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四十五章 《青囊经》、《葬书》浅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五章 《青囊经》、《葬书》浅析

传说《青囊经》是黄石公所作,这位老兄众道友们应该都知道吧,就是传说中三试张良并传下兵法的道门神仙,留下的着作有素书和三略。至于《青囊经》是不是真的是黄石公所作,就不好考证了,当然是不是郭璞写的,这也不好说,总之,这应该算是我国第一部风水方面的着作了,它对我国风水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它确立了风水学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基础体系,堪称风水学发展的基石。

郭璞受到《青囊经》的启发,进一步完善、发展了自己的风水学理论,无论《葬书》是否真的是他所作,都不能否认里面引用的《青囊经》的思想和内容,二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后世风水大家杨筠松同样也极其重视此经,由他传承下来的杨公风水,则更加完善,这个就暂且放下不多讲了。

《青囊经》很短,很精练,仅四百余字,但内容却极为丰富,展开了讲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明白的,所以下面就简单讲一下上卷的内容,体会一下我国古代风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整部经书开篇第一句是“天尊地卑,阳奇阴耦”,天地混沌初开以后,这个传说最典型的就是盘古开天地了,道教也基本上认可这个说法,在前面讲三洞经书的时候也提及过,古道教元始天王就是盘古。按照这个说法,天地初开以后,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这样宇宙分了天地、尊卑、阴阳、奇偶,总之就是从此出现了对立面,这应该属于哲学范畴了。是不是感觉挺简单?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嘛,有人讲解,和自己看书是不一样的,再看下一句。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耦”:前面提到过河图和洛书,这是中国古代极具传奇色彩的两张图,很多修真小说里都会提到这两张图,在易学文化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要说易学起源于这两张图也不为过。这里不能详细讲这两个图,只能简单讲个大概,因为里面的内容太多。

道友们可以画一个或搜一个河图,对照着图听我讲会更清楚,自己画也很简单,一张纸,分上下左右中五个区,上面画两个黑点和七个空心圆,大小一致就可以,下面画六个黑点和一个空心圆,左边画八个黑点和三个空心圆,右边画四个黑点和九个空心圆,中间画十个黑点和五个空心圆,好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名气很大的河图了。至于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也不讲了,毕竟河图和洛书的来源问题只是个传说。

在易学里,河图是代表先天,而洛书则代表后天的,先讲一下河图,洛书稍后再讲。道教文化中对于先天和后天的定义和理解,大体就是先天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的、虚幻的、宇宙形成前就存在的,而后天则是一种形而下的、真实的、物理的、宇宙形成后而发展出来的等等。道教的修炼,本质上就是追求把后天的人体转为先天的境界去,所以有顺行为人,逆行为仙的说法,这些后面也都会讲到。

好了,画好了河图以后,就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实际上细心的道友应该已经发现了,在不同的方位画的点和圆的数目,就是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这五对,至于共宗、同道之类的说法,本质上是一回事,不必深究,当然了,古人在用词上肯定是比较讲究的,有兴趣的道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问题的本质,是为什么要一六、二七……这种组合,为什么又分成黑点和圆?

这里有包含了天、地、阴、阳、五行变化等诸多玄奥,首先这里的圆就代表阳、天、奇,黑点则代表阴、地、偶,它们实际上是对天文星宿的一种划分,五行文化也来源于此图,数学界也对它有深入的研究。总体来说,可以从象、数和理这三大方面研究河图,相关的学术文章极多,道友们可以看看。这一段就是说的河图的象,其中一六就是一阴一阳,居北方玄武位,五行为水。注意风水界的方位和传统的地图方位是相反的,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所以北是在下面,是一和六两组点圆的组合。二七同样一阴一阳,居南方朱雀位,五行为火,三八在东方青龙位,五行为木,四九在西方白虎位,五行为金,五十在中央,是个奇点,五行为土,这就是道友们常听说的四象,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更深层次的东西以及数和理的内容,就不再多说了。

下一句“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洪布,子母分施”:五兆就是五行,中国的五行文化在第一卷给道友们讲过了,道教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说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都表达一个意思——宇宙生成的概念,这也是一个宗教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里是说,宇宙从混沌未分的无极状态,发展成太极,就是道教的标志性的阴阳鱼,这个图后面还会讲到。太极就分出了阴阳了,然后就涉及了从先天状态到后天,后天就产生了五行、八卦等等。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阴德洪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这一段讲的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确定。前四句就是先天八卦,道友们可以再找张纸,在上面先写个乾,下面写个坤,这就是天地定位,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左边写个离,右边写坎,这就是水火不相射,离为火,坎为水。个人认为这一句里不应该有这个“不”字,应该是水火相射。乾左边写兑,右边写巽,坤左边是震,右边是艮,山泽通气是说兑和艮两卦相对,兑就是泽,艮就是山。最后的雷风相薄指震和巽两卦,同样相对,震为雷,巽为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先天八卦图,还可以给每一卦配上数字,分别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道友们可以按顺序把这八个数字连一条线,这就是一幅先天太极图。易学里对先天八卦分析非常深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它都是一种理想的、平衡的、稳定的、符合阴阳理论的完美情况。

