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王门庶子 > 第三百一十二章 隐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4章 隐户

虽然宋文远的话停在张咏的耳朵里充满了讽刺意味,但是这些话是宋文远发自真心的在称赞张咏的建议。

这个建议很不错,就算是为了文化传承,给这些儒生以及钻研其他学问的读书人一些高规格的待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问的碰撞才能产生知识的火花,一百个人的研究里面出一个有用的学问,国家就赚大发了。

随着成都府粮食价格渐渐稳定下来,粮食的价格甚至比之前还要低一些,不少人开始怀疑官府这些粮食的来路。

要知道成都府周边两三百里之内的城池的粮食都已经被反贼席卷一空,官府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粮食?

然而这些怀疑的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些粮食就是从反贼的大营里拉出来的,由于禁军的严格控制,反贼的军队始终没有如其他流寇那般大规模的裹挟流民以壮声势。

没有那么的人吃粮,王小波李顺的义军根本消耗不了这么多的粮食,于是这些粮食便被皇家财团买了下来,就囤积在距离成都府不远的地方。

这也是宋文远敢于与粮商正面对决打一场粮食大战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有了这些粮食,对于新政的推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助力。

一场粮食贸易战,让整个成都府的士绅、大户看到了官府的实力,再也不敢跳出来直接与官府对抗。

于是官府在成都府的新政得以顺利推行,此次粮食大战成都官府获利的一百多万贯,除了给予参与者一定的奖赏之外,大部分资金用来组建了一支成都府城市建筑队。

城市建筑队接到的第一项工程就是成都府的旧危房屋改造,这些旧危房屋的主人大多都是成都府中最贫穷的一拨人。

这些人在成都府中多以苦力谋生,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在旧房改造项目中,官府对这些棚户区的百姓采用置换的方式,将这些百姓全部迁往城外居住。

按照人头在城西为这些百姓置产置地,房屋面积按照城内的面积翻倍置换,另外按照人头每人补偿一亩上等好田。

自古城郭附近有田的百姓,日子也比偏远地方百姓的日子好过,无他,就算百姓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上一些瓜果蔬菜,也能挑到集市上售卖,换得一些钱粮。

还没有受到拆迁信息轰炸的成都百姓,出奇的好说话,对于他们来说,住在城里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除了在这里居住,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不要以为古代就能随便找个地方建房子,大多数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土地,想要建房子首先就要有宅基。

在官府给出加倍置换房子的条件后,大多数的百姓都是欣然按了手印,选择了房屋的置换,只有极个别的想要趁机捞一笔的人,选择了拒不签字。

对于这种人,宋文远告诉张咏,不要搭理这种人,不搬就把他留下来,大不了他家周围那片地不开发了。

官府出台了一个政令,城内的住房个人不得私自搭建,私自搭建属于违法行为。

这一条政令一出,直接堵死了那些选择对抗的百姓的后路,就算他们想要自己翻盖都已经是不可能了。

这第一代的钉子户,远没有后世经验丰富的钉子户的定力,眼见官府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的机会,这些钉子户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

不但没有捞到好处,而且还遭受了周围邻居的白眼,左邻右舍都觉得这人的人品不行,都不愿意与这些钉子户来往,让这些钉子户即使到了新的定居地也成了被孤立的一小撮人。

在拆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算不上好消息,也算不上坏消息的小插曲。

那就是按照成都府附郭县华阳县的户籍黄册上计算,第一批拆迁的片区人口共计一万两千三百八十六人。

可是在拆迁的过程中,各个家庭报上来的人数都比户贴上的人数多,多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的人口,县衙顿时慌了手脚,这么多人口若是官府全部认下来,那就意味着官府在拆迁的支出上,又要多支出三四千亩的土地。

这么大一笔的花费可不是华阳县衙能够做的了主的,当这件事报到张咏这里,张咏也是吃惊不小。

要说这些地方官吏不知道民间有隐户,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隐户。

要知道所谓额隐户就是黑户,这些黑户是没有身份的,不能从事任何需要身份的职业,比如做买卖隐户就做不了。

即使挑着担子走街窜巷的小货郎也一样,一旦遇到官府盘查拿不出身份,立刻就会被官府扣押。

那么留给隐户能做的事便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隐户百姓选择卖身到大户人家做庄户,这些庄户其实就是变相的奴隶。

老百姓宁愿当奴隶,也不愿意保留一张户贴,不得不说这是国家的悲哀,是当政者的耻辱。

原本的张咏面对宋文远的时候还有一丝做为读书人的傲气,可是在隐户问题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他的面前的时候,张咏终于彻底的臣服了。

带着羞愧的表情,张咏再次求见宋文远,禀报了隐户的问题,宋文远淡淡一笑说道:“这是完全在意料之内的事情,老百姓虽然短视,但是却不傻。

他们看到了拆迁带给他们的利益,尤其是按照人头给地的好处,当然希望自家能够多拿到一些土地。

原本为了逃避赋役的隐户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摆上了台面。当然官府也可以不认可这些隐户,让这些隐户自生自灭。

可是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官府该做的事,老百姓为何宁愿做隐户,也不愿意要户籍,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拥有户籍的代价过于沉重。

可见官府的政策是多么的严苛,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本爵以为苛政猛于做奴隶,就算是做奴隶都比作自由人强,难道你们不该好好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