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山北望 > 九十二、夏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王李力的家族原先并不姓李。作为曾经在燕国西南割据一方的蛮族,他们家族在二十年前一直都是以燕国死敌这个身份存在的。以前他们这一支骁勇善战的彪悍蛮族被称为“大夏族”,和南阳军前不久在燕国坪洲交战的亚易族同出一源。不过大夏族不服王化的程度远远高于亚易族。燕国皇帝平定天下时,把这块大陆几乎都给打了下来,当时只剩下了两个地方没被攻占,一个是前朝的贵族余孽,后来成为南阳国的朱家势力;另一个便是西南的大夏族。燕国的开国皇帝天聪帝登基之后,便兵分两路攻打这两股势力。相对于燕军在南阳的功亏一篑,西南燕军则基本上就没打赢过一仗。不少来不及到南阳去的前朝的遗老遗少,就一窝蜂来到了西南的大夏族那里。他们这些人带去了华族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帮助大夏族迅速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夏族的华化。之后二十年中,燕军在不停征讨南阳国的同时,也和大夏族打了不少仗。燕国仗着自己地大物博,一点一点蚕食着大夏族在西南的势力范围。等到如今夏王李力的爷爷作为族长的时候,大夏族只剩下了很小的一块地盘,也就是现在李力的大夏国的核心区域:泸州、达州、清州和眉州这四州之地。当时大夏族中人对燕国的态度也不是完全统一,不少前朝移民的后裔觉得与其死战不如降敌,族中的青壮则认为一定要死战。在这种背景下燕军又打赢了几仗,导致大夏族族长的族弟率领着本部人马直接降敌,此人也因此被燕国封为凉国公。最后燕国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大夏族族长也不得不出城向燕军投降,彼时年仅十七岁的李力就在首批出城降敌的队伍中。李力的爷爷虽然在投降后也被燕国授予了清国公的爵位,但不到三年就郁郁而终了。李力的父亲,也就是第二任清国公则一直被软禁在燕国的上都城,他一生都拒绝与给他安排的燕国贵族夫人同房,终于在前年也得病身亡。李力降燕后一直就留在清州,当年族中那些软骨头们的行为让他耿耿于怀,他发现其实不少华族后裔都算得上对大夏忠心耿耿,真正坏了自己爷爷大事的反而是那些贪图荣华富贵的大夏族人。于是他上表自请华名,姓就用了自己的华族老师的李姓,名字则单取一个力字。燕国朝中觉得这是蛮族终于被上国的王化怀柔了的标志,于是下旨大加褒扬。不料李力根本就不是这么想的,他借着燕国对他戒心大减的空档,又趁着自己父亲在上都给他吸引火力的机会,把大夏族当年的死忠之士一点一点聚集起来,又仿造南阳这边按照一州一镇的方式组建了四支五千人左右的人马。等燕国在北狄大败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终于在燕国被北狄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揭竿而起自立夏王。与此同时在他南面的凉国公后裔也趁乱谋反想从中渔利,他对这一支首鼠两端的同族叛逆早就看不顺眼了,干脆就招呼都不打直接将其打垮,凉国公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此战让李力一举又吞并了西南的三个州,从而彻底奠定了夏国立国的基础,此时夏国的面积,已经和不含新得三州之地的南阳相差无几了。

李力称王后,燕国先是派出了数拨说客过来劝降,甚至表示只要他能去王号继续向燕国效忠,天德帝愿意把刚被李力打下来的三州之地正式划为他的势力范围。李力一边冷笑一边把这帮子说客直接打入了清州的大牢,然后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整军备战。他先是遣使和南阳还有北狄进行了比较正式的联络,接着并出兵击退了燕国奉国上将军江昭的三万御林军。在将燕军死死按在了永平城后,他又亲领大军南下攻占了燕国西南的另外四个州,这下他的势力一下子达到了大夏族历史上的巅峰。坐拥十一州之地后,李力麾下的将士一下子由一万五千余人快速增加到了四万余人。如果算上在永平城外的五千精锐的话,夏国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五万。正在这时他收到了南阳和燕国结盟,燕国割让三州促成南阳出兵的消息。对于南阳的军力,李力了解得并不多,不过这些年南阳一直被燕军压着痛打却没有灭国倒也是事实。因此他统领夏军主力在巴州北面的随州严阵以待,这次只要能把南阳军给击退,便能为夏国赢得至少三年的发展时间。

夏军的主力便是由夏王李力建立的四镇人马,分别由他和他的三名心腹统帅。其中除了族弟李铁的的夏军第二镇正在永平城驻守外,其余三镇人马都在随州。李力的军师,也就是其老师之子李通认为不能将所有兵力全部集中在己方并不是特别熟悉的随州。李力便让自己的另一个族弟李钢率领夏军第三镇以及回师清州。自己则抓紧时间对麾下人马进行整训,因为即使燕国和南阳的联军能够打过来,估计也得一两个月,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消化一下刚刚吃下的这些地盘。