后六句是后天八卦,有兴趣的道友可以先画一个九宫格,然后分别顺序填入。中五立极,就是说中宫的五。道友们都听说过道士步罡踏斗,做法事的时候,步法就是从中央的五开始,然后按数字顺序踏每一步,就是在这九个格子里循环走动。对照这个九宫格,后面的几句应该就好理解了,这就是洛书,就是九宫格里填入这九个数字而形成的。

接下来,还是按顺序在每一格里填入八卦,分别是巽、离、坤、震,中央的五那一格不填,然后是兑、艮、坎、乾,这样得到的就是后天八卦,后天八卦的每一卦也就对应一个数字。相比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就是一种不平衡的、不稳定的图形,为什么,讲起来也复杂了,还是那句话,有兴趣私下交流。

当然了,洛书分析起来相比河图要复杂些了,道友们可能听说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这其实也是说的洛书,对照图上的九个数字,一看就明白了。

以上是《青囊经》的第一部分,讲了宇宙的起源、河图五气、洛书方位、先天后天的发展、阴阳二气、五行、八卦的产生及相互的作用、影响,万事万物的演化和发展尽含其中,称为化始。

有些道友可能有疑问,这里讲的应该全是易学的基础啊,好像不是专门讲的风水啊?风水是易学的一个分支,当然离不开最基础的五行、八卦这些内容了,特别是五行和先、后天八卦,这在风水学里无处不用的,随便说个简单的例子,风水学的水法里有消水和亡水两个概念,这就是对先、后天八卦最直接的一种应用。

第二部分开始,讲起来就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就不详细说了。简单讲,第二部分是讲天体、星宿和大地的山川河流的分布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讲阴阳平衡的重要性,讲气的的问题,特别是阴宅的先、后天通气的问题等,是一种天地间形气与方位关系的问题,称为化机。

第三部分则更具体地讲气的影响、存在,利用后天的有形的地理要素,风水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调节、顺应、理顺气,追求一种完美的演化过程。天地间的形、气、方位及各种法则的综合运用,称为化成。

这部分里提到了“外气行形,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这是《葬书》中的风水的定义的来源。这部分的内容同样提到了很多道门的技术,比如“顺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五运、定六气”,当然在风水学中,所用的远不止这些,这些内容也绝不是只用在风水学里,所以说易学的博大精深,穷一生能研究透一门已属难得了。

所以,短短四百多字的《青囊经》,其内容展开的话,相当驳杂,这和道教的另一部经典《阴符经》类似,同样短小精悍,同样博大精深。道教的典籍中,能称得上是经的真正的经书并不多,其地位都不亚于儒家的四书五经,所以,《青囊经》能够以经来命名,这就足以说明它在道教界的地位和价值了。

下面再简单聊几句《葬书》,首先要说明,这部风水奇书到底是不是郭璞写的,历代学者持否定意见的居多,多数人认为是后人托他的名而作。有关这方面的考证,就不多讲了,基本上认定此书成书于北宋末到南宋初这段时间,后经多次删改、注释,现存宋、元、明多种版本,但内容大同小异。

总之,郭璞精通了《青囊经》以后,易学又大成,从而作了《葬书》或形成了《葬书》的主要的理论,说明这两部书存在的内在关系,是一个体系,特别是经过后世历代风水师的改进发展,从而形成了日渐完善的造葬文化。无论如何,里面是有大量的或者说主要的核心内容是出自郭璞的。

《葬书》的名气自然是极大的,不是专业研究风水的道友也应该都听说过。这部书的核心是以地理相术为主,根据山、水等形势分析不同的生气、吉凶,是一种气、势、形相互结合的风水理论,在现代风水学称为峦头派。

《葬书》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文献中最早定义风水的着作,估计都听说过“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而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个说法。这里面就是古今风水学的总纲和关键,是风水堪舆学的核心。气是关键,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也是风水点穴的首要遵守的理论。所谓人死,实际上就是断了气,天地万物生则有生气,气没了也就成了死物,这也是道教对生命形态的一种认识,所以风水学也不会跳出这个根本。

郭璞的风水理论,极重水的作用,这应该是受到了天师道的影响。前面讲过,天师道有三官手书,后来的孙恩也是深信水解成仙,对郭璞的风水学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

《葬经》的方法篇中有“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的说法,这个观点对后世风水界影响极大,先后出现了各种水法,比如黄泉水、来水、去水、天门、地户、山环水抱、明堂水、消水、亡水等等,大量关于水法的理论,特别是近代,山管人丁水管财,水是和财运分不开的,特别是阴宅,则有大量水法用于点穴。

至于生气,当然也是风水中极重的因素了,“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郭璞所谓的生气就是一种五行之气,气分阴阳,行则万物生发,聚则山川融结。气聚之处,才可以寻找好穴,阳宅、阴宅都如此,那么气遇水则止,所以水才如此重要。

上面说到的杨筠松同样也极重视《青囊经》,他在风水界的地位和影响几乎和郭璞是齐名了,他的风水传承至今也没有中断,就是常说的杨公风水,对中国的风水文化发展贡献极大,后面有机会还会和道友们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