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太孙的事情一出,宣帝便称病不出,将所有的压力都丢给了三皇子,后宫大权也重回郑书瑶手中。

为了更好的和赵凌揽权,郑书瑶给皇帝安排了数个妙龄少女,如今的他正在温泉宫里欲仙欲死呢,哪有功夫搭理这些朝政。

如今的赵凌在郑书瑶的支持下监国听政,此时端坐在侧位之下,看着缓缓走上殿来的孟阮。

他对孟阮可没什么好印象,当初为了嫁祸大皇子,他曾经设计让人毁掉了孟阮的容貌,据说她就是因此被淮阳侯府休掉的。

为了这事他还被宁渠狠狠教训了一顿,画舫上的那场大火他可还没忘,都是因为宁渠帮她出气。

现在又是这个孟阮找他不痛快,赵凌冷哼一声:“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你已经从淮阳侯府和离了,如今又有何资格自称侯府宗妇?有何立场能为淮阳侯府申冤?”

行礼后的孟阮起身站定,不紧不慢的回答:“民妇与宁世子虽不和分居,但庚帖尚未归还,聘书也未曾在两族宗亲处过定,按大虞律我仍是宁家宗妇。”

听到她如此说,垂帘后隐约传来了珠玉环佩的碰撞声,是垂帘听政的郑书瑶攥紧了手指。

原来当初宁渠将孟阮遣送回许家打的就是这样的主意,既让她免于宁家倾颓的灾祸,又暗暗为她保留了身份地位,这是根本就没打算和她恩断义绝的意思!

果然和自己猜想的一样啊,在明知自己自身难保后,处心积虑的为孟阮算好了后路。

这一刻的郑书瑶心里充满了心酸愤怒,她不想承认这是自己差点就唾手可得的爱意!如今的她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了,那就让孟阮也尝尝自己的痛苦吧。

她轻咳一声,赵凌了然的收回目光,盯着孟阮严肃道:“既然如此,那你应该清楚如今的淮阳侯府女眷该是如何下场。

今日你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身为宁家少夫人,你可是也要没入贱籍的。”

孟阮福身行礼,再抬起头来时手中已经捧起那枚玉佩,“民妇与世子虽感情破裂被遣归家,但如今夫家蒙受冤屈,我也不能坐视不理。

今日既然敢出现在这里,自然是想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是故今日斗胆代表淮阳侯府宗妇叩问殿下,可识得此物?”

看到这半块双鱼符,大殿中的文武百官早就按耐不住了,这东西据说是能证明皇太孙身份血统的证据,此时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拿过那玉符,放在手中仔细传看辨认。

随着大殿中窃窃私语越来越响,孟阮心头也越发紧张,事到如今她已经没有后路了,大哥被抓就是一个信号。

郑书瑶肯定要借此悄无声息的消灭这块玉佩,不,不如说她和三皇子是想随便捏造一个罪名,悄无声息的除掉许家。

如今宁家已经倒下,一旦许家也被捂嘴,当年那件事就再没有大白天下的机会了。

所以自己必须要在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将事情闹得越大越好,让这块玉佩暴露在天下人面前,这样一来,皇太孙的身份就会让她有了忌惮,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这个证人才能拥有一线生机。

“回禀殿下,这双鱼玉佩的确是出自御造之物,双鱼徽记乃皇孙所用,这是当年皇太孙弥月之礼上先帝所赐的信物。”

被朝臣们传看了一圈之后,最后由宫内监一锤定音,证实这半块玉佩的确是皇太孙私有之物。

赵凌早就想到了这个局面,但这个皇室的丑闻还从来没有暴露在朝臣们面前过。

他此时只能装模作样的问孟阮从何处得来的东西。

孟阮便不卑不亢的将当初宁渠是如何将这玉佩托付给自己,还有宁家当年是如何受宣帝威胁,将原本已经赎回的皇太孙处死。

又是如何忌惮那些被俘的虞朝臣民,放任他们被瓦剌人折磨至死。

随着她说的越来越惊世骇俗,文武百官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到最后赵凌都坐不住了,怒而拍桌,“哼,这完全是在信口雌黄!

就算是皇太孙的私有之物又能证明什么,如今宁渠下落不明,说不定早就和那逆贼暗通曲款,故意捏造出这样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故事来!就是要让那逆贼的身份合法化。

什么皇太孙,早就死在国乱中的孤魂野鬼,现在哪里跳出来的阿猫阿狗,也敢污蔑父皇!”

他指着孟阮大吼,“来人,把这个胆大包天的女人拖下去杖毙!社稷朝序岂是你能随意谈论的?”

“殿下,臣妇是不是胡言乱语,传淮阳侯上殿一问便知,毕竟当年圣上是将灭杀皇太孙的御令下给了他,他肯定知道当年的真相!”

“宁霆那个老不死的早就招了,就是他无能才没赎回皇太孙,一个早就该死的人,现在还有什么资格站出来争我赵家皇位?”

孟阮看着情绪逐渐激动的三皇子,暗暗将袖中的香囊捏紧,这是叶容留下的最后一点真言散,不愧是鬼医之手,果然效果显着,待会儿恐怕敢说真话的朝臣会越来越多的。

他的愤怒和对皇太孙的不敬让一些老臣很不满,当年要不是先帝和少帝先后驾崩,岂能轮得到一介藩王窃得正统?

这些年宣帝父子昏聩无能,屡屡展现出败德之举,越看越觉得和铁骨铮铮的惠武太子相去甚远,这些老臣都是维护君权神授的老顽固,自然更希望皇太孙赵祁才是真正的正统。

“殿下,不管事情是真是假,当务之急的确是传当年的知情人淮阳侯宁霆来对峙为好,这样也能还陛下一个清白,以正视听,安天下百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