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廖蒙又来到东南方的河滩上,他打算再造把石刀。

至于那把剑,他打算直接带到西边那个聚集点去,毕竟这是托马斯从人家那抢来的,还回去也于情于理。当然廖蒙也想请他们给自己打造一把金属刀,如果行不通那就还是用自己的石刀。

不过现在廖蒙想要先搞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那种莫名奇妙的未知阻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之前与托马斯的战斗中,有时候会加速到极速或者进行高速兵器碰撞,结果运动状态和他的模型有些偏差。

廖蒙想搞懂这是怎么回事,不然随着等级提升,这种偏差说不定越来越大。

原本他只是在模型中,将未知阻力当做和空气阻力性质类似的阻力,因此按照之前的观察估计,将未知阻力定义为一个公式形式和空气阻力类似的函数。

但在实际战斗中还是有些偏差。

廖蒙想了想,就从周围的树上扯下来一根很长的树枝,然后在树枝末端绑上一根两三米长的藤蔓,又给藤蔓末端做了个简易的网兜,并将一块石头放进去。

按照没有未知阻力的模型计算,这种结构结合廖蒙的超大力量,应该很容易将石头以超音速扔出去,然后根据距离测量计算一下就行。

然后廖蒙拿起树枝,做了一个较慢的旋身,再旋身快结束时使劲挥动手臂。

“嗖”

石块一下子就往远处飞去。廖蒙跑到那,记录下估算的距离,然后又反复做了几组测试,最终算出来的石头初速顶多几十米秒速,比廖蒙挥刀的最快末端速度高不了多少。

“看来未知阻力是随速度增大而快速增大的,并且以我目前的力道,顶多让抛出物体极速达到几十米。虽然总体上树枝越长,抛出物初速越快,但明显不和树枝增长成比例。”

后来廖蒙反复做了多组实验,将各种变量设置不同值,最终得到一个表示未知阻力的二次函数。当然廖蒙的测试有误差,得到的只是近似表示,既然如此,那就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表示。

不过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只在几十米以下,也只针对他测试的一些石头有效,于是他做了更多测试,其中一个大类别是,

廖蒙削了很多木头,前端弄尖,这些木头粗细一样,尖端锥体的斜角一样,只有木头的长短不一样。然后尽量用同样速度扔出去,结果扔出距离相差都不大。

廖蒙用记录的数据反反复复做了好多遍分析计算,然后又将河滩上很多石头用剑磨成木头形状,也分为长短不一的多个。

只不过这些石头没有木头大,而且削那么大也没力气按原来的速度扔出去,所以廖蒙又重新将木头削成石头大小。再做了一组实验,结果所有木头和石头扔出距离也相差不大。

“艹”,再次做完分析计算,廖蒙呆呆看着眼前的木头,“这未知阻力不是与横截面积成正比,也不是与体积成正比,而是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现实自然界中,在宏观层面有两种基本力——电磁力和引力,其中只有引力与质量成正比。难道未知阻力是一种引力?廖蒙不禁产生这种疑问。

但他马上排除了这种可能,要是引力的话引力源在哪?这种未知阻力方向与速度相反,不管是哪种方向的速度,所以它是各向同性的。

因此未知阻力与引力毫无关系,而且也不满足相互作用力原理,因为根本不知道未知阻力作用源来自哪。

不过这些更本质的原因对廖蒙不是首要的,他更关心未知阻力公式对动作模型的影响。

然后廖蒙将质量作为系数添加进未知阻力公式后,开始做动作测试,主要是极速测试还是高速兵器碰撞测试。

至于高速兵器碰撞实验,现在没有托马斯做对手,他就在大树树干上固定几块简单打造的石刀,然后高速向石刀旁边冲去,然后挥刀砍上去。

做了多组测试后,廖蒙高兴地确认了在他的测量误差范围内,新修正的未知阻力公式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在更高的速度范围内,未知阻力公式仍然不变,那么廖蒙的动作模型就不用跟着重建。

“现在看来,未知阻力会作用在一切物体上,包括人体,而且总是与各肢体绝对运动速度反向,当肢体运动速度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明显增大,导致肢体加速度减小,最终达到极速,而目前我的极速也就几十米的秒速。”

只要有正确的未知阻力公式,那廖蒙的模型就可以修正,不过这个工作量不小,毕竟未知阻力是与质量成正比,会作用于人体每一点上,而没一点在同一时刻的运动速度不同,所以需要根据人体形状坐标来积分。

当然为了减少计算量,廖蒙还是将人体简化为多刚体连杆系统,只有脚这种接地面积会不断改变的部位才用较复杂的立体模型来计算。这样虽然计算结果和实际有误差,但至少对目前而言可忽略不计。

简化后的计算量仍然不小,廖蒙也不急着计算,他在想游戏为什么会添加这样的一个未知阻力?

原本在廖蒙眼里,这游戏的基本模型虽然简单,但至少在描述物质运动的计算模型是严格符合牛顿力学的,至于物质构成方面,廖蒙虽然不太懂,但如果没猜错的话所有物体都是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上的理想物体,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或者反过来说,整个游戏的物质层面就是基于牛顿力学、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中的基本公式构建的,这样虽然所需算力和技术都不低,但至少比参照现实设置一大堆非理想物体要简单的多。

游戏中只有极少数物体不符合这三类力学,目前廖蒙知道的有衣服和嘴唇之间的曲面。不管衣服有没有损坏,绝对不会露出任何肌肤,而且破损口会随着伤口愈合而减小,如果挡住衣服破损口那伤口就无法愈合。

而嘴唇之间曲面上有一种看不见的阻挡物,像是一层二维物质,任何物体绝对无法从这进出。

这两种物质应该是游戏也为了避免玩家进行任何与性有关行为而设置的,而且游戏中人体似乎除了脑中可以有相关想法,但不会有任何荷尔蒙之类激素,人体内部似乎也只有骨骼和肉两类均匀物质。

所以综上来看,廖蒙认为除非必须靠强行添加一些设定,这游戏是希望让游戏设定尽量简单且自洽的。而现在又多了未知阻力这种不符合牛顿力学的阻力,其实也不算不符合,只是不存在对应来源,不考虑相互作用力这点,物质在未知阻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也是符合牛顿力学的。

虽然未知阻力没让动作模型计算复杂特别多,但廖蒙很好奇游戏增添未知阻力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直接猜他也猜不出来,于是他就设想如果没有未知阻力会是什么样的?

没有未知阻力的话,眼睛见到的外部世界不会有直观改变,但是人体运动会发生极大变化。比如以廖蒙7g的移动推重比,可以轻易加速到亚音速甚至超音速,毕竟在亚音速以下,空气阻力是远低于1g的。

这样的话人赶路会非常快,绕着这颗星球跑一圈也只要一天多,只要这颗星球大小真的和地球差不多的话。如果游戏里真的有近一千万玩家,那么相互之间早就大量碰面了。难道说这游戏不希望玩家相互之间太早碰面?

廖蒙不确定,也没办法检验这种猜想。另外这只是关于奔跑的推想,而在格斗方面,如果可以轻易以亚音速以上速度奔跑,那人移动轨迹将会是很平滑的大弧线,像战机飞行轨迹那样。

原因是人难以提供足够的加速度。人需要下倾足够的角度才能提供足够的转向或加减速率,但那样重心起落时间太长,严重降低格斗频率。

所以没有未知阻力的话,格斗者就会向战机那样交错之后转个大弯,过个几秒甚至十几秒再进行下一次交错。

那还打个毛的格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