南阳前将军赵普的援燕军主力到达燕国巴州的安雅城后,燕国右卫上将军汤宇便催促赵普向随州进军。早有准备的赵普便让一直负责和燕国联络的偏将军李毅拿出了燕国天德帝的密旨给汤上将军看看。原来早在两国商议出兵的时候,南阳方就拿到了燕军将领不得强行下令进军的密旨,此时正好派上用场。汤宇看了天德帝的密旨之后震惊不已,本来想着南阳军都能归自己指挥,现在却发现一兵一卒都难以调动。作为燕军的高级将领,汤宇是根本看不起巴州总兵麾下的五千郡兵的,真要想有所作为,还得靠南阳军才行。可这下恨不得连他都成了赵普的麾下将佐。燕国巴州总兵宋涛在看了天德帝的密旨之后居然当场表示愿听赵普调遣,这些日子他饱受汤宇的鄙视,心中早就不满了,正好趁机出口恶气。此时燕国提供的粮草都已运到,李毅麾下的金吾卫为此在城外专门建好了营寨储存。可以说燕国的上将军汤宇除了几个幕僚和十几个亲兵,手下连一兵一卒都没有。赵普没把他给软禁起来,已经是相当给他面子了。

目前南阳军除了左将军梅展麾下的三千神京禁卫军尚未赶到之外,全军一万七千人已经全部到达了安雅城。赵普下令先行休整三日,然后聚集了军中偏将军及以上级别的将领一起来议事。按之前燕国和南阳之间的约定,南阳军应该协助燕军攻下刚刚被夏军占领了西南四州,就算不能完成这个目标,也至少要保证不被夏军再攻陷西南仅剩的四个州。这剩下的巴州、坪洲、鄂州和连州是燕国在西南最后的地盘,一旦连这里都守不住,那燕国的半壁江山可就完了。赵普认为,燕国如今在这四州能用于和夏军作战的人马不过五千人,指望他们去击退夏军收复失地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能对抗夏军主力的就只有南阳军了。从粮草的准备来看,这一仗最多持续三个月,时间再长的话,自己这边恐怕就要未战先溃。虽然可以采取相对稳妥的方式,也就是固守安雅城来防止夏军进一步的扩张,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旦自己这边粮尽退兵,夏军必然再择机攻取这四州之地,到了那个时候,夏军和南阳军可就没有任何缓冲区了,刚刚获得的三州之地,甚至原本南阳国中的德阳镇还有宣武镇都会成为边防重地,南阳军就会像被夏军拿刀比着一样。为了避免这种被动的结果,这一仗还是得主动进攻力争击退夏军,从而为南阳争取更大一些的生存空间。

通过燕国斥候得知,夏军在随州的人马大概有三万人,其中一万人是精锐,分别是由李力亲领的夏军第一镇和其麾下大将李强统领的夏军第四镇。另外还有新组建不久的夏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四个镇。一个镇大概有五千人马。以大夏族的青壮为主。他们在随州已经休整了一个多月,可以算得上是以逸待劳。随州在燕国西南十五州里面不算最险峻的,但地形依然比较复杂。南阳军真的要进兵的话,必须得首先抢占安雅城以北七十多里的龟山,这座山扼守着通往安雅城和随州之间的唯一一条直道,夏军此时尚未占据,证明他们那边似乎也并不想立即展开攻势。龟山再往北四十里,便是随州的治所应山城,夏军的主力基本上驻扎在那里。应山城外多为平原,如果能把夏军诱到此处进行野战,倒也是一种作战方式。听说夏军在永平城外的确打垮了燕国的御林军,不过长期未上战场的御林军在野战中败北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南阳军这几年则经历了北进、北斗之乱和坪洲平叛等种种历练,要真和夏军交手的话,也不能说一点胜算也没有。不过这些目前都只是些计划,真的要向应山城进发还得细细谋划。南阳王大婚在即,这个时候要么不开战,开战则必须获胜,假如被夏军重创或者无功而返,天晓得王上会发什么脾气。

三天后,南阳军斥候发现有大股夏军从应山城出发,从规模上看差不多有数万人。夏军以步卒为主,往往只有领军将领才有马可乘,因此全体骑兵的数量不超过五百人。但这支人马中却有一支人数大概在三百人左右规模的骑兵,斥候判断很有可能是夏王李力亲自领兵出战,于是连忙赶往安雅城报信。收到消息的赵普第一时间令赵锋统领麾下一千金吾卫骑兵赶往龟山附近待敌,接着又派出了讨逆将军李德的五千赤旗卫跟进。如果真的是夏王李力的主力来袭,那么自己这边也得尽起三军前往迎战了。

赵锋接令后也不怎么慌张,自己虽然算不上身经百战,但好歹也是打过几场硬仗的人了。之前和燕国的西南蛮族在坪洲交过手,对他们也有所了解。安雅城通往龟山的那条直道并不是特别好走,骑兵的速度优势无法完全体现。随着一路上赵锋对巴州和随州的地形的深入了解,他越来越觉得这一仗的主角可能又是黄大亮的步军了。不过燕军陪同的向导说的当年燕军平定西南蛮族时,曾派遣了一队人马绕道中部的毫州兵临应山城下的往事倒让赵锋颇为在意,因为据他所知应山城下方圆数十里都是平地,相比这种燕国西南地区的直道而言,那里更适合骑兵进行作战,如果真的也能给夏军来这么一下的话,自己这边的胜算就多了几分。可现在夏军正在向龟山逼近,当务之急还是尽快赶过去一探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