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蝶被京兆尹抓走的时候,许阮终于再次见到了失踪多日的那个男人。

只不过此时的他不再是上京城里一个身份卑微的六品武将,而是太子门下备受器重的属官,刚刚掌握了五城兵马司的宁总督,威风凛凛,风光无限。

而宁渠再次登门拜访,不是她期望的来找父亲祖父提亲,而是奉命搜查许家通过官眷结党营私的罪证。

许道临向来刚正不阿,早就是一些人眼中的绊脚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事情闹大,牵连全府也说不一定。

“为什么?”

被仆从拦住的许阮,越过重重的人影与宁渠对视着,却没有得到任何答案,她只在这个男人眼里看到了野心。

许家树大招风,许道临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天,只是想不到许蝶这个一直在府中安分守己的养女,成了国公府唯一的破绽。

她和臭名昭着的江陵侯一家早有来往,而这些罪名自然是被架到了许家头上。

在朝中弹劾的折子雪片一般朝许家涌来的时候,一辈子不曾向谁低过头的许道临,主动去求了当初被他赶出去的那个狂傲的年轻人。

“覆巢之下无完卵,但阿阮是无辜的,老夫也知她心悦于你,若许家覆灭,可否请你兑现当初的诺言——”

当初一无所有的他就敢放言一定会娶到自己的孙女,曾几何时这狂言是多么可笑,但此时这请求的一方却变成了自己。

“许阁老真是太看得起晚辈了。”

背对着许道临的宁渠抬手打断了他将要说出口的话,嘲讽道:“某不过一介尘垢粃糠,如何配得上许家明珠,当初您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如今她将成罪臣之女,您老就又想起我这个卑贱之人来了?”

他的拒绝也在许道临的意料之中,只是他不知道在自己离开之后,宁渠许久才松开了紧握的双拳。

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克制住答应下来的冲动,看着面前铺陈在案几上云鬓花颜的明媚少女,他轻轻的覆手上去,希望她脸上的笑容永远长驻。

十月,太子赵祁隐匿多年的身份突然被挖出,一国储君竟然并非陛下血统的消息震动朝野。

但偏偏这些年太子在储君的位置上做得无可指摘,甚至因为他当年为大虞在敌国为质在民间深受爱戴,几个皇子无论是才能还是品性都无一人能与他媲美。

是以朝中出现了不少支持他的大臣,不过以许阁老为首的一帮世家,却始终认为赵祁毕竟只是藩王血脉,在圣上有皇子尚存的情况下不能越俎代庖。

而且他当年能和太子成功调包,说不定是有心人在背后操控,意图染指朝堂。

只是许道临到底势单力薄,而且许家至今麻烦缠身,根本无力阻止赵祁上位的大势所趋。

最终经过半个月的胶着,已经是风烛残年的陛下昭告天下,保留了赵祁储君的身份,代替自己监国理政。

皇帝的态度让许道临等人也无法反驳,但在看到那个一直担心的幕后主使并未出现之后,他们才算放下心来。

可无人知道在那个全城宵禁的雨夜,宁渠曾率兵逼宫,犯下了连诛九族的大罪,逼迫皇帝禅位给了赵祁,保住了他的太子之位,却让自己背上了乱臣的身份。

原本他不需要做到这么绝的,朝中已经尽在他们的掌握,只要除掉了反对赵祁的许家,他就可以跟着太子功成名就,成为一直梦寐以求的权臣。

但现在,他作为太子的垫脚石,悄无声息的从繁华热闹的上京退场,被永远的禁锢在了荒凉的边境,终身无召不得入京。

经过这次看似兵不血刃的朝廷震荡,许家虽大伤元气,但除了一个养女被枭首示众,并无太大变动。

国公府依旧是那煌煌不可及高门权贵,许阮依旧是上京城最耀眼的明珠,据说不日就将和骠骑将军大公子缔结良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宁渠一人一骑离开上京的时候,耳边有着这样的传言,他回头望了一下京城巍峨的城墙,眼底没有夺权失败的颓废,有的只是对心爱之人的不舍。

他半生殚精竭虑,汲汲营营,眼看无上的权位唾手可得,却败在一只随意邂逅的小猫身上。

但他不后悔,他怎么舍得那个让他一见倾心的女孩伤心,她是繁华的上京供养出来的矜贵牡丹,就该生活在瑶池里,怎么能跟着自己这种亡命徒颠沛流离。

他能做的不过是帮她除掉身边的祸患,护她一世无忧。

“公子是要去珉州啊?许家商行倒是可以捎你一程,不过这价钱嘛,你得亲自和我们少东家商量。”

在城门口随意寻了一支商队,宁渠正打算询价,却在听到这商队少东家时一愣,随即双目微怔,定定的看着不远处一辆早已等候的马车。

他知道,在那里有一个人在等着自己,随便天涯还是海角.......

许家众星捧月的嫡小姐最终下嫁一个籍籍无名的戍边武将,一直都是京城百姓津津乐道的笑话。

但数年后,这人大破异族,屡获封爵,等太子即位之时,已经作为拥兵一方的封疆大吏受召如京,成了大虞鼎鼎有名的一等武侯。

哪怕如此,他对妻子也一辈子耳恭目顺,上京城无人不知威震天下的宁侯名为惧内,实则宠妻。

其妻许阮一生堪称完美,少女时是人人艳羡的名门贵女,嫁人后是夫妻恩爱儿女双全的侯夫人,后发展的商队纵横列国,被大虞尊为一品国夫人。

而她与宁渠年少相遇的佳话,被百姓代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