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万万不可,陛下,万万不可啊!”

几位大人顿时急眼了,这皇上到底在说什么‘虎狼之词’?、

御驾亲征?

还是对抗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

皇上这是不是疯了,这也太看得起那些女真人了吧!

要是刚才还只是花点钱的事,那这会儿朱元璋就是想要以命搏杀的程度了。

这下,各位大人也不分什么主和派、主战派了,两个派别难得地达成一致:

绝对不能让皇上有御驾亲征的想法,要是可以的话,想都不要想。

御驾亲征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朱元璋一不小心发生什么意外,这大明岂不是直接就打乱了?!

于是,一声声劝导就响彻了大殿:“陛下啊,您年事已高,实在是不能御驾亲征啊!”

朱元璋刚刚还只是询问,但一被大臣们质疑年龄大之后,他的倔脾气也起来了:

“什么年事已高?去他娘的,咱告诉你们,这次就算是咱战死在辽东,这个建州女真地界上也不能有喘气的活物!”

朱元璋话音刚落,秦王、晋王、燕王就齐齐往前一步:

“儿臣愿前往监军,还望父亲三思!”

现在可是洪武十六年,老父亲这都知天命的年龄了,要是再御驾亲征,那他们这些儿子岂不是要被大明百姓戳脊梁骨?

三十而立,他们这些孩子,也已经可以为父亲分忧了。

“父亲,你放心,我们兄弟几个肯定不会让建州女真有活口存在,就连一只鸡儿子也给不会放过!”

“父亲,儿臣同意,儿臣可以替父亲监国,父亲,您放心,就算是将户部给掏空,向民间借贷,儿臣也会在后方保证前线大军可以灭掉建州女真!”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站在一边没吭声的朱标,竟然在这会儿直接站出来,同意了!!

没错,就是所有人都么有想到,其中还包括略有感悟的朱棣同样也不理解。

作为大明的太子,要不是朱标这些年兢兢业业,老朱家和和睦睦,说不定他们还真的会在心里产生太子殿下这是想上位的想法。

御驾亲征的危险,不用他们详细叙述,太子肯定知道,但到底是为什么,让你们父子两竟然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执意要将建州女真给灭了?

一瞬间,在下方的这些大人心中,这老朱家的人都疯了!

要不是老朱家全体疯了,那就是他们这些人现在都在做梦,不然实在是没有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些人会这样疯狂不要命啊!

有那不愿意相信的,还迷茫地左右环顾,还有的使劲地掐着自己的大腿,想要证实今天他们都在做梦。

可事与愿违,最终,强烈的疼感还是通过大腿的末梢神经传达到了大脑,很快,一阵阵隐忍的抽气声在大殿不合时宜的响起,直接就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位大人身上:

“那个,我试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这位大人哭丧个脸,刚刚自己下手可一点也不轻,那种疼痛感,要不是自己意识到这里是乾清宫,面前的是皇上,说不定他刚刚就蹦起来了。

这时候,他们也明白了,刚刚的一切并不是在做梦。

陛下要御驾亲征,太子殿下同意并且打算替父监国,几位皇子争抢着想要去前线。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

“上位!上位!三思!三思啊!

老臣虽不知建州女真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但上位!现在并不是亲征的时候啊!”

打不打建州女真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乎了,这些大人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将朱元璋稳住,不要让这位产生御驾亲征的危险想法。

看着几位儿子,朱元璋眼中也很是犹豫。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虽看着老当力壮,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起兵之时的那股锐力。

更何况,这些大臣们的担心,朱元璋也很明白,要是自己真的走了,那现在大明的场面光标儿一个人还真未必可以把控,特别还在这种要打周边小部落的战事之下,周边的番邦小国肯定会有所行动,朱标一个人还真不能镇住场子。

“上位,还是您的身体重要,实在不行,就让秦王殿下与晋王殿下前往监军,老臣保证,绝对不放女真一兵一卒!”

朱元璋转身看着众位大臣,在他们的目光中,朱元璋看出来一种名叫坚定的东西。

唉,好吧,既然臣子们与皇儿们都劝自己,那就不去了。

犹豫了良久,朱元璋这才长叹口气说道:

“行,那就让秦王、晋王一起去!”

说完,朱元璋转身看着儿子们,表情很是严肃:

“老二、老三!你们两人跟着几位叔叔伯伯一起去五军都度府,老四,今日起,你与户部一起,负责保证大军的后勤物资!”

“太子,跟叔叔伯伯们将征讨建州女真的事弄个章程出来,今天晚上咱就要看!”

“是!儿臣领命!”

还没等吏部户部几位大人反过神,秦王、晋王两人就拉着兵部已经风风火火地离开了乾清宫。

“老四!粮草一事,必须要到位!”

“是!儿臣保证,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定会为大军筹措到足够的粮草!”

“嗯,不仅如此,户部必须要重视粮草问题,最近大明的粮食也不往外卖了,全部归仓!”

“陛下,这是不是不妥,我大明没有那么多的粮仓啊。”

户部尚书很是为难,卖不卖粮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饿肚子的又不是大明百姓。

可那么多的粮食堆起来,总不能就放在地上吧,总要修建粮仓吧,可大明现在既要修堤建坝,现在又要征讨建州女真,这一路上所需要的运输劳工可一点也不少,今年大明的劳役都快要用光了,他修粮仓去找谁?难道让户部的人自己去干?这怎么可能!

