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石榴花开朵朵香 > 第112章 皇帝的“衣甲” 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周朝的“衣甲”,相对于其他朝代,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如果不是罪大恶极,再重的罪责也止于这个“衣甲”本人,而不会祸及家人。而他的同僚们也怕物伤其类,从而对他们的父母妻儿多加以善待。

这源于宇宗帝见识过了太多的部曲悲剧下场,他不想让这些曾经为他流过血、卖过命的人,还要遭受那些旧部曲的遭遇,从而处罚细则更人性化了,这也使得那些旧部曲愿意转头对大周朝皇室效忠的原因所在。

百姓是朝廷的基础,只要百姓安稳,皇帝才能稳坐江山,这是宇宗帝从历届朝廷更换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而将之传授给了他的皇子女们。

上文说了,这些“衣甲”一共分三个等级。

其中第一级身着铜色比甲,他们是机构中的精锐人马,数量不下千人,主要职责是守卫皇帝和京城。文武百官就是他们的对象,以保证他们的朝廷的绝对忠诚。

他们的甲丞为姬针,官级等同于六部尚书,他能直接面君,而且只听命于当今圣上。

姬家自古以来都是各家部曲的首选,他们属于方外之人,在各府城州县并没有任何姬家人的踪影,他们的家都安在了东武府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豢养飞禽走兽一事上有一种独特的秘法,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无比重要的,毕竟飞禽是最快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而且目标小,还机动灵活。而走兽,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御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另外所有姬家儿女,自出生之日起就跟这些飞禽走兽同吃同睡,进而模仿它们的动作,从而进化出了一套特有的姬家术,他们各个轻功了得,而且还会缩骨和变色,更有那性格凶悍的姬家儿郎喜欢模仿苍鹰和凶兽,拳脚的功夫非常霸道凶厉,总之。就像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一样,姬家儿女的本事也是千变万化,这也是他们能够传承上千年来的根本。

但也正是他们残酷的生存环境,姬家的幸存者并不是太多,远远不能那些世家大族的需求,因而能有幸得一姬家儿女相助,是各世家大族的幸事。

而姬针就是现在姬家人中的代表,他的技艺可能不是姬家人中最厉害的,但综合能力远超其他。为此,大周朝付出了很大的诚意,不仅答应将他们居住的山脉归于姬家,而且每年还要为他们提供一定数量的钱财和药物,以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实力。这些几乎占了当时大周朝当年财政的一半之多。

但,朝廷付出的钱财没有白费,现在大周朝的所有“衣甲”都是在姬针的带领下蓬勃发展的,每年为大周朝消除了很多隐患。辛王之变就是其中一例。

第二级“衣甲”分布于各大府城和要塞,并向境外渗透,搜索周边各国的情报。每处规制是百人,管理辖下的所有三级“衣甲”。

而这第三级的“衣甲”负责府城下的州县情报工作的收集,他们有的可能是吏员,有的干脆就是黎民百姓,穿街走巷,跟平常的贩夫走卒无异,但却将市井动态尽收眼底。别看这些人平时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平民百姓,但关键时刻,他们都是可以随时牺牲以报效国家的狠人。

可以说,“衣甲”是皇帝安插在其治下的另一只耳目,也是他掌握天下的利器。他们监视着境内发生的一切,而他们的身份则有任何可能,平时他们是不能出现的,也不能干扰地方军政。

但同级别的官员,“衣甲”则具有向其问责的权力的,一旦“衣甲”向这些官员亮出自己的甲衣,这些官员必须据实以答,不能有半点疏漏,否则等同瞒报,罪加一等。

这让各地官员、将领尤为不舒服,这等于是他们的身边一直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而且一个没注意,很有可能随时会爆炸。这让那些想要徇私舞弊的官员们如鲠在喉,但皇命如此,他们都不得不小心行事。

因此,在大周朝,那些个封疆大吏远远没有前朝时手眼通天。

经过辛王之变,人们都认识到了“衣甲”的厉害之处,但是人贩子劫持案又让大家看到了大周朝内也有“衣甲”看不到的地方,这让庆华帝很不高兴。

而姬针首当其冲,各方面的弹劾如雪片般积满了御史台的桌案。

姬针现在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一路以来,他都拥有着其他朝臣无法比拟的特权,但是竟然让人混入京师,劫走了刚受过皇帝御封的禁军侍卫之子,这如同打了庆华帝一记狠狠的耳光。

不过,这倒给了左相和右相问责“衣甲”架构的机会。

游基礼认为,“衣甲”再厉害,但它的定位也应该是辅助,而非主流。一个国家的安全应该掌握在军队手中,而不是隐藏在暗处的情报机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凡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同理,“衣甲”的判断也不是每次都是正确的。因此,朝廷不应该过于依赖衣甲,而是应该完善保密制度,同时规定相应的泄密惩罚措施。

他强调法制优于人治,因为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些衣甲在做出判断时,掺杂了多少人为的情绪在里面,那么,他的结论就难免会有所偏颇。

因为这一观念跟宇宗帝时期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朝堂上,双方之间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别看这仅仅是庆华帝一句话的事情,但这牵扯到大周朝的祖制,庆华帝也不敢贸贸然的予以修订,因此,他一直在这件事情上保持缄默,既不会为姬针说上半句话,也不会驳斥那些对祖制不敬的官员。

其实游基礼和樊彦都知道,这是皇帝将这个难题留给了朝中大臣们。

如果,朝臣能够意见统一,并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也会冒大不韪修改祖制,但明显朝中的争论还不足以打动他作此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