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在逃天子 > 第九十九章 军功授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军功授田(第三更!)

而且此次东进,朱肆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自己广派人马散布告示,这些政治攻势也终于也取得了效果。

毗邻湖广的江西吉安府已经暗中遣人归附,只是碍于朱肆定下的两年之约才没有行动,不仅如此,吉安府东侧的抚州总兵也暗中联络朱肆,同意反正。

而抚州东北便是饶州了,而饶州与江南(此时江苏与安徽合称江南省)徽州接壤!

虽然这两地可能诈降,但此地只是作为备选,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此路。

再说了朱肆也不是全然没有反制的手段,已经派遣了自己从云南而来的大和尚们以看病为由,进入了两地府衙。

这些大和尚治病看人有一手,毕竟从鞑子哪里得到许多宝贵的人体数据,其外科手术乃是天下一绝。

被现在当做绝症的肠痈也就是阑尾炎,在明军内部已经有不少人都会做这个手术了,尤其这些大和尚。

再加上其真的是悲天悯人的真和尚,做探子内应那是让人防不胜防。

但是和尚毕竟是和尚,不少人对这种事情很抵触,只答应看病救人,间谍的事情是不想参合的。

朱肆对此表示尊重,且不说探子内应,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心实意,你逼一个六根清净的和尚做奸细,人家又无亲无挂,不是有病吗。

再则这些大和尚对朱肆已经够恭顺了,从昆明一路随军,再这样逼迫人家,实在有辱圣名。

但是和尚和道士作为细作的计划,朱肆不想放弃,只得让军中的探子学些佛法和道术,装成假和尚,假道士。

到底比真和尚、真道士差了些味道。

有了吉安和抚州这个杀手锏,文安之与王夫之对于朱肆此行并不过多担心。

“陛下用兵神速,有唐宗遗风。只是在此之前臣请陛下先做一事!”

王夫之这段日子,每天接受各式文件与大量诏书,对于大明的军政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何事?”

“军功授田!”王夫之刚出此言,朱肆先是一愣,这种事情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却不怎么合适,因为没有多少时间。

王夫之见朱肆眉头紧锁,便知道天子在顾虑时间。

“陛下以裂土封王让众将归心,与百姓士卒同甘共苦也让上下同欲,陛下之前用此方法无往不利,但是长久如此,恐军心变动。”

朱肆不解:“为何?”

王夫之答道:“百姓和将士吃的苦已经太多了,比起共苦,他们其实更想要同甘,陛下虽有诸多承诺,但是眼下都还触摸不到,虚无缥缈,唯有军功授田,才能将士踏实。”

朱肆心中一沉:“此事朕知道,但是时间来不及,湖广一地虽有荒地却不多。”

王夫之微微一笑:“为何要在湖广授田,四川沦为白地,不正是天选之所?”

听到此言,朱肆心中忽然有些猜测,但也不明说,而是问道:“军功授田,让将士移防屯住却是来不及了。”

王夫之拱手道:“陛下,臣一向反对屯田,说是耕站两不误,到最后都会成为耕战两误!故而臣建议军功授田,只是将田地名义上授予将士,朝廷再从这些将士手上将田地租过来,每年按照租子给予相应的粮食便可以了。”

朱肆闻言恍然间想到了一个词,铁杆庄稼!

这种形式其实是将国家的一部分税赋直接转移给将士,让将士名义上拥有土地,而朝廷依旧能够掌握这些土地,不让豪强肆意兼并。

实在是一秒法。

“船山先生以为,多少租子合适?”

王夫之沉吟了片刻,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大明的田制,官府得五,百姓得四,地主得一,此法只能为救急之选,不能为长久之计,故而臣认为,田赋三成最佳,这士卒分润田税一半,一成五足以。”

朱肆闻言大喜,这王夫之不愧是超世之杰,如此方案还真是最为贴切。

“既然如此,干脆将税赋问题一并解决,不如把丁税并入田税,从此以后大明永不再征丁税。”

对于摊丁入亩王夫之早有耳闻,对于这种良政当然是支持的。

将丁税并入田税,看似是朝三暮四,朝廷总收入没有减少,只不过将税赋的名头换了一个,但是百姓的负担却实际减少了。

因为摊丁入亩,是将人头税变为了财产税。

以往民间每生一个娃,只要活到成年就要缴纳丁税,并且税赋不低,与田税一起构成了国家最重要的几个税种。

至于成年的标准就是有朝廷定了,各朝各代都不一样,汉武帝的时候将这个标准定为了三岁,只要孩子满三岁就要交钱。

这让民间的溺婴的现象很普遍,同时也让大量百姓逃亡,或者投献给大户豪强当奴仆。

现在税种变了,能够大大减少民间藏匿人口,让豪强再想阴养百姓变得更加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

并且能让国家通过人口更加准确的了解国家状态,提高了政策的准确性。

所以清朝一实行摊丁入亩,全国的人口就大爆炸,一方面是番薯玉米的功劳,但摊丁入亩的作用也不可小噱。

只是摊丁入亩的口号虽然早就提出了,但是一直没有实现。

一是在云贵之时,土司众多,这丁税本就收不上来。

二是汉人丁口又基本掌握在朝廷手中,摊丁入亩不是很需要。

但是湖广一带就不一样了,此地豪强大户虽然死了大半,但是数量任然可观,其藏匿的百姓只怕也不是少数。

将这部分人口释放出来,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王夫之是本地人,比朱肆更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所以举双手支持。

摊丁入亩虽是良政,但是朱肆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里,而是沿着刚才王夫之所说的军功授田思考。

此法不仅能让士卒与国同休,还能将这个变成一种金融手段。

试想若是军功授田只认票据不认人,同时规范票据的买卖市场,这些票据不仅意味着每年的固定的粮食收益,还意味着他能成为资产的避风港。

毕竟只要大明在一天,这田税就要收一天。

手中的票据也就值钱一天。

毕竟在封建社会,没有什么东西比田税更加稳定了。

如果这种票据能够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那么朝廷实际上可以私下映出无数票据,只需要能支付票据上的粮食就行了。

如果这件事能做成,实际上是将大明从银本位变成了粮食本位。

现在大明坐拥荆湘和四川,如果经营的好,粮食是应该不缺。

朱肆定下此计却并没有告知其他人,因为现在四川并没有完全开发好,现在说出,并没有多少意义,这件事可以待这次秋粮征收后再说不迟。