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章节人生是过客

《人生是过客》

做人要像一面镜子

照亮别人优点

照亮自己缺点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

你要提得起

也要懂得放下

要像一本簿子

写下生命功过

警勉自己一生该怎么做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

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过

时间的长河人生是过客

做人要像一支蜡烛

燃烧自己却在黑暗中照亮别人

做人要像一个时钟

滴答滴答的分秒钟不空过

要像一本簿子

写下生命功过

警勉自己一生该怎么做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

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过

时间的长河人生是过客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

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过

时间的长河人生是过客

我空空的来

也空空的走

。。。

言羽很喜欢读书。

读好书,做好人,是言羽人生一大乐趣,也是他人生的目标之一。

言羽很喜欢鲁迅先生刻‘早’求学、坚持不迟到的故事,所以他初中时就用心读完了《鲁迅全集》。

他很喜欢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这与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拿破仑曾说过:“我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5分钟。”

小时候,言羽曾经跟父亲学写毛笔字,看到书法贴上经常会有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而且这句话,言羽也经常在解北一小和树德九中的一些教室和实验室的墙上看见。

小时候言羽一直认为,只要足够勤奋、努力,就一定能打败对手,能取得好成绩,能取得成功。

至少从小学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学习效果来看,的确是如此:言羽小学不努力的时候,成绩很差;后来勤奋努力了,就拿到了小学毕业时全校第一。

但是到了初中,言羽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了:勤劳和刻苦,似乎并不是万能的。

虽然初中毕业也拿了全班第一,但言羽发现,自己的学习,的确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初中3班的陈又农老师,还有高中的游家涞老师,对数学知识的很多点评指导,都让言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和其它真正热爱数学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比如和3班的万敏,就差了不少,所以很多数学竞赛,自己只能拿到二等奖,而万敏却能拿到一等奖。

而实际上言羽的感觉是正确的,生活就是这样,现实也的确如此,任何人要想某一方面学习得很好,远远超越其它人,光靠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同样的勤奋和努力,别人也一样可以做到,而大多数人的脑力智力,其实差别并不是很大。而一个人不管多么聪明,不管他怎么废寝忘食地努力,好像在某些方面都还是会遇到瓶颈。

比如在数学方面,言羽就算付出了和万敏同样的努力,甚至付出更多,也不能达到万敏在数学上的高度;

而万敏在语文和英语方面,和言羽的差距就更大,哪怕付出比言羽更多数倍的努力,也不可能达到与言羽相当的语文和英语水平。这种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的修养和造诣,似乎是与每个人的天性天分有关的,当勤奋努力达到一个基础阀值以后,相比勤奋和努力来说,似乎人的天赋和兴趣爱好的,就变得更为重要,决定了一个人在某方面的悟性程度和高度极限。

后来很多年以后,言羽才意识到,自己小时候所接受的那种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一味追求高大全,希望所有的人都不偏科,都靠刻苦努力去弥补差距,似乎在任何方面,都只要凭借勤奋和努力就能成功,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谎言,本质上是一种误导式教育。

如果小孩子从小就有机会学mba,学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就会意识到,生命可贵,时间有限,应该有舍有得,不必一味求全。其实每个人生命里小时候很多可以更开心更幸福的宝贵的时间,都被浪费在了他们最不擅长也最不应该浪费的地方,正如万敏学英语之一生痛苦。

其实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是否用心努力只是决定因素之一,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有很多如天赋、兴趣以及环境的影响,综合作用,才会因缘际会,令其有所发扬,这就是‘缘’,所以世间万相,皆因有缘,万相皆空,所以说“缘起性空”。

而与此同时,言羽初中毕业时,也已经意识到,其实学习的意义,并不像所有老师和爸爸妈妈所说,是为了以后能够谋生,可以有很多钱,可以生活过得很好。

其实要生活得好,并不一定要很多钱,也不一定要读很多书。

读书其实是为了谋心,而不是为了谋生。

要谋生,要有钱,不读书创业当老板的也很多,不用投机取巧,只凭一门手艺勤劳致富也很容易,很多人都能发财致富,做得很棒。

甚至自己不读书,光是玩弹珠、吹洋画、打游戏、倒买倒卖游戏币和其它小货品,一样能够凭借一技之长或者多跑腿赚到钱,可以买到好多好吃的。

言羽读过一篇《励学篇》,是宋真宗赵恒写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言羽觉得,这《励学篇》把读书的目的写得太低贱俗了。

在言羽看来,读书本身所带来的精神乐趣,远比富家安居娶妻之类的物欲之乐更为快乐,那种徜徉其间,神游物外摆脱一切物质束缚的精神层面的快感,是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带来的。

如果仅仅是为了谋生而读书,就失去了读书原本的意义。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品味和修养,可以让人在喧嚣烦乱的物质生活之中,更加幸福和快乐。

同时,还可以帮助人用言语和文字的方式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

鲁迅先生曾在日本专攻医学,偶然看到一部报道日俄战争的纪录片里有日本兵杀中国人的镜头,围观者皆中国人,麻木之状可掬,自此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在他当时的心目中,文学才是自己可以尽力的富国强民之道,枪炮只能屈人于武力,而但凭一只笔,却可以直指人心,改变人的思想,让人心服口服,威力远胜千万只洋枪洋炮。

鲁迅后为果然以一只笔为武器,战斗一生,甚至被誉为中华“民族魂”。虽然不曾发一枪,**却评价他是伟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言羽虽然初中就读完了《鲁迅全集》,但感觉其中精品,其实并不算多。

