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王门庶子 > 第三一十三章 义军颓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5章 义军颓势

官府当然不能抛弃这些没有户籍的百姓,不但不能抛弃,而且还要及时给这些隐户办理户籍。

户籍对于百姓是约束,更是一种保护,若是户籍对于百姓来说只有压榨,没有任何好处,又如何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地保留户籍。

老百姓但凡有活路,谁又愿意做没有身份的黑户,这件事上宋文远的反应很激烈,认为隐户不是百姓的错,而是官府的耻辱。

一个能够让百姓有归属感的官府,老百姓不但不会隐藏人口,而且还会担心上不上户口。

因为户籍的背后是一连串隐藏的福利,比如出门的权利,比如做工的权利等等,凡是需要户籍的事情都是户籍赋予百姓的权利。

成都府的旧城改造工程进行的非常顺利,随着一排排二层的新式小洋房带着一个小花园的房子建造起来。

这些房子立刻成为了富人眼里的香饽饽,因为伴随着这些新房的是一整套的配套设施,比如这些房子都安装有上下水,水龙头也是皇家财团研究所发明成功的一项产品。

自来水管道工程看似很简单,可是对于制造工艺的要求却是非常高,管道必须保证在几个大气压的压力不漏水、不爆管,还要兼顾耐用性,不然管道三天两头维修,会让用户家庭崩溃。

自来水主管道采用的是陶瓷管道,这是一批特制的陶瓷管道,每一根管道长三尺,直径一尺,管道的一边是内扣,一边是外扣。

内扣上缠上黄麻与外扣拧紧便连接成功,水厂礼通过水车将河水抽上第一座水塔,经过简单沉淀后的河水通过一个装有木炭的管道流到下一个水塔里,这个水塔的水才是供应各家各户的饮用水。

这个时代的水质远超后世,只是进行简单的过滤的河水,洁净度已经与后世的矿泉水相差无几,在安全上没有什么问题。

通往各家各户的水管采用的是特殊处理过的竹管,专门挑选出来的毛竹,打通中间的关节,经过一番防腐处理,便成了一根自来水官道。

各家各户露出地面的水管采用的是铜管,铜比铁还具有耐腐蚀性,更适合做饮用水的水管,不过由于铜在大周的特殊性,因此使用铜管的成本非常高。

这些是第一批棚户区改造工程,最先上马的是豪华住宅的原因,一方面满足了富人的需求,让富人优先体验一下近代化的生活。

同时也是为自来水的大规模使用积累经验,用从富人这里挣到的钱,再次投入到对自来水的研究中。

在宋文远对大周的未来规划中,类似于京城、长安、幽州、杭州等大城都是作为经济中心打造。

这些城池的城市改造分为城市居住区,城外工业区,城内商业区和城外居住区等部分,

城内的居住区,主要建成一些豪华住宅,专门供给有钱人居住,价格使劲儿地往上提,让富人们住在这些地方就有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觉。

城内的商业区也以高档货物为主,即使是民生产品也要比城外的产品贵一些,当然质量也更好一些,反正这些富人手里有钱,也不在乎多花那点儿钱,他们更看重的是面子。

城外的工业区才是一个经济中心的灵魂所在,一个城市的大部分工业生产都安排这些地方,而工厂的工人们就近居住,就形成了城外的居住区。

城外的居住区主打亲民、舒适,由于就在工厂周边,工人们上班也方便,这些地方的房子主要以经济实用为主,没有那么多华而不实的装修。

在价格上面也会与城内的房子形成强烈的价格冲击,一套城内的房子至少能换十套以上城外的房子。

就是要这种价格差,才能体现出豪华住宅的价值。

随着自来水的不断推广,伴随着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的是抽水马桶的使用,城市里旱厕的数量在一天天减少,走近旱厕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观。

————————————

随着王小波与李顺的义军不断向东推进,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士绅大户们联合起来组建了一支又一支的民团,用来对抗不断向东推进的义军。

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民团的战斗力也在战斗中不断得到锤炼,使得义军推进的速度越来越慢,伤亡也在不断的增加。

等到义军推进到恭州的时候,面对固恭州坚城的民团力量,王小波与李顺连续攻打了一个月都没有拿下这座巴地坚城。

义军的颓势渐渐显现,若是不加以改变就算是有宋文远的背后支持,义军也打不过联合起来的士绅集团。

这就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起义军根本就没有一个远大的行动纲领,也没有一套能够自洽的学说佐证自己的合法性。

在基于愤怒而掀起的反抗浪潮退却后,便会暴露出小农意识的短视。

比如义军的头领们,纷纷把从士绅大户手里抢掠到的财物,悄悄转移到家乡,期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过上士绅大户的生活。

这样的思想注定了农民起义,一旦手里有了一些资本之后,便会生出惰性,农民军的战斗力也会在富裕之后降低。

收到义军顿兵在恭州城下的消息时,宋文远已经抵达到了昌州城。成都府路的新政已经基本推行完毕,接下来的新政重点是梓州路以及北边的利州路。

昌州虽然距离恭州只有二百多里,但是却多是山路,道路难行,夔州路大部分地区都是处于多山地带,是巴蜀的门户。

这里汉夷杂处,民风彪悍,士绅们只要肯花钱,就不愁招募不到敢战的士兵,尤其是那些山里的山民,更是好勇斗狠,只要钱粮给到位,想拉多少人都没有问题。

对于义军的颓势,宋文远早有预料,这样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根本不可能走远,这样的一支农民军就算是全部覆灭也没什么可惜的,不过眼下却不是时候。

因此在与坐镇昌州监视义军的曹彬与张琼商议过后,决定抽调一支人马换上义军的军服,帮着义军打下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