“众位,朕能不能信任你们?”

朱元璋目光锐利地盯着还跪在地上的几位大臣,目如实质!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为陛下分忧乃臣等职责所在,臣等必然万死报之,还请陛下明示!”

“哎,不知各位大人可知,我大明未来可能要迎来一段时间的灾年!所以,这粮食,就是灾年的救命粮!你们明白吗?!”

“呼!”

朱元璋的话实在是太过直白,几位大人脸上先是震惊,转而又是一阵思索,最终,回归疑惑。

“敢问陛下,这事是否如实!难道是钦天监预测到的吗?那不知预测的灾年会持续多久?”

户部尚书不急不躁,这种情况,既然朱元璋敢说出来,那就说明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更何况,这位老道士竟然会在这里,自然而然地,户部尚书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老道士鸣警。

那些钦天监的道士们,虽然平日无所事事,神神叨叨,但不得不承认,夜观天象这种事,他们还真的能猜测点什么出来。

“五百年。”

朱元璋说出这个数字,心里都是一阵一阵的无力。

“陛下放心!五百年而已,五百年?!”

户部尚书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脸不可置信地盯着朱元璋,硬是没有再说什么出来。

五百年啊,你朱元璋到底想要干什么,一下子就要囤五百年的粮食?

这历朝历代,还没有哪一个王朝可以历经五百年的,怎么着,每天被人高呼万岁,你老朱竟然真的当真了?以为自己能活万岁?这不是搞笑吗?

五百年,大明还不知道在不在,你存那么多粮食,是想给下一个朝代准备点礼物不成?

这个年数一出,整个乾清宫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地屏住呼吸,一脸诧异地看着朱元璋,目光中满满的都是疑问。

这是什么天灾啊?既然会持续五百年,我的殿下啊,你不会是被那些老道士给诓骗了吧。

一时之间,就连大明要发兵攻打建州女真这件大事都被众位大人给抛到了脑后。

可以说,朱元璋今日不知为何想要对建州斩草除根比起囤粮五百年的事那就是微不足道。

“殿下,这,五百年?您的意思是这天下要大灾五百年?!”

就算是见过大场面,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都能面不改色的老臣都显得有些语无伦次了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五百年的大灾,就算是他熟读百书,那也没有听说过哪个地方能持续五百年的灾荒的。

要真的要大灾五百年,那对于大明来说,已经不能用天灾人祸来形容了。

要知道,大明可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连续五百年的大灾,这对一个农业国来说,完全就意味着灭顶之灾!

“老天师都在这里,要是不信,你可以自己去问!”

要是可以的话,朱元璋也不希望这是真的,但现实就是现实,那是避免不了的。

“老天师,此事确定吗?”

五百年啊,真不是户部尚书不相信,实在是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惊,他不敢相信。

“确定,老道已经看过了自唐武周之后的地方志,记载确实如此,不出二十载,我大明必会在于大规模的降温气候,到时候,中原富庶之地,绝对会大幅度的降温!”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户部尚书脸色都白了。

“而且,不知众位大人有没有发现,唐朝蜀中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可据老道的了解,荔枝的产地现在已经推到了岭南地区,那大唐之时,岭南地区那可是多瘴气,湿热多蚊虫,可我们现在再看,岭南已经成为了大批水果的生产地,更是温暖适宜,这与大唐之时的发配罪犯之地的记载实在是相差太远,由此可知,自唐武周以来至今,气温确实是逐渐变冷的,只是这速度过慢,我们并没有感受到罢了!”

朱元璋在那边安排事宜之时,老天师就在一边翻看着厚厚的地方志,同时,也在心里不断地震惊着。

有了明确的答案,反推那就容易的多,很快地,老天师就看出了证明气候降低的证据。

“这又能说明什么?降温而已,我大明岂会怕?”

“大人还没有看出来吗,自唐开始初降,五代又降,靖康之时再降!每一次气温的快速降低,分别都代表着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靖康之变。”

老天师的表情很是不好看,作为道门之人,天下大乱并不是他想看到的,在看这些地方志之时,他竟然也隐隐的看出了长孙殿下所说的国运与风水龙脉之间的关系,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无比贴合!

大唐之时,唐太宗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的整个长安一带,生机勃勃,万物生长,更是牢牢掌握着中原之地的这块大粮仓在手,大唐这才迎来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可等到五代、两宋,王都逐渐地开始南移,先是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建都,然后是南宋迁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原因不过就是关中各地的气温逐渐转凉,生机衰败,风沙满地,一片苍凉,这才在种种考量之下选择了气候、环境更胜一筹的南方城府。

直到大明建国,朱元璋同样也是考虑北方日渐凋零,这才选择了远离北方边境的应天府(今南京)建都,虽之后进行了迁都的举动,那也不过是为了震慑北方的那些部落蛮族罢了。

这边老天师的话音刚落,那边经过老天师点拨众位大人们,很快也明白了这其中的逻辑。

每一次大规模的降温,那都代表着天下的一次大乱!

“回陛下,这就是臣的另一个发现,每次气温明显下降之时,天下必有大乱发生,故而,五百年大灾之事,只能为真,而我大明,则刚好处于温与寒交际之处!”

说到这里,老道士也不再说话,能说的他已经都说完了,其他的事,只能让陛下与各位大人抉择了。

而几个大人这时候也反应了过来,老天师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指一个意思,气温再降低的话,天下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