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汉末戏天下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怨难解兵戈终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五章 怨难解兵戈终起

【光熹三年,春二月,《洛阳民政》行发各州郡县,河南、河内之地推令唯才是举荐才,以工代赈安置流民,行土改理政之策皆为人所知,世人民心所望。时袁术、孙坚兵戈渐起,张杨从旁虎视眈眈,百姓日惧,多有徙居逃离者,皆入河南之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一刊问世的《洛阳民政》,就像是随着春风一般,散落于各州诸郡。

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如何散播传扬开来的,只知道随着各路行商的周转来往,这样的一份新鲜物事儿,却像是星火燎原一般,似乎就是于一夜之间,就做到了世人皆知的地步。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但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发行所带来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

因为当一些有心人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它所反映出来的河南、河内两郡的新貌,已经从那张报纸,演变成了口口相传。

然后直接一发不可收拾。

种种利好政策,包括重视农事、鼓励经商、对于一技之长之人的友善,无一不是在诉说着一个美好未来画卷的展开。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说不动心那绝对是假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么美好,所谓的高产农作物是不是真的那么高产,则很少有人会去质疑。

毕竟一看就知道是官方所制,所以,就算不能全信,那里面的十之七八应该还是有的,但这就已经足够了。

几乎没有人去怀疑过它的真实性。

因为除了官方,没人可以做出像《洛阳民政》这样的高度。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哪怕是富庶如南阳,都不一定做得出来。

这一点,只需要看一下现在长安那边还剩下了多少邸馆就知道了。

什么是邸馆?

其实就是汉初由各郡在长安设置的办事处,称之为邸馆。

它的存在只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郡县官员到来京城后的歇脚之所,另一个,就是作为朝廷和各郡之间信息传递的中介,说白了就是联络沟通。

而承载这份信息传递的,就是邸报。

只是正因为它的存在功能非常单一,所以才不太为人所知。

但不得不承认,这其实就是后世报纸最早的开端,它是诞生在汉代,而不是唐代的《开元杂报》。

当然了,自从董卓逼迫少帝迁都长安之后,其实很多邸馆事实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至于朝堂和各郡之间的沟通,也已经从明面转移到了暗中,至于还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首发-:-塔读小说@

当然了,提到这个不是为了谈别的,而是需要着重指出一点,那就是这个之前的邸报,用的还大多是蔡伦纸或者帛,全是靠手来抄写。

但现在的《洛阳民政》,显然不是手抄,更不可能是拓印。

单凭这一点,就能给人一种很正规且不容置疑的既视感了,似乎它本身就代表着权威似的,不见大儒郑玄都刊印上一篇文章吗?

这说明了什么?世人都明白……

然后就在这一波的影响力之下,开始向往洛阳那边安逸生活的人,已经于或明或暗之中,在自己的内心里种下了一颗叫做希望的种子。

……

进入三月份,从春节前后就小摩擦小冲突不断的袁术和孙坚,终于正式开打了,而且双方甚至都不需要相互试探,一开始就是连番的大战。

就像是要把这大半年以来,因为反目成仇而积蓄起来的怒火,直接一次性给发泄出来似的,那就一个惨烈。

双方损兵折将不说,反而直接引爆了雉县以及周边百姓的避难迁徙。

一方面是当地因为战争爆发而流离失所的平民百姓,一方面则是害怕受到波及牵连,而干脆主动选择了举家搬迁。

而这里面九成以上的人,都选择了河南洛阳作为搬迁目的地。

大批的民众托家带口,扶老携幼,水陆并进,一时间蔚为壮观,虽然还比不上当初董卓裹挟少帝西迁长安时的场景,却胜在了一个连绵不断的持久性上。

也幸亏是皇甫嵩这边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已经尽可能的在接应上提供了援助,比如饮食和医疗上的保障,最大限度的缓解了这一路颠簸所带来的伤亡程度。

否则的话,很多人能不能活着熬到河南地界都说不准呢。

毕竟,从鲁阳和颍川逃过来还算不上多远,但是雉县、宛县,甚至再远一点儿的舞阳、比阳、平氏等地,可就比较远一些了。

而这些稍远的,还需要刻意避开交战双方所在的地区,以及那些山匪路霸的劫掠。

所以,这一路究竟是何等坎坷,也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了,只要过了伏牛山,不管是从颍川直接进入密县和新郑,还是从南阳进入梁县和新城,那么恭喜你,可以放下一大半儿的心事了。

因为现在的河南,境内可以说是一片歌舞升平,不敢说夜不闭户,但所谓的剪径小贼都难得一见呢,又何来的山匪?

有田有地有媳妇暖炕头,谁特么脑子缺根弦儿跑去玩什么占山为王啊。

扣扣伍陆彡74彡陆7伍

所以,袁术和孙坚之间的这一战打的有多惨烈,洛阳这边的皇甫嵩等人,就有多悲喜交加……

悲的是平民百姓承受了不应该有他们承受的苦难,喜的是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洛阳这边就接收了不下于十三万流民。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的。

这些人的到来,倒也真的直接缓解了劳力上的短缺,但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钱粮上的压力。

还在这一方面还有伏波岭在背后一如既往的支持,不断地从并州、冀州、兖州等地运来大批的物资补给。

否则这要靠皇甫嵩他们自己解决这一难题,那他们也只能是干瞪眼,毕竟还是那句话,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基础不够,他们同样也会显得捉襟见肘的。

这就是现实中的残酷了。

而袁术和孙坚的这一次交锋,也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算是告一段落。

至于在这场你来我往的对阵中,双方各自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会不会因此而伤筋动骨,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但是,因为这一场战争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却逐渐开始显现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首先发难的就是一直在后面拱火的张杨。

其实早在趁着孔伷“病逝”,借机拿下了大半个汝南,然后和孙坚联手之后,他就一直显得颇有耐心。

而袁术和孙坚之间的大战爆发之后,他却没有再次偷袭后方空虚的袁术,反而选择了两方在雉县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直接和东郡的王肱两面夹击打入了陈留郡。

张邈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就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差点儿直接当初懵逼。

然后南边的尉氏、扶沟,北面的长垣、平丘相继失守,各县郡兵兵败如山倒。

不过旬日,就一路败退到了治所陈留。

王肱则与张杨合兵一处,团团围住了陈留县城,让张邈再也无法动弹……

当远在兖州泰山郡的曹操和徐州广陵郡的张超,收到陈留被夹攻的消息的时候,张邈已经被困住了。

但是一个是至交好友,另一个更是亲生骨肉兄弟,这会儿已经来不及顾及其它的事情了,总得做点儿什么才是真的。

而王肱是谁?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那是兖州刺史刘岱的头号心腹,也是被刘岱一手扶上东郡太守这个位子的。

所以,不用想都知道,王肱之所以攻入陈留,那肯定是刘岱的意思……嗯,或者说是袁绍的意志?

再想想和王肱联手的是张杨,背后真相或许已经是不言自明了。

于是,曹操联合了济北相鲍信,准备从后面偷袭王肱的老窝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