全集小说极少,主要是一些批判性的杂文,颇有特色,常有绝妙之笔;但也能感觉到可能鲁迅过于愤世嫉俗,常与人争斗。

其实每个人的言语或见解都会时有偏颇之处,但是感觉鲁迅有时过于计较,好咬文嚼字,经常是抓住别人无意间的漏洞就批得别人体无完肤,有时甚至有超越文学批判界限的意味,比如对梁实秋等作家的批判等等。言羽感觉,自古文人相轻,即使是鲁迅梁实秋之流的文学大家,一旦打起嘴仗来也,也同样有失大家风范。

总体来说,其实鲁迅在文学造诣上并不是特别优秀,算不上很突出的。他写的小说无论是情节内容上还是写作手法上都并不比同时代的其它很多作家为高,所以如果只看他的小说,可能很多人也会像言谨初时那样心存疑惑:其实鲁迅先生的文笔并不算美,为什么会有千百万人这样尊敬他、欣赏他、爱戴他。

后来言羽耐着性子将他的杂文一篇篇读下来,言谨才明白,其实原因很简单,只因为鲁迅有一颗拳拳赤子的爱国之心,鲁迅人品很好,有很多东西都是他饱含着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费尽心血写出来,所以其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因而自有一种傲人风骨。

其实鲁迅先生师从章太炎,他本人反而是最痴爱古文的,但是只为了天下百姓都能方便地获取知识,他带头提倡并大力推行白话文,其人其行,高风亮节,怎不令人敬仰?令言谨不由得想到金庸笔下的郭靖郭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鲁迅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士不可以不弘义,任重而道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即便他有些文章算不得高妙,但是用鲁迅先生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完美的苍蝇终归是苍蝇,有缺点的战士终归是战士。”这句名言本身,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好的写照。

相比于作家,鲁迅更像是一个文学战士,一个永不屈服高声呐喊的革命斗士。

鲁迅曾有这么一首诗,其中两句也是广为流传: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

所以读书写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振兴民族精神,如果仅以八股诗书做官样文章,一心只想去博取功名利禄,只想到如黄金屋和颜如玉之类的物欲之乐,那也的确是太低俗了些,把中国历来诗书,都说得低了。

初中毕业后,因为要成绩较好的才能留树德本校,留在本校的,也会打乱了重新分班,所以很多人在初中以后就分散于各校各班,很少再见到了。

言羽初中有很多很好的朋友,就此分散,甚至后来一生之中也再没有见过,比如成绩较差的谢谷和李海。

初中毕业,让言羽人生中第一次感到,每个人在其它人人的生命里,都仅仅是一个过客,飘然而至,却随时有可能飘走。

哪怕最好的朋友,也不例外。

而上了初中,言羽也意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人,环境变坏了,受到环境影响,人如果自己不警勉功过,见贤思齐,有过则改,存思求变,自己也就慢慢变坏了。

想到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想到小时候一向嫉恶如仇的柯氏双雄俩兄弟,言羽不禁想,如果兄弟俩当时正碰到自己干坏事,不知道当时会怎么想,会不会兵戈相向呢?兄弟俩又会否对自己手下留情呢?

不过还好现在自己已经改邪归正,不必再担心发生这样的事了。

虽然初三燕羽老师已经换了班,不再是2班班主任了,但是言羽还是很感激燕老。

特别让言羽感到奇怪的是,古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自己初二成绩还很一般,自己都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可以去争取拿中考第一,难道用心教学习的老师燕老,真的就是伯乐转世,连言羽自己都没发现的潜质,也能提前一年就发现而且预言准确?

还记得燕老给同学们上课,尽心竭力,呕心沥血,经常课外还给同学们补充课本上没有的国学知识。燕老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仅凭一点点语文课,学一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她总是挑选一些自己喜欢,颇为精妙的好词佳句、名句经典,给同学们上课外课,补充课外知识。

初中时,有很多同学都多才多艺,给言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难以磨灭。

比如田蓓的舞、洪小溪的字、杨勤的画、外校同学高辉的即兴作曲。

还有阿西的诗。

田蓓的舞蹈极为优美,虽然她家离学校很近,但是言羽经常陪她去少年宫学舞,看她纤细柔弱的身姿,在透过玻璃窗的夕阳下翩翩起舞,总是看得如痴如醉。

洪小溪的硬笔字写得极好,随手写出来的一篇作业,简直就像是一篇钢笔字贴一样,令人叹为观止,总是让渴望能稍稍书写整齐些的言羽,羡慕不已。

而杨勤的画,惟妙惟肖,常常能轻松构思,信手起式,寥寥数笔,就让一个个鲜活的少男少女还有他们精美的服饰跃然纸上。

言羽还很羡慕外校的朋友高辉。

高辉从小听别人随便哼首歌,就能立刻把曲记下来,音调音符一点儿也不差。似乎他生来就一种可以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的信仰,无音乐,毋宁死。

高辉从小就喜欢梦幻般绚烂美丽的音乐,也爱用歌声和曲调来表达内心中的那份痴迷与狂热,或许很小的时候,很早就已经注定了他将为这份音乐的热爱而执着一生。

无论是绘画之于杨勤,数学之于万敏,还是音乐之于高辉,言羽对这种人物都感到很羡慕。

言羽觉得自己虽然什么都很喜欢,但是什么都没有痴迷到那种几乎离开了不能活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各个方面,都只能浅尝辄止,难以悟得精髓,入木三分。

而在阿西身上,言羽第一次见识了人脑神奇记忆力的又一项用途。言羽多年后仍记得,有一次在燕羽老师组织的课外课上,阿西带着一顶瓜皮帽,站起来背了一首好长的诗。

那是一首《春江花月夜》,燕老课外课上教给大家的,但是那么长的诗,阿西居然全能背下来,这让言羽觉得好神奇,感觉就像能背圆周密率π一百位以后一样神奇。

《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