

刘书j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韩述苦,把韩述苦看的莫名其妙,心里发怵,这是啥意思?

刘书j黑着脸说:“韩大队长,你又是送公社,又是送供销社,又是送城里工厂,就没有想过送县大楼一些吗?”

韩述苦有点懵逼,“送县大楼?县大楼缺这点东西吗?”

听到这个少年“何不食肉糜”的反问,刘书j气笑了。

本来想施压的黑脸也绷不住了,连董部长和翟书j一行人也是笑了起来,当然可能都是苦笑。

谁特么不需要这些好东西?

家里孩子馋肉吃了还得上黑市去购买一点,黑市也不是一直有卖的,得碰运气。

刘书j认为韩述苦太年轻,不清楚县大楼里工作人员的状况。

他们也是凭票购买正常紧俏货的,可既然是紧俏货,就不会是烂大街的东西,一个月能买到一次肉就非常幸运了。

韩述苦可能觉得县大楼里的人都多么厉害呢,都是这长那长的,还能没肉吃?

刘书j是这么看待韩述苦的,认为韩述苦的懵懂回答加上农村出身,年龄又小,没见过世面,想当然认为韩述苦不知道县大楼里也是民生疾苦啊!

殊不知,韩述苦是个千年的狐狸,都成精了。

当刘书j黑下脸问他为啥不往县大楼送这些物资时,韩述苦就知道刘书j吃醋了,觉得自己这个县一号受歧视了。

韩述苦马上就装着不知道县大楼里还能没肉吃的惊讶状,躲过了一灾。

当然了就是说实话没有想到往县大楼里送,刘书j也不会对韩述苦咋样,就是心里不舒服罢了。

人家又不认识你,也没有打过交道,凭啥给你送?

刘书j笑着对韩述苦说:“你们大队养殖的这些物资能不能每月也给县大楼里送一些?放心,按照市面价算,绝不会让大队吃亏。”

后面韩永昌那老小子忙回答:“领导放心,大队就是匀匀也要给县大楼每个月匀出一部分送过去,以前是我们考虑不周全,怠慢县大楼的领导们了。”

刘书j笑着对韩永昌说:“还是老干部觉悟高啊!永昌书j这个小码头大队的掌舵人,也要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年轻同志嘛,毕竟他们还年轻,有时候会考虑不周全。”

刘书j一句“小码头大队的掌舵人”把韩永昌激动的话都说不好了,光点头赞同了。

韩述苦想撇嘴又怕领导们看见,只能附和道:“领导批评的对,是我考虑不周了,以后保证不缺县大楼里正常物资。”

刘书j这才眉开眼笑:“这就对了嘛,听你介绍等群众的房子盖好后,这养殖场的规模也要扩大?”

“是的,现在都是小打小闹,等把村里收拾利落了,这些养殖场都要走向正规化,科学养殖。”

“好呀!这样不但能增加大队集体收入,也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一举两得呀!

这种发展模式才是正确的嘛!

养殖业产生大量粪便可以肥地,然后庄稼产量就能提高。

粮食多了,不但能让群众吃饱饭,还能用粗饲料饲养牲畜,提供肉类供群众食用。

这样群众油水跟上了,粮食需求量就减少了,然后腾出粮食加大家禽家畜饲养规模,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韩述苦听到刘书j这一段话,心里还是佩服的。

一个县领导能知道种粮食,搞养殖这两者的内在关系就很了不起了。

现在提这个良性循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白是咋回事。

这个刘书j倒是能明白这个逻辑关系,说明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众人来到了牲口棚,现在马,驴,骡子,小毛驴,牛等大大小小的牲口都有五六十头了,另外一边还专门隔出来喂养奶牛的地方。

看到这么多牲口,刘书j问道:“养这么多牲口,都用来做什么的?”

韩述苦又侧了下身,把机会留给韩永昌,韩永昌忙回答:“这些牲口可是为大队立下大功了。

这两年大旱,浇地都是用牲口拉水车昼夜不停汲水浇地的,二十眼井,牲口需要换班,少了可不行。”

韩永秀也插话道:“然后就是到朱村矿井拉煤搞运输,不但解决大队社员们用煤问题,也挣些运费为大队创收。”

老董听到韩永秀说大队搞运输,就开口问韩永秀:“你们大队搞运输一年能挣多少钱?”

这老小子顿住了,看了看韩述苦,想得到一些提示。

韩述苦看着他笑了笑,“永秀爷有啥说啥呗,这是咱们县的领导,是咱们的实靠人,不相信领导了,还能相信谁?”

老刘和老董都笑了,老刘对翟新民说道:“听听!小翟呀,你们这个年轻干部这是话里有话呀!”

老翟也忙笑着说:“刘书j,小韩是把您当成自己人了,才决定实话实说的!”

众人笑过后,韩永秀介绍说:“以前去拉一趟煤需要休息两天,等于三天才挣一趟运费,大致是二百块钱。

牲口多了后,替换着去拉煤,一天就能去一趟,一个月光运费就能挣五六千块钱。”

“嘶”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一个月挣五六千,一年岂不是要挣六七万块钱?

老董急忙问韩述苦,“小韩,去年你们大队搞运输能挣六七万块钱?”

韩述苦苦笑道:“领导,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不容易达到啊!”

老翟问:“有困难?”

这老几是巴不得小码头大队多挣钱呢!

毕竟在自己治下,能出来一个典型,那可是了不得的政绩啊!

韩述苦扳着一根指头数道:“去年有一部分马匹受孕和生产,是不能跑长途运输的。”

又扳着一根指头:“大队搞新居建设,需要海量的木料和石料,还有大批量的煤炭,这些都需要运输队花费大量时间从外地运输过来。”

再扳着一根指头数落着:“大队还有搞生产,夏收夏种,秋收秋种都需要牲口出力。”

最后又扳着一根指头说道:“还有抗旱浇地,也得需要牲口拉水车。”

韩永昌接过话来,“所以说呀,去年一年运输队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去搞运输,基本上没有挣到多少钱!”

几位领导同时长出一口气,“乖乖,要真的是一年光运费就能挣个六七万,干脆县里也组织运输队拉煤吧!”

平复一下心情,老刘一行继续听大队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