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种田女城主 > 第320章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免田税两百亩?”陈帆读着举人享受的权利,“昌平乡的学子运作起来有点复杂啊。”

原来七家渡、开运村那些村子都是四个县最边缘的,穷,没什么存在感,没什么人读书。外来的学子名下又没那么多田,要挂靠的话能挂靠几十户人家。

章辞说:“像陈建、柳怀瑾那样的正好可以享受,他们都分到过二十亩田,后来还买了一些。田少的那些举人,家人也能享受一点。”

“俸?每年十五贯钱?九品官职每年才十八贯钱呢,我这个正四品乡君每年才四十贯钱呢。”陈帆看了眼章辞,“这相当于做官了噢,这钱谁付呢?”

“县衙付啊,昌平乡就是乡君府支付。”

陈帆眨了眨眼:“乡君府有钱吗?总共才收多少税粮?一文钱都没收过百姓的。”

章辞笑了:“那就是乡君你的事情了噢。每年还有禄米六十斗,这好办,乡君府粮食很多。”

“精米还是糙米?”陈帆追问,这可是个大问题。

“你说呢?”

陈帆不作声。

章辞说:“官员都有职田,昌平乡可以给每位举人两百亩职田,他们原来有多少田不用管。”

这是个好办法,昌平乡有那么多空地。

“可是这样一来,亲戚朋友和村民就没得挂靠了。”

章辞笑道:“谁家读书就是谁家的事,旁人不用巴结他们,更不用怕他们。”

陈帆想了想,也对噢。

“昌平乡要不要另外再发一点俸禄?刚给他们发了一张证书呢。”她问章辞。

“可以发点白面,每年二十斗。”

“那以后应考的学子得收束修,想要获得俸禄就得有付出。其它地方或许也会有学子想来昌平书院读书,要收大家一起收。”

章辞笑了:“这么较真?那就小学免费,想入仕的开始收费。”

各村里正收到了飞鸽传书,和举人们一起坐着牛车来了。

陈帆宣读了举人的俸禄发放办法和办学规划:“……小学阶段包括启蒙课程和部分四书五经课程,学生在各村学堂免费就近入学。目前缺少夫子,昌平乡打算向各地招聘一批夫子。应考州试和省试的学生在昌平书院读书,每月交束修……”

举人们开始很激动,后面很严肃。

他们以后要交钱读书了?

孟超杰提问:“我们可以应聘夫子吗?”

章辞点头:“当然可以。只是你们要准备明年的会试,正式聘任要等到你们会试过后。目前你们还是免费读书,兼职教书。”

大家对办学规划没什么意见,再讨论一下细节,就通过了。

田地都是五亩一块整治过的,乡君府都有记录,举人们选好职田的位置,就可以办地契。乡君府把一年的俸禄和禄米都发给了他们。家里还没有牛车的当场就买了牛和车,作好登记。

举人们满载而归,村民们都羡慕地看着。

“这么多米和面,一家人可以吃一年了噢。”

“还有十五贯钱呢,可以买一套房子了。”

“还有二百亩免税职田。”里正向大家宣布。

二百亩!村民们都深吸了口气。他们也想有。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大家好好读书,以后也可以做举人老爷。”里正热情鼓励村民。

很多人立刻看向家里的孩子,他们说不定也可以呢。

陈建他们都回来了,满面春风地投入到读书、教学中去。

十月初八正好是立冬,田旭佳出嫁,陈帆去给她添妆,参加她的婚礼。

柳怀珊和柳如慧也在。等婚礼结束了,她们就去王家墩住两天。

“你这就把姐夫抛下了?”怀珊调侃。

“小别胜新婚,分个三四天挺好的。”陈帆笑着回答。

柳如慧捂住脸,怀珊也有点害羞:“成了亲的就是不一样。”

陈帆收了笑:“说不定以后就要经常分开了。这两年昌平乡一直有很多事情要忙,现在基本走上正轨,不用他天天盯着。等明年办学的事情落实了,他或许就要开始出门了。”

柳家两人都愣住了。

“成亲了还出去游历?姐姐可以和他一起去啊,弟弟妹妹们都很能干,可以照应周全的。”怀珊说,“那个刘记杂货铺的少东家,就是成亲之后带着娘子一起出远门了,前两天刚回来。”

陈帆笑了:“那刘端平真是个呆不住的,原以为他成亲之后会在家里呆一段时间,想请他来书院给学生们讲讲外面的见闻,结果他们夫妻俩一起出门了。”

“我们也想听。”如慧说。

陈帆点头:“他若是真的过来了,你们就来住几天。”

“归云居这么好的房子,经常空着太可惜了。”怀珊惋惜地看着书房的一整排玻璃窗。

陈帆也觉得可惜:“我可是倾注了很多感情呢。苏园可以做成饭馆客栈,可这是主宅,舍不得租给别人住。”

“可千万别租出去,你们隔三岔五过来住两天,也挺好的,我们也可以过来住一住。”怀珊笑着说。

几人在花廊那边转了转,那些扦插的玫瑰都长得很好。

住了两晚,章辞飞鸽传书来了,说刘端平已经到了昌平乡,还在那儿买了铺子和房子。

“这速度,是一到昌平乡就买房买铺了吧?”如慧惊讶。

怀珊笑了:“很可能也是杂货铺。”

她们回了趟家,和家里人说了一声。第二天就到了昌平乡。

刘端平上的是大课,书院的所有学生都端着凳子坐在院子里,陈家人也都在。

刘端平中气十足,这么多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一上来就讲西域,讲那里的广袤原野,雪山草地,讲那里的植物和牛羊,讲人们的饮食和习俗。

一个时辰,他连一口水都没喝,小孩子们全场都盯着他,听得入了神。

举人们有点忙,都在记笔记,陈家的孩子也在记笔记。

刘端平讲完了,学生们立即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

“那里的东西你吃得惯吗?”有人问道。

刘端平笑了笑:“刚开始不习惯,闻着反胃,吃下去后肚子还不舒服。但是住了一段时间,就适应了,甚至有的食物还很喜欢。”他讲了一段故事,还介绍了一些食物的做法。

“那里的雪堆得有多厚呢?冬天是怎么过冬的?”

“冬天的故事可是有很多的,